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总体2、样本3、随机抽样4、变异5、概率6、随机误差(偶然误差)7、参数8、统计量9、算术均数10、中位数11、百分位数12、频数分布表13、几何均数14、四分位数间距15、方差16、标准差17、变异系数18、标准正态分布19、医学参考值范围20、可信区间21、统计推断22、参数估计23、标准误及24、检验水准25、检验效能26、率27、直线相关28、直线回归29、实验研究30、回归系数二、单项选择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A.样本B.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个体E.观察指标2.总体是由( )组成。
A.部分个体B.全部对象C.全部个体D.同质个体的所有观察值E.相同的观察指标3.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总体统计量E.研究特殊个体的特征4.参数是指( ) 。
A.参与个体数B.总体中研究对象的总和C.样本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E.总体的统计指标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机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E.选择符合研究者意愿的样本6.反映计量资料平均的指标是()。
A.频数B.参数C.百分位数D.平均数E.统计量7.表示总体均数的符号是( ) 。
A.σB.μC.XD. SE. M8.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集中趋势指标的是()。
A.均数B.中位数C.百分位数D.几何均数E.众数9. (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分布B.正偏态分布C.负偏态分布D.对数正态分布E.正态分布10.一组某病患者的潜伏期(天)分别是:2、5、4、6、9、7、10和18,其平均水平的指标该选()。
A.中位数B.算术均数C.几何均数D.平均数E.百分位数末端有确定数据11.利用频数分布表和公式∑-+=LmfnfiLM2(计算中位数时,要求()。
A.数据对称分布B. 分布末端有确定数据C.i是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D.数据呈正态分布E.每组的组距相等12.一些以老年人为主的慢性病患者,年龄分布的集中位置偏向于年龄大的一侧,称为()。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对数正态分布D.正态分布E.对称分布13.编制频数分布时,组距通常是()。
A.极差的1/20B.极差的1/10C.极差的1/5D.极差的1/4E.极差的1/214.以下适宜描述计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有()。
A.均数、标准差、方差B.极差、标准差、中位数C.均数、中位数、变异系数D.标准差、四分位数间距、变异系数E.几何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15.下列指标中,适和描述偏态分布的离散趋势的指标是( ) 。
A.平均偏差B.四分位数间距C.标准差D. 方差E. 变异系数16.下列关于标准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标准差一定大于0B.标准差和观察指标有相同的度量衡单位C.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小于均数D.标准差常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E.方差和标准差属于描述变异程度的同类指标17. 变异系数的值( ) 。
A.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1C.可以大于1,可以小于1D.一定比标准差小E.一定比均数小18.观察指标分别为身高和体重的两组数据。
欲比较其变异程度的大小,宜选用()。
A.平均偏差B.四分位间距C.标准差D.方差E.变异系数19.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
A. 和 SB. μ和σC. 和σD. μ和 SE. μ和 CV20.正态分布的参数中,(),正态曲线形态越“矮胖”。
A.μ越大B.μ越小C.σ越大D.σ越小E.σ2不变21.下列关于标准正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任何资料通过σuXu-=变换均能变换成标准正态分布B.对于标准分布有P(u≥1.96)=0.975C.标准正态分布方差等于标准差D.标准正态分布的曲线是唯一的E.标准正态分布是对称分布22.标准误的意义是()。
A.反映个体变异程度的大小B.反映集中趋势的位置C.反映指标的分布特征D.反映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E.反映频数分布规律23.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A.观察对象不纯B.资料不是正态分布C.个体差异D.不是分类变量资料E.随机方法错误24.统计推断包括()。
A.进行随机抽样B.计算均数的标准误C.计算反映平均水平与变异程度的指标D.做统计表与统计图E.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25.配对设计的目的是()。
A.提高组间可比性B.操作方便C.为了使用t检验D.提高测量精度E.计算简便26.关于假设检验,下列哪个说法正确()。
A. 单侧检验优于双侧检验B. 采用配对t检验还是成组t检验是由实验设计方法决定的C. 若P值大于0.05,则接受HO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小D.若P值小于0.05,则接受H1犯错误的可能性较大E. 用u检验进行两样本总体均数比较时,对样本量不做要求27. 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哪个水准的第二类错误最小()。
