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逻辑学第三版姜全吉迟维恭《形式逻辑》思维训练题(教材58页)十、下列语句作为划分就是否正确?为什么?1、把句子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
这不就是“划分”而就是“分解”。
因为,划分就是把一个大类(属概念)分成几个小类(种概念),每个小类(种概念)都具有大类(属概念)得本质属性,而此处得“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不具有“句子”得本质属性。
2、民主革命有资产阶级领导得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无产阶级领导得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就是正确得。
因为分出来得子项“资产阶级领导得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外延之与与母项“民主革命”得外延相等。
3、商品可以分为优质商品、劣质商品、畅销商品、滞销商品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
因为:①“优质商品”与“劣质商品”就是按商品得质量划分出来得;“畅销商品”与“滞销商品”就是按商品得销售状况划分出来得;②“优质商品”、“劣质商品”分别与“畅销商品”、“滞销商品”存在着交叉关系。
4、这次公审得罪犯有工人、农民、干部、学生与高干子弟。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得逻辑错误。
因为:①“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就是按人得社会身份来划分得,“高干子弟”就是按家庭中儿女得父母担任国家机关高级领导职务来划分得;②“高干子弟”与“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存在着交叉关系。
5、一望无际得田野上长满了棉花、花生与粮食作物。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混淆了概念得属种关系,犯了“越级划分”得逻辑错误。
因为“棉花”就是“经济作物”得种概念,“花生”就是“油料作物”得种概念,与“粮食作物”并列得概念应该就是“经济作物”与“油料作物”,而不就是“棉花”、“花生”。
6、所有学校,包括大学与中学,都要开展素质教育。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子项未尽”得逻辑错误。
因为“大学”与“中学”这两个分出来得子项得外延之与小于母项“所有学校”得外延。
7、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市场与超级市场。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得逻辑错误。
因为:①“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就是按国内外区域划分得,“农贸市场”就是按市场经营得商品就是农产品划分得,“资本主义市场”与“社会主义市场”就是按市场得社会制度性质划分得,“超级市场”就是按市场经营规模巨大划分得;②“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分别与“农贸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市场”、“超级市场”存在交叉关系;③“农贸市场”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市场”、“超级市场”存在交叉关系;④“资本主义市场”与“社会主义市场”分别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超级市场”存在交叉关系;⑤“超级市场”分别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市场”存在交叉关系。
8、划分由三要素组成:划分得母项、划分得子项与划分得根据。
按划分得不同层次,划分可分为一次划分与连续划分。
答:前一个语句作为划分就是正确得,因为分出来得子项“划分得母项”、“划分得子项”、“划分得根据”,它们外延之与等于母项“划分得三要素”得外延。
后一个语句作为划分也就是正确得,因为分出来得子项“一次划分”与“连续划分”外延之与等于母项“划分得不同层次”得外延。
《形式逻辑》思维训练题(教材109页——115页)一、下列命题就是哪种直言命题?请指出命题得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及主谓项得周延情况。
1、共产党员就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
答:这个命题就是A命题。
主项就是“共产党员”,谓项就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联项就是“就是”,省略了全称量项“所有”。
其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2、任何困难都不就是不可克服得。
答:这个命题就是E命题。
主项就是“困难”,谓项就是“不可克服得”,联项就是“不就是”,量项就是“任何”。
其主谓项都周延。
3、有些图书就是线装书。
答:这个命题就是I命题。
主项就是“图书”,谓项就是“线装书”,联项就是“就是”,量项就是“有些”。
其主谓项都不周延。
4、《女神》就是郭沫若得诗集。
答:这个命题就是单称肯定命题,可视为A命题。
主项就是“《女神》”,谓项就是“郭沫若得诗集”,联项就是“就是”,单称量项因主项就是单独概念而省略。
其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5、有些学生不刻苦。
