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与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4单元比
第3课时比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54——56页“比的应用”及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比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
1、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2、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100ml和400ml,__________?(补充问题并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探究】
1、阅读例2主题图,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说说稀释液是怎么配制的?
想一想“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4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5分之1,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5分之4。

2、自己动笔,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你想出了几种?每一种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3、对照课本,比较两种解法的联系与区别,你更喜欢哪一种?并把例题解答过程中的空白处填完整。

4、对得数进行检验,并思考:这道题中完整的检验包含几个方面?检验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
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5、练一练:P55练习十二题1、2、3题。

6、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

一班有47人,
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

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随堂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4、8题
2、练习十二的第7题
学以致用
1、鸡的只数与鸭的只数比是4:7。

(1)鸡的只数是鸭的只数的( )。

(2)鸭的只数是鸡鸭总数的( ) 。

2、小红看一本书,已经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的比是5:3。

(1)已看的页数占未看页数的( )。

(2)未看页数占已看页数的( ) 。

(3)已看页数占全书页数的( )。

(4)未看的页数占全书页数的 ( )。

3、六年级一班有80人,女生和男生的比是2:3,女生和男生各多少人?
4、小明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的框架,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3:2。

这个长方形框架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5、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0。

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2:1。

甲、乙、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六(一)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 ,男生比女生多6人。

六(一)班男女生各有多少
人?
【教学反思】
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质疑、猜想、例证、观察、交流和归纳,亲历了探究按比分配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