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与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2017年春学期五校联谊学情调研试卷(七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33分)1.工整地抄写下面一段话(3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下列词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颖.(yǐn)诅.咒(zhǔ)勘.察(kān)相得益彰B. 决.择(jué)赋予.(yǔ)褪.色(tuì)人迹罕至C. 劝慰(wèi)颓.唐(tuí)虐待(nüè)轩然大波D. 踌躇.(chú)腻.味(nì)殷.红(yīn)鲜为人知3.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黄山的重峦叠嶂,奇松怪石,令人惊叹:真是巧夺天工....。
B.当听到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一向稳重的爸爸也不能自已....地欢呼起来。
C.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D.沉迷于玩游戏机的王刚面对同学善意的批评反唇相讥....,不理不睬。
4.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有没有坚定地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B.大家去游泳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
D.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5. 默写古诗文名句。
(10分)①在它没来以前,我仿佛……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成为,成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②现在,先生是死了!,,,。
③不必说,光滑的石井栏,,紫红的桑葚……④,蟋蟀在这里弹琴。
6.名着阅读(7分)①悟空大闹天宫,前后两次被捉,是被何人用何方法所捉?(4分)②“三打白骨精”的孙悟空,因师父误解而被逐回花果山。
后来是什么原因促使孙悟空离开花果山,重新保护师父唐僧踏上了西天取经的征途?(3分)7. 2009嘉兴市。
调查采访。
中学生记者李珊珊(女)、罗志勇(男)开展社会调查。
采访对象:东方村农民谢宝发(男63岁)李珊珊:老伯伯,你以前是到哪里看病的现在呢看病缺钱怎么办谢宝发:以前生病不敢看咯。
村里都一样,实在熬不过去就去镇卫生院。
现在参加了农村医保,看病好报销,胆子也大了。
罗志勇:你们村的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怎样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多少谢宝发:啥哪哈从口语交际的角度看,罗志勇的提问存在问题,请改正。
(4分)二、阅读与感悟(57分)(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8—9问题。
(7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8.“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当中的“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为什么?(3分)9.“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空”字好在哪(4分)(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
( 18分)(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①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②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①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茎可以编席箔。
②闾里:邻居。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家人发.箧视之有时朝发.白帝B.尝奏荐某人为.某官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C.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D.虽.多忌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①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②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③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12.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从中可以看出赵普具有什么性格特征(4分)13.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赵普和欧阳修成功的背后隐藏着的道理。
(2分)(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7题(10分)不必说,光滑的石井栏,,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4.本段描写了童年时的四件趣事,它们依次是、、、(4分)15.“油蛉在这里低唱”中“这里”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16. 这段文字中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2分)17.本段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四)阅读《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完成18--20。
(8分)①人类的大脑是高塑性的,神经元和突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性世界的媒介时,大脑就会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
②脑科专家斯茅与他的研究团队曾做过一个实验:让12名互联网老用户和12名互联网新手开始使用谷歌,同时对他们进行了大脑扫描。
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大脑之间的显着区别在于大脑皮层一片被称为背侧前额叶皮质的区域,它的功能是处理短期记忆和决策制定,新手的扫描结果显示这片区域活动微弱,而老手的则非常活跃。
③斯茅要求12名互联网新手在以后的5天每天使用互联网。
第6天,他们重新扫描了各组的大脑两组大脑扫描图片显示,代表大脑活跃程度的亮斑图案几乎..一模一样。
可见,仅通过5天的训练,互联网新手大脑皮层前部的神经回路就被激活了。
④实验证明:从事某个特定活动的频率越高,神经通路负责执行这项活动的能力就越强。
如果反复刺激同一区域,那个区域的神经回路将变得兴奋。
后来的实验也证明:如果你忽略其他区域,其他神经回路将会相应变得衰弱。
由此科学家认为,互联网已经改变人类思维方式,降低大脑集中精力的能力和深度思考的频率。
⑤阅读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学习掌握这种能力。
网上阅读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使用大脑的方式,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一种阅读新趋势。
⑥伦敦大学用5年时间做了一个网络研读习惯的研究。
报告说:“很明显,用户们不是在以传统方式进行在线阅读,相反,一种新‘阅读’方式的迹象已经出现:用户们在标题、内容页和摘要之间进行着一视同仁的‘海量浏览’,以求快速得到结果。
”⑦即使不在电脑前时,上网养成的阅读习惯也会继续回荡在我们的脑细胞中。
上网使我们的神经集中在略读和多任务同时处理。
以这种方式阅读时,我们充其量只是一台“信息解码器”,而我们专注地进行深度阅读时所形成的那种理解力、那种丰富的精神联想,很大程度上都流失掉了。
⑧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尔?韦格纳教授曾发现,结婚时间长的夫妇会依赖对方做自己的“记忆库”。
科学家把这称为“交互记忆”。
交互记忆是“外部记忆库”,就如同人们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会向专业人士请教一样,而现在,互联网也成为交互记忆的一种途径。
⑨互联网的知识储存和查找功能助长了我们的惰性,我们不必记忆什么,因为任何知识都可以通过“复制”加“粘贴”来完成。
这种便利让人难以抗拒。
但是,当我们开始利用网络代替个人记忆,从而绕过巩固记忆的内部过程时,我们就会面临掏空大脑记忆的风险。
(选自《发明与创新》)18.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网络改变了我们大脑的哪些方面。
(3分)19. 文中划线句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去掉,说明理由。
(2分)20. 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五)阅读《弱种子也要发芽》,完成21—24题(14分)①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
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②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
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
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③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
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④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
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⑤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
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
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
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
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⑥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⑦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
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⑧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⑨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
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
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
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⑩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