A.α=0.05B.α=0.01C.α=0.10D.α=0.20E.α=0.1528.t检验和方差分析都可用于两均数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检验和方差分析可以互相代替B.t检验可以代替方差分析C.方差分析可以代替t检验D.t检验和方差分析不能互相代替E.不一定29.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的概率为( )。
A.大于0.10B.小于0.10C.等于0.10D.β,而β未知E.1-β,而β未知30.两样本均数的比较,P<0.01可认为两总体均数()。
A.有差别B.差别非常大C.无差别D.差别较大E.差别有实际意义x x31.两样本均数的比较,不能用()。
A.方差分析B.t检验C.x2检验D.方差分析或t检验E.u检验32.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
A. 组间SS不会小于组内SSB. 组内SS不会小于组间SSC. 组间MS不会小于组内MSD. F值不可能是负数E. F值可能是负数33. 方差分析中,当P<0.05,可进一步做()检验。
A.t检验B.u检验C.t′检验D.F 检验E.q检验34.q检验中,q值与p值的关系为()。
A.q值越大则p值越大B.q值越小则p值越小C.q值越大则p值越小D.q值与p值无关E.以上都不对35.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为( )。
A.随机性B.正态性C.方差齐性D.A+B+CE.以上都不对36.在方差分析中,如果P≤α,则结论为( )。
A.各个总体均数全相等B.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C.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D.各个样本均数不全相等E. 各个总体均数不全相等37.某地某年肝炎的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10.1%,该指标为()。
A.率B.构成比C.发病率D.集中趋势E.时点患病率38.已知男性的钩虫病感染率高于女性。
要比较两地居民的钩虫总的感染率,但是两地的性别构成不同,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A. 分性别进行比较B. 两个率比较的x2检验C. 不具有可比性,不能比较D. 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E. 作两个率差别的假设检验39.使用相对数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是()。
A.将构成比当作率B.将构成比当作相对比C.将相对比当作率D.将率当作构成比看待E.将标准化率当作构成比40.要比较甲乙两个工厂某工种工人某种职业病患病率的高低,采取标准化的原理是()。
A.假设甲乙两厂的工人数相同B.假设甲乙两厂患某种职业病的工人数相同C.假设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的工龄构成比相同D.假设甲乙两厂某职业病的患病率相同E.假设甲乙两厂的工人数构成相同41.要比较甲乙两个工厂某工种工人某种职业病患病率的高低,对工龄进行标化,其标准构成的条件是( )。
A.甲厂工人的年龄构成B.乙厂工人的年龄构成C.甲乙两厂合并的工人的年龄构成D.当地比较稳定的人口的年龄构成E.甲乙两厂合并的工人的工龄构成42.样本率p与总体率π。
比较用u检验的条件是()。
A.样本量n较大、np和n(1-p)均大于5B.样本量n较大、总体率π。
接近1C.样本量n较大、样本率p接近0.5D.样本量n较大、样本率p接近1E.样本率p不太小43.从甲乙两文中,查到同类研究中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经x2检验,甲文x2>x20.01(1),乙文x2〉x20.05(1),两文均得出两个率的差异有显著性的结论,可认为()。
A.两文结果有矛盾B.两文结果基本一致C.甲文结果更可信D.甲文结果不可信E.甲文说明总体的差别大44. 四个样本率比较x2>x20.01(3),可以认为()。
A.各总体率不等或不全相等B.各总体率均不相等C.各样本率均不相等D.各样本率不等或不全相等E.两个总体率相等45.四格表的自由度()。
A.不一定等于1B.一定等于1C.等于行数×列数D.样本量减1E.以上都不对46. x2分布的形状( )。
A.同正态分布B.同t分布C.为对称分布D.与自由度υ有关E.与样本量n有关47. 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不变时,如果某格的实际频数有变化,则其理论频数( )。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E.随该格实际频数的增减而增减48. R×C表x2检验的自由度为( )。
A.R-1B.C-1C. R×C-1D.(R-1)(C-1)E.R×C-249.比较1956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脑和痢疾的病死率,宜选择的统计图是()。
A.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百分条图50.对统计图和统计表标题的要求是()。
两者标题都在上方B.两者标题都在下方C.统计表标题在下方,统计图标题在上方D.统计表标题在上方,统计图标题在下方E. 可由研究者随意设定位置三、是非题1.某医院收治某肺部疾病患者10人,其中8人吸烟,占80%,则结论为“吸烟是发生该病原因”。
2.某化工厂某病连续4年的患病率分别为 6.0%、9.7%、11.0%、15.4%,则该病的总患病率为(6.0+9.7+11.0+15.4)/4=10.53%。
3.甲县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高于乙县,可以认为甲县的防治水平较乙县差。
4.某高校夏季军训,发生中暑21例,其中北方籍学生为南方籍学生的2.5倍,结论是“北方籍学生容易发生中暑”。
5.研究人员测量了100例患者外周血的红细胞数,所得资料为计数资料。
6.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7.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可根据分析需要相互转化。
8.编制频数分布表时,组数越多越好。
9.频数分布表的组距一定要相等。
10.均数表示一组同质的计量资料的平均水平,不同的均数之间均可以相互比较。
11.对于样本而言12.几何均数适合描述倍数关系资料的集中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