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唇;
2 上齿;
3 上齿背;
4 上齿龈;
5 硬腭;
6 软腭;
7 悬雍垂;
8 鼻腔;
9 咽部;10 声带;11 下唇;12 舌尖;13 舌前;14 口腔;
15 舌中;16 舌后。
声带(10)位于喉结(男人的喉结比女人明显)部位气管内。
声带分为二片,不发声时分开,气流畅通,不引起声带振动。
发声时二片声带相互靠拢,气流便能引起它振动,从而成为一个产生声音的振动源,就好似中国乐器唢呐(又名喇叭)的双簧苇哨、芦笙中的铜制簧片。
硬腭(5)上颌左右双尖牙连线以前的部分称为硬腭,就是当舌尖使劲抬起~感觉上面有一层疙疙瘩瘩的东西~ 那里叫做硬腭~~
再把舌尖往后伸...软软的..那里就是软腭
鼻音,是由于软腭塌下,舌中部抬高音波流入鼻腔而失去口、咽腔共鸣所致。
声音暧昧不悦耳。
纠正可张大口练a母音,感觉声音打在硬腭上。
乐器除了振动体外,还需要有共鸣腔,有的共鸣腔还是可控可调的,共鸣腔不仅能使声音因共鸣而增强,而且还控制声音的音色和频率的高低。
人发声器官的共鸣腔有两个,以口腔为主,鼻腔为辅,使用哪个,依靠软腭及悬雍垂(7)来选择。
口腔在发声过程中的作相当于一个形状和体积都可控制的共鸣腔。
在舌的动作、口的开合与唇形的变化共同作用下,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例如口技演员能将自然界的许多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语言所利用的声音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鼻腔仅用来产生鼻音。
因为除了悬雍垂,鼻腔没有其它可控的部件。
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
它包括喉头、声带。
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韧带等肌肉组成。
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
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
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拢闭合发生声音。
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
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
我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
还有喉咙的上部与舌根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
会厌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我们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气管,让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我们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呛”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
第二个作用是歌唱的时候,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