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核心技能精讲(2019)

成本会计核心技能精讲(2019)

成本核算技能精讲年月20195第一部分成本核算工作认知你想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成本会计吗?相信在这听课的同学们的回答一定都是肯定的,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成本核算工作都包括哪些内容吧。

问题: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成本核算?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产品的成本是企业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产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企业竞争战略之父——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其论著《竞争战略》中明确地提出了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三种通用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业化战略。

其中,总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高效、规模化的生产设施,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严格控制成本、管理费用及研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企业需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确保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一般企业成本核算会计需要做哪些工作1. 审核公司各项成本的支出,进行成本核算、费用管理、成本分析,并定期编制成本分析报表。

2. 每月末进行费用分配,及时与生产、销售部门核对在产品、产成品并编制差异原因上报。

3. 进行有关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做好成本的核算和控制。

负责成本的汇总、决算工作。

4. 协助各部门进行成本经济核算,并分解下达成本、费用、计划指标。

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有关产品盈亏预测工作。

5. 评估成本方案,及时改进成本核算方法。

6. 保管好成本数据、计算资料原始凭证并按月定期归档整理。

现行财务制度规定的产品成本核算包括以下内容:(1)为制造产品而耗用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等费用。

(2)为制造产品而耗用的动力及燃料费用。

(3)企业生产单位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福利费用等。

(4)与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租赁费、修理费、和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用。

(5)企业生产单位因生产原因发生的废品损失等费用。

(6)企业生产单位为管理和组织生产而支付的办公费、取暖费、水电费、差旅费、以及运输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和劳动保护费等。

1. 计入成本的费用一定是符合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

注:如下费用就不能被列入成本费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购入无形资产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被没收的财产、各项罚款性质的支出、捐助和赞助性支出等就不能列入成本。

⚫如果出现违反规定的开支就必须在纳税申报时予以调整,以确保成本指标的合法性。

2. 核算成本的信息一定要真实,而且要与客观发生的经济事项相一致。

⚫也就是说成本核算的信息不应该掺假,不能够人为的提高和降低成本数据。

⚫无论是哪一个成本会计做核算使用同样的数据和方法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3. 按照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生产中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费等要按照实际耗用数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也要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

⚫但是,现实工作中大部分的欧美企业通常都会使用标准成本的核算方法,这种情况下到了月末也要加减成本差异(PPV/IPV),以调整到实际成本中。

4. 成本核算的方法一旦确定就不要随意的更改,要保持它的一致性。

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有可比性。

5. 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进行核算,力求精确。

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可以从简处理。

1. 算管结合,算为管用所谓的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能够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具体应做到一下几点:(1)正确及时地进行成本核算,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成本信息。

(2)不应只局限于对生产费用的事后核算和监督,应根据管理的需求和国家有关法律的法规,对企业的各项费用进行事前和事中的审核与控制。

(3)对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进行日常的核算和分析,及时进行跟踪反馈。

2. 正确划分各项费用的界限(1)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2)正确划分产品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产品成本的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的界限。

3.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1)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

由于这些数据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记载,也是核算的依据,全面、准确、及时的原始记录才能为会计核算和监督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核算工作的质量。

(2)建立健全各项费用的消耗定额。

(3)建立健全计量验收制度。

(4)建立健全成本责任考核制度。

4. 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5. 适应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1. “生产成本”账户⚫“生产成本”账户是用以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等。

⚫通常,在该账户下设置两个二级账户,即“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在二级账户下再按照一定的要求和企业的管理及分析需求设置明细账户。

(1)“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基本生产是指为完成企业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

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入该账户借方;完工入库的产品成本计入账户贷方;账户的余额就是基本生产的在产品成本。

账户设置如下: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或者,一些企业对后续的成本分析要求很高且分项细致,我们就需要在前期设置账户时考虑到这一点,尽量把账户的三级明细科目设置清楚些。

例如,账户科目可设置为如下:⚫二级科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三级科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废品损失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动费用(水、电、气等能源费用)注意:通常情况下废品损失科目月末余额应为“0”,应将净损失结转到生产成本中由当月合格产品成本负担。

(2)“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如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等产品的生产和供水、供电、运输等劳务供应。

辅助生产提供的生产和劳务,有时也对外销售,但这不是主要生产目的。

辅助生产的各项费用,计入该账户的借方;完工入库产品的成本或分配转出的劳务费用,计入账户贷方;账户余额是辅助生产在产品成本。

账户科目可设置如下: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车间——模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车间——备件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注意】辅助生产成本的账户设置是基于企业生产的状况而定,如果企业的辅助生产的规模较小且不对外供应产品也可以简单设置,期末账户是否有余额也是基于账户性质而定。

2. “制造费用”账户⚫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应该设立单独的总账账户。

该账户借方登记本月份内发生的各种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分配结转应由各种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月末一般无余额。

⚫为了反映考核不同车间(分厂)发生的制造费用,该账户应该按照不同车间设置明细分类账。

四、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账户设置如下:制造费用——生产车间——办公费制造费用——辅助车间——办公费制造费用——生产车间——修理费制造费用——辅助车间——修理费制造费用——生产车间——工资制造费用——辅助车间——工资制造费用——生产车间——物料消耗制造费用——辅助车间——物料消耗制造费用——生产车间——劳动保护制造费用——辅助车间——劳动保护制造费用——生产车间——检测费制造费用——辅助车间——检测费制造费用——生产车间——折旧制造费用——辅助车间——折旧【注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明细分类账,分类账户设置的越全面越有利于成本的分析和反馈,另外,还应该设立“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长期待摊“等总账账户来方便费用的归集和结转。

由于这些主要涉及总账会计的工作范畴,我们就不在这里更多赘述了。

第二部分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材料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所以材料成本计算的正确与否,对核算产品成本的准确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成本会计在核算材料成本过程中要做的工作:(1)审核领退料凭证和发料凭证汇总表。

(2)确定材料耗费的分配去向。

(3)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计入相关成本。

(4)填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成本费用明细。

1. 材料发出的原始凭证材料发出时应办理必要的手续,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签字审核后才能发出。

同时,在领料时要填制相关的原始凭证。

包括:领料单、退料单等。

如图:领料部门:生产车间2015年1月1日品名型号规格材料用途计量单位领料数量实发数量单价总金额铜线C01234A产品KG 505060.00 3,000.00 铝线A06783B产品KG 505030.00 1,500.00 钢材T00234共用KG 10001000 5.70 5,700.00 制单人:XXX 部门审核:XXX 领料人:XXX 仓库发料:XXX领料单配配2. 材料发出的计价材料发出的核算可以按照实际成本计价,也可以按照计划成本计价。

(1)按实际成本计价按实际成本计价是指按照采购或者自制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计价。

可能每次购入的价格不同,所以对发出的材料应采用一定的方法确定其单价。

主要的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配(2)按计划(标准)成本计价按计划(标准)成本计价是指平时先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单位成本计价,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以确定发出材料应分担的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100%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材料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实例说明天顺公司8月份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 000元,实际成本为21 000元。

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80 000元,实际成本为178 000元。

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20 000元。

有关计算如下:⚫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 21 000-20 000= 1 000元⚫收入材料成本差异= 178 000-180 000= -2 0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100% = -0.5%⚫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120 000 ×(-0.5%)= -600元⚫如果材料成本差异计算结果若为正数,表示超支差;若为负数,表示是节约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