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天体质量和密度的相关计算
知识点 考纲要求
题型 分值 万有引力的理论成就
会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的质量、密度等参数
选择题
6分
一、计算天体的质量基本思路 1. 地球质量的计算 利用地球表面的物体,若不考虑地球自转,质量为m 的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
有引力,即mg =2
GMm R
,则M =2gR G ,由于g 、R 已经测出,因此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2. 太阳质量的计算
利用某一行星:由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行星与太阳间的万有引
力充当向心力,即G
2
Mm r
=mω2
r ,而ω=2T π,则可以通过测出行星绕太阳运转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得到太阳质量M =23
2
4r GT π。
3. 其他行星质量的计算 利用绕行星运转的卫星,若测出该卫星绕行星运转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同样可得出行星的质量。
二、计算天体的质量的具体方法(以地球是中心天体,月球是环绕卫星为例)
如果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由万有引力定律mg =
2
GMm
R 得M =2
gR G
,其中g 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 为地球半径,G 为万有引力常量。
从而得到地球质量M =5.96×1024
kg 。
通过上面的过程,我们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通过其他的方法,或者说已知另外的一些条件能否测出地球质量。
(1)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半径为r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
力,即2·M m G r 月地=m 月r 2
2T π⎛⎫
⎪⎝⎭
,可求得地球质量M 地=2324r GT π。
(2)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和月球运动的线速度v ,由于地球对
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M m G r 月地=m 月2v r
解得地球的质量为M 地=2
rv G
(3)若已知月球运行的线速度v 和运行周期T ,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M m G
r 月地=m 月·v ·2T π
2
·M m G r
月地=m 月2v r 以上两式消去r ,解得32v T M G
π地=
【规律总结】由以上论述可知,求天体质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方法是根据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来求天体质量,即mg =2R Mm G
,g =G 2M R
,则M =2
gR G
,题目中常见的如利用在天体表面的平抛或自由落体运动来计算g 的值。
另一种方
法是根据天体的圆周运动,即根据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列出方程:
G 2Mm r
=m 224T πr =m 2v r =mω2
r 来求得质量M =2324r GT π=2v r G =23r G ω
用第二种方法只能求出圆心处天体质量(即中心天体)。
三、天体密度的计算
1. 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来求天体的自身密度。
由mg =
2
GMm R 和M =ρ·43πR 3
, 得ρ=34g
GR
π
其中g 为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为天体半径。
2. 利用天体的卫星来求天体的密度
设卫星绕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天体半径为R ,则可列出方程:
G 2Mm
r
=m 224T πr ,M =ρ·43πR 3,
得ρ=343M R π=23
23443
r GT R ππ=323
3r GT R π 当天体的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时,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度为:
ρ=
2
3GT π 技巧点拨:在已知重力加速度求天体质量或密度时,通常可以利用重力等于万有引力,重力就是环绕天体运动的向心力以及圆周运动的规律求解。
在行星表面的物体的重力等于行星对它的万有引力,在行星附近飞行的飞船,由万有引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例题1 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 。
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 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
A. 2mv GN
B. 4mv GN
C. 2Nv Gm
D. 4
Nv Gm
思路分析:设卫星的质量为m ′,行星半径为R ,由于是近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2'
R
Mm =m ′R v 2
①
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得m ′R
v 2
=m ′g
②
由已知条件:m 的重力为N 得 N =mg
③
由③得g =m
N
,代入②得:R =2mv N
代入①得M =4
mv GN
,故B 项正确。
答案:B
例题2 一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
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 ,速度为v ,引力常量为G ,则( )
A. 恒星的质量为32v T
G π
B. 行星的质量为23
2
4r GT π
C. 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2vT π D. 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2v
T
π
思路分析:由r T
m r mv r GMm 2222
4π==,得M =G T
v G r v π232=,A 对;无法计算行星的质量,B 错;r =ππω22vT T
v v =
=,C 对;a =ω2
r =ωv =T π2v ,D 对。
答案:ACD 例题3 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 ,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
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数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M 。
思路分析: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 ,第一次水平位移为x ,则
x 2+h 2=L 2
① 同理,对于第二次平抛过程有(2x )2+h 2=(3L )
2
②
由①②解得h =
3
L 。
设该行星上重力加速度为g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h =
2
1gt 2
③ 由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得G
2R
Mm
=mg
④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M =22332Gt LR 答案:2
2
332Gt LR
例题4 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 小球落回原处。
(取地
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10m /s 2
,空气阻力不计)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 星:R 地=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 星:M 地。
思路分析:(1)在地球表面t =g
v 0
2 ① 在某星球表面5t =
'
20
g v ②
由①②联立可解得g ′=
51g =5
1
×10m /s 2=2m /s 2; (2)设m 为物体质量,则对星球表面的物体2
星
星R m
GM =mg ′ ③
对地球表面的物体
2
地
地R m GM =mg ④
由③④联立可解得
222
4
1
51'⨯=⋅=地星地星R R g g M M =1:80。
答案:(1)2m /s 2 (2)1:80
【方法提炼】 求中心天体质量的途径
依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可得以下四种求中心天体质量的途径
(1)若已知卫星在某一高度的加速度g 和环绕的半径r ,可得M =2
gr G ;
(2)若已知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 和半径r ,可得M =2
rv G ;
(3)若已知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半径r ,可得M =23
2
4r GT
π; (4)若已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v 和周期T ,可得M =32v T
G π。
天体近似可看作正球体,其体积可表示为3
43
V R π=,故计算天体密度时,求出天体质
量并且知道天体的半径,即可求得密度。
【满分训练】有一宇宙飞船到了某行星上空(不考虑该行星自转运动)表面附近以v 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出该宇宙飞船运动的周期为T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可以计算出( )
A. 该行星的半径
B. 该行星的平均密度
C. 该宇宙飞船的质量
D.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思路分析: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v =T π
2R ,可求得该行星的半径为R =π
2vT ,选项A 正确;根据G R T
m R Mm 2224π=,可得M =
3
224R GT π,可求出该行星的质量,但无法求出宇宙飞船的质量,又由ρ=2333
4GT R M π
π=
可求得该行星的密度,选项B 正确,选项C 错误;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等于宇宙飞船的向心加速度,g =vω=T
v
π2,选项D 正确。
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