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韩鹏(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环境科学,20130340108)摘要:固体废弃物是危害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其成为了我国现代环境卫生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固体废弃物现状、来源、产生原因和其管理、处理的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现状;来源;原因;处理;管理;农村;城市;0 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指出: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单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至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1 固体废弃物现状及其来源1.1农村: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为以下3种1.1.1数量庞大,成分日趋复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消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产品在农民的生活中日益增多,生活垃圾成分和含量也在趋向城市化。
与此同时,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
据调查,农村平均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0.8千克,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
农村生活垃圾的构成主要受农民生活水平、能源结构以及季节变化的影响。
1.1.2随意倾倒,难以收集处理:农民村民居住分散,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
农村生活垃圾几乎都是在田问村头、道路两旁等随地丢弃[1]。
长此以往,道路两旁成了没有覆土的垃圾填埋场,自然低洼地成了天然垃圾箱。
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中,约1亿吨的垃圾被随意堆放。
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而且成为苍蝇、蚊虫等病原体滋生的场所。
同时,垃圾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等事故。
1.1.3城市垃圾下乡:城市垃圾下乡,加重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一些小城市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局限,常常把城市垃圾向郊区、农村等地“输送”。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整体的村容村貌,而且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土壤,给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
正是城市垃圾排放进农村而且排放的不合理,这就造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难度与日俱增。
使本来就缺乏保护的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无形中影响着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1.2城市:城市固体废物分为以下6种:1.2.1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我国城市垃圾主要由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集团垃圾三大类组成。
居民生活垃圾数量大、性质复杂,其组成受时间和季节影响大。
街道保洁垃圾来自街道等路面的清扫,其成分与居民生活垃圾相似,但泥沙、枯枝落叶和商品包装较多,易腐有机物较少,含水量较低。
集团垃圾指机关、学校、工厂和第三产业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它的成分随发生源不同而变化,但对某个发生源则相对稳定。
城市生活垃圾中除了易腐烂的有机物和炉灰、灰土外,各种废品基本上可以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还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废陶瓷以及废旧家具、废电器、庭院废物等。
1.2.2城市建筑垃圾:指城市建设工地上拆建和新建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砖瓦块、渣土、碎石、混凝土块、废管道等。
1.2.3一般工业固体垃圾:指工业生产过程中和工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粉尘、碎屑、污泥等,主要有尾矿、煤干石、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油、化工废物、废品工业废物等。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产生的毒害比较小,基本上可以综合利用。
1.2.4商业固体垃圾:商业固体废物包括废纸、各种废旧的包装材料、丢弃的主(副)食品等。
1.2.5危险固体垃圾:指具有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及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害特性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冶炼、化工、制药等行业,以及医院、科研机构等。
1.2.6粪便:工业先进国家城市居民产生的粪便,大都通过下水道输入污水处理场处理。
而我国的城市下水处理设施少,粪便需要收集、清运,是城市固体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城市每人每天的增圾量为1~2公斤,其多寡及成分与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习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程度、市政建设情况等有关。
如国内的城市居民垃圾主要为厨房垃圾。
有城市,炉灰占70%,以厨房增圾为主习惯上,我们将生活垃圾、农业废料等毒性较低的固体废物成为一般固体废物,把其他毒性大、危害深的固体废物称为危险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除了医院手术切除物、一次性注射器等医疗废物外,还包括含有各种危险化学物的工业废渣。
2.固体废弃物增长迅速的原因2.1农村固体废弃物产生的4种原因2.1.1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品、工业品进入农村家庭成为生活必需品。
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产生大量废弃物,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复杂性,加大了处理难度,成为破坏农村原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
2.1.2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居住分散: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超过了农村环境的承载能力。
从经济学分析看,正是地理上分散的人口、企业、居住点等形式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严重的破坏。
2.1.3环境意识薄弱: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品偏低,缺乏环境意识。
农民将课分解与不可分解、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有害与无害生活垃圾混为一体随意丢弃。
2.1.4相关管理体制不适应,法律法规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中,政管理部门的执法范围更多的或完全集中在市区、卫星城镇和中心镇,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执法管理处于一种近乎真空的状态。
缺少专门针对农村这一特殊环境和区域的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给依法管理带来了困难。
2.2城市固体废弃物2种原因2.2.1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却又有许多隐患的潜藏,如人们对法律意识的淡薄。
其中重点在于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
随着国家城市化的建设,人口向城市涌入,导致城市人口过多。
使得废弃物增多。
2.2.2城市工业废弃物: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不少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赶不上生产发展需要,不少技术停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
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品比较落后,因而工业废弃物较多。
3.固体废弃物管理及其处理3.1农村固体废弃物3种处理方法3.1.1宣传教育经常化针对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问题,应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充分利用村广播、电视台、地方报纸、村头标语、办画廊、发资料,以及通过志愿者参与和农村社区公益宣传等多种形式,切实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农村干部群众对垃圾治理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引导大家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同时要大力宣传环卫和固体废弃物治理工作的成果,建立和逐步完善公众监督机制,及时通报在固体废弃物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和要求,使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所在地的固体废弃物治理工作中去。
3.1.2管理方法科学化坚持把农村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具体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中去,有计划、有重点、分期分批地搞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及对相关设施设备的投入。
根据“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管理模式,可以实行村落联合处理处置,集中资金,形成规模,产生经济效益。
必要时,可以与邻近的乡镇联合起来建立联合收集运输系统,形成规模化处理,使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逐渐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但区别于城市垃圾,农村垃圾成分更趋复杂、分布面更广、收集更为困难,并存在就地处理便捷、人力资源丰富、转化利用率高等特点,农村垃圾这一特征决定了必须探索一条与农村实际情况相吻合,与经济承载实力相适应,与城乡统筹发展相一致的科学处理模式[2],并根据各地实情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
3.1.3筹集资金有效化因建立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考虑到目前的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及危害,国家应该加大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的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保障新农村建设,且还应鼓励社会资金向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倾斜。
农村干部需争取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即省、市、区、镇各级拨款,再向辖区内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的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费,积极倡导个人捐助一点,实行专款专用于固体废弃物清扫、收集、清运及终端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经费,切实解决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尽快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
3.2城市固体废弃物4种处理方法3.2.1采取垃圾源头消减的方法,应依据垃圾成份和所占比重及城市的具体情况来设计。
3.2.2.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法规和实施细则。
通过垃圾处理法规的建立,明确垃圾处理的主体、责任、权利、要求和义务,使垃圾处理在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发展。
3.2.3建立开放、平等竞争的环境。
向社会开放垃圾处理产业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一个企业管理,政府监督,法律保障的公平竞争的平台。
3.2.4.呼吁政府对垃圾焚烧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推动垃圾处理方法、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创新与推广应用,让经营者不仅用得起,还有利可图,真正将垃圾处理推向市场。
参考文献(1)孙跃跃,汪云甲,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2010。
(2)李明晓,我国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方法,2011。
(3)王密,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现状与应对策略,2012。
(4)史文广,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2012。
(5)杨雪丽,王月红,浅谈城市固体废物处理,2010。
(6)陈琪,城市固体废物处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