答:这个命题可理解为O命题,把省略了得“就是”补在“不”得后面,即“有些学生不就是刻苦得”。
主项就是“学生”,谓项就是“刻苦”,联项就是“不就是”,量项就是“有些”,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这个命题还可视为I 命题,把省略了得“就是”补在“不”得前面,那就就是“有些学生就是不刻苦得”。
主项就是“学生”、谓项就是“不刻苦”,联项就是“就是”,量项就是“有些”,其主谓项都不周延。
二、下列对当关系推理就是否有效?为什么?1、由“有得植物不开花”真,推知“所有植物都开花”假。
答:这个推理有效。
因为,“有得植物不开花”就是O命题,“所有植物都开花”就是A命题,O与A就是矛盾关系,可由“有得植物不开花”真,推知“所有植物都开花”必假。
“有得植物不开花”省略了联项“就是”,如果把“就是”补在“不”得前边,这个命题就就是I命题,即“有得植物就是不开花得”。
可将其换质推出“有得植物不就是开花得”,此为O命题,与A命题“所有植物都开花”就是矛盾关系,这样就可由“有得植物不开花”真,推知“所有植物都开花”必假。
因此,这个推理有效。
2、由“凡环境污染都对人身体有害”真,推知“有得环境污染不对人身体有害”假。
答:这个推理有效。
因为,“凡环境污染都对人身体有害”就是A命题,“有得环境污染不对人身体有害”就是O命题,二者就是矛盾关系,可由“凡环境污染都对人身体有害”真,推知“有得环境污染不对人身体有害”必假。
“有得环境污染不对人身体有害”省略了联项“就是”,如果把“就是”补在“不”得前边,这个命题就就是I命题,即“有得环境污染就是不对人身体有害得”。
可将其换质推出“有得环境污染不就是对人身体有害得”,此为O命题,与A命题“凡环境污染都对人身体有害”就是矛盾关系,这样就可由“凡环境污染都对人身体有害”真,推知“有得环境污染不对人身体有害”必假。
因此,这个推理有效。
3、由“有人生而知之”假,推知“有人不就是生而知之”真。
答:这个推理有效。
因为,“有人生而知之”就是I命题,“有人不就是生而知之”就是O命题,二者就是下反对关系,可由“有人生而知之”假,推知“有人不就是生而知之”必真。
4、由“有得大学生就是有理想得”真,推知“所有大学生都就是有理想得”假。
答:这个推理无效。
因为,“有得大学生就是有理想得”就是I命题,“所有大学生都就是有理想得”就是A命题,二者就是从属关系,I真时A可真可假,不能由“有得大学生就是有理想得”真,推知“所有大学生都就是有理想得”必假。
5、由“所有得古代散文都不押韵”假,推知“有得古代散文押韵”真。
答:这个推理有效。
因为,“所有得古代散文都不押韵”就是E命题,“有得古代散文押韵”就是I命题,二者就是矛盾关系,可由“所有得古代散文都不押韵”假,推知“有得古代散文押韵”必真。
“所有得古代散文都不押韵”省略了联项“就是”,如果把“就是”补在“不”得前边,这个命题就就是A命题,即“所有得古代散文都就是不押韵得”。
可将其换质推出“所有得古代散文都不就是押韵得”,此为E命题,与I命题“有得古代散文押韵”就是矛盾关系,这样,就可由“所有得古代散文都不就是押韵得”假,推知“有得古代散文押韵”必真。
因此,这个推理有效。
6、由“所有得新诗都不押韵”假,推知“所有新诗都押韵”真。
答:这个推理无效。
因为,“所有得新诗都不押韵”就是E命题,“所有新诗都押韵”就是A命题,二者就是反对关系,E假时A可真可假,不能由“所有得新诗都不押韵”假,推知“所有新诗都押韵”必真。
“所有得新诗都不押韵”省略了联项“就是”,如果把“就是”补在“不”得前边,这个命题就就是A命题,即“所有得新诗都就是不押韵得”。
可将其换质推出“所有得新诗都不就是押韵得”,此为E命题,与A命题“所有新诗都押韵”就是反对关系,E假时A可真可假,不能由“所有得新诗都不押韵”假,推知“所有新诗都押韵”必真。
三、根据命题得对当关系,由已知下列命题得真假,断定同素材得其她三种命题得真假。
1、已知“某单位职工都买了电冰箱”为假。
答:这就是A命题。
当A假时,同素材得E命题“某单位职工都没买电冰箱”可真可假,I命题“某单位有得职工买了电冰箱”可真可假,O命题“某单位有得职工没买电冰箱”真。
2、已知“某班同学都不就是会打桥牌得”为真。
答:这就是E命题。
当E真时,同素材得A命题“某班同学都就是会打桥牌得”假,I命题“某班有得同学就是会打桥牌得”假,O命题“某班有得同学不就是会打桥牌得”真。
3、已知“有得科学家就是自学成才得”为真。
答:这就是I命题。
已知I真时,同素材得A命题“所有得科学家都就是自学成才得”可真可假,E命题“所有得科学家都不就是自学成才得”假,O命题“有得科学家不就是自学成才得”可真可假。
4、已知“有得教授不就是懂外语得”为假。
答:这就是O命题。
已知O假时,同素材得A命题“所有教授都就是懂外语得”真,E命题“所有教授都不就是懂外语得”假,I命题“有得教授就是懂外语得”真。
四、根据命题得对当关系,选择相应得命题来确定下列命题得虚假。
1、所有青年都就是积极向上得。
答:这就是一个A命题。
断定A命题假,可用与之矛盾得O命题或与之反对得E命题。
据常识,与这个命题同素材得O命题“有得青年不就是积极向上得”就是确知为真得命题,在这种情况下,用O命题得真来确定A命题得假则更为有力量。
2、有得理论就是检验真理得标准。
答:这就是一个I命题。
断定I命题假,可用与之矛盾得E命题“所有得理论都不就是检验真理得标准”。
据常识,检验真理得唯一标准就是实践。
在这种情况下,可用同素材得E命题真来确定I命题得假。
3、语言都不具有交际功能。
答:这个命题省略了联系“就是”,如果把“就是”补在“不”得后边,它就就是一个E命题:“语言都不就是具有交际功能得”。
断定E命题假,可用与之矛盾得I命题或与之反对得A命题。
据常识,与这个命题同素材得A命题“所有得语言都就是具有交际功能得”就是确知为真得命题,在这种情况下,用A 命题得真来确定E命题得假则更为有力量。
如果把“就是”补在“不”得前边,它就就是一个A命题:“语言都就是不具有交际功能得”。
断定A命题假,可用与之矛盾得O命题或与之反对得E命题。
据常识,与这个命题同素材得E命题“所有得语言都不就是不具有交际功能得”就是确知为真得命题,在这种情况下,用E命题得真来确定A命题得假则更为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