一、方案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及建设部颁发的“一标五规范”,编制此方案。
二、冬期施工的时间界限及有关规定1.时间界限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2.有关规定(1)钢筋焊接、冷拉、冷弯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20℃。
(2)油漆、刷浆、裱糊、饰面、抹灰及玻璃工程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5℃。
(3)屋面防水卷材热熔等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0℃;冷粘等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涂膜防水,隔气层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施工顺序、方法、现场布置、需用材料设备、能源及工具、安全防护措施、测温制度、质量检验方法三、工程概况及现场设施本工程为舜耕科园住宅楼,位于舜耕路56号山东省社会科学院院内,总建筑面子3750平方米,主体为砖混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阁楼一层;楼层总高18.6米,东西长46米,南北宽14.5米。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搭设好暖棚,备好热源,建好养护室,做好供水管道的保温,易遭冻害的材料应放入室内,办公室、食堂、职工宿舍应达到足够的保温条件。
四、冬期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1.材料水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
外加剂:石灰膏、防冻剂按5%的比例直接撒在水泥上同时投入搅拌。
2.混凝土工程施工(2)混凝土的养护:对结构易受冻的部位,应采取加强保温措施。
砖混结构的M=25-16.5,因此在砼浇注完成后先用薄膜覆盖,在用毛毡覆盖养护混凝土。
(3)混凝土成型试块: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同配比的混凝土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注超过1000 m3同一配比的混凝土,每200 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养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每一次除留置标养试块,至少留3组同条件试块,第一组同条件试块,用于检验受冻前其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而判定是否进行必要的保温养护措施,一旦进入冬期施工,且气温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即无受冻前温度临界值,因此,不再出现受冻前试块。
第二组同条件试块用于检验结构解冻后转入常温28d时强度,主要用来检验混凝土受冻后的强度情况,第三组同条件试块用于拆模用,标养试块用于检查混凝土强度。
对于采用抗冻剂的混凝土,受冻前后的确定应考虑混凝土抗冻剂的使用温度范围。
(4)砼施工测温:全部测温孔均应编号,并绘制布置图,测温孔应有代表性的结构部分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的部位,孔深10-15㎝。
测温间隔: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养护从混凝土入模开始至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或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0℃或设计温度以前,每隔6小时一次。
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在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每2小时测量一次。
(5)受冻临界强度:不掺防冻剂时,砼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应为设计强度标准的30%,即C20时,f临界=6N/mm2;C25时,f临界=9N/mm2;采用矿渣水泥时,应为设计强度值的40%,即C20时,f=10N/mm2;C30时,f临界==12 N/mm2,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以下时,受冻临界强度不得小于5.0 N/mm2。
;掺用防冻剂的砼,当室外气温不低于-15℃时,不得小于4.0 N/mm2当室外气温不低于-30℃时不得小于5.0 N/mm2。
(6)试块强度检验:当测温记录中砼内部温度达到0℃,即及时压第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龄期是随温度变化的一个数,而不是7天。
若混凝土实测强度值大于相应f临界,说明混凝土没有受冻的可能今后也不会冻,当气温转暖,室外气温连续5d(天)高于5℃时,在延长28天试压第二组同条件的试块,当砼的实测强度≥fcu配时,说明砼强度发展正常,没有遭受冻害。
如实测强度〈fcu配时,必须送到原设计单位作出是否影响结构安全的鉴定意见。
3.砌体工程(1)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外加剂。
(2)砂浆试块留置:冬期施工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留不少于1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测试检验28天强度。
(3)石灰膏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经融化后使用。
拌制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大于10㎜的冻结块。
砂浆使用温度不低于5℃,砂浆搅拌时间应比常温增加0.5倍,在负温下砌筑,砖不得浇水,但砖表面清理干净。
砌体用砖或其他材料不得遭水浸冻。
(4)普通砖在气温高于0℃条件下砌筑时,应浇水湿润。
在气温低于、等于0℃条件下砌筑时,可不浇水,但必须增大砂浆稠度。
(5)拌合砂浆宜采用两步投料法。
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
(6)砂浆使用温度如采用掺外加剂法时,不应低于+5℃;(7)配筋砌体不得采用掺盐砂浆法施工。
五、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目前,已临近冬季施工季节,冬季气温低是各类事故的多发季节,做好冬期安全生产工作,对于稳定全年安全生产形式,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施工工地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强化冬期施工的组织领导,责任到人,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一、加强冬期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加大冬期安全常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建筑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充分利用宣传栏、报刊、标语等宣传途径,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建筑职工的安全意识,广泛营造“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完善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制度,加强一线操作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提高自我保护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各项目工程在进入冬季施工前,必须对工人进行一次冬期施工安全教育。
教育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进行,要有针对性、实用性,严禁走过场。
三是认真总结前三季度工作,抓好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
二、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管理方针:在施工管理中,始终如一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以安全促生产,以安全保目标。
(二)抓住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各工程项目要针对冬期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以起重机械、施工用电、模板工程、施工坍塌、高处坠落、临时设施、以及防火、防风、防冻、防滑、防中毒等工作为重点,部署好冬期安全生产工作,结合各工程施工情况制定冬期施工方案,组织冬期施工的专项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制定措施,限期整改;对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要坚决予以停工,确保万无一失。
要抓住重点,切实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起重机械的专项整治工作(1)起重机械的前期管理①起重机械设备一般要求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门(井)架等,购置前首先要进行选型和技术经济论证,论证起重机从它的生产性、可靠性、维修性、耐用性、适应性、安全性等技术指标和投资额、运行费、收益等经济指标。
②对生产厂进行考查。
起重机械生产厂必须有国家(建设部)的生产许可证和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二是生产厂的生产工艺、设备、工具夹、模具、材料、外购件等应能保证起重机械的质量和安全;三是起重机械要有检测报告,是经过产品鉴定的合格产品。
③对起重机械设备到货验收、安装、调试、试运行、试验、验收投资使用及走合期使用情况的分析、评价和信息反馈等。
(2)起重机械的拆装管理①拆装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拆装检测验收制度、拆装前零部件检查制度、技术安全交底制度、拆装档案管理制度、职工技术培训考核制度等。
②拆装单位在拆装起重机械设备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严格执行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严格执行制定的拆装方案和拆装工艺。
③拆装必须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交底必须每个被交底人清楚明白安拆步骤、过程和每个人的工作、职责,被交底人清楚明白后在交底书签字认可。
④起重机拆装时企业安全管理处、机械设备管理处及单位管理部门人员必须在场指导、监督,拆装前必须编制拆装方案和工艺,并由企业设备管理处进行审核、审批。
⑤起重机拆装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电气、液压、机械各部机构及钢结构完好后方可进行拆装。
拆装区域必须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在拆装区域内行走和逗留。
起重机械每完成一个拆装项目时,都必须由塔机工长检查验收、签证;每完成一道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拆装工作。
⑥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调试和试验,确认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要求和各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⑦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后,必须按照“安装验收记录”所列逐条验收。
(3)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①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违章指挥、违章使用、违章操作起重机械设备。
②起重机械设备必须建立班组,并保证机组人员相对稳定,做到定人,定机,定岗位职责的“三定制度”。
③起重机械机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起重机械设备产品说明书及《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及龟甲、行业有关规程、规定。
作好“十字作业”(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④机组人员必须每天作好“日检”及交接班工作,并认真真实填写好“日检记录”、交接班记录和运转记录并存档。
安全员、机械员作好月检记录。
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起重机械设备的各级管理机构。
(4)安全距离相邻塔机的安全距离,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都要保证不少于2米的安全距离,相邻塔机的塔身和起重臂不能发生干涉,尽量保证塔机在风力过大时能自由旋转。
塔机后臂与相邻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不少于50厘米。
(5)安全装置为了保证塔机的正常和安全使用,要求塔机在安装时必须具备规定的安全装置,主要有: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高度限位装置、幅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吊钩保险装置、卷筒保险装置、风向风速仪、钢丝绳脱槽保险、小车防断绳装置、小车防断轴装置和缓冲器等。
(6)稳定性保证塔机的稳定性,要防止以下几点:一、超载;二、斜吊;三、塔机基础不平,地耐力不够,垂直误差过大。
(7)电气安全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要求,塔机的专用开关箱也要满足“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保”的要求,漏电保护器的脱扣额定动作电流应不大与30mA,额定动作时间不超过0.1s。
司机室里的配电盘不得裸露在外。
电气柜应完好,关闭严密、门锁齐全,柜内电气元件应完好,线路清晰,操作控制机构灵敏可靠,各限位开关性能良好,定期安排专业电工进行检查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