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课件1.1有趣的静电现象.ppt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课件1.1有趣的静电现象.pptx
答案:D
【触类旁通】 1.平常的物体不带电的原因是( D ) A.物体的原子内没有电荷 B.原子核内中子不带电 C.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中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数相等
知识点2 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由带___正_____电荷的原 子核和带___负_____电荷的核外电子组成. 2.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 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__不__变_____. 3.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接触,带同种电荷是先电荷_____相加 后_平__分___;带异种电荷是先__中__和__后__平__分___.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一章 电与磁
第一节 有趣的静电现象
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__正__电__荷__和__负__电__荷__. 2.同种电荷相互___排__斥___,异种电荷相互__吸__引____. 3.使物体起电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 ____摩__擦__起__电__、 __感__应__起__电___、__传__导__起__电___.
4.如果两个物体相互排斥,可能带___同____种电荷.
1.从微观角度来看,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 电;整个原子表现为中性. 2.对固体物质来说,原子核不能自由移动,而电子可以移 动;当物体失去电子时,显示出正电;当物体得到电子时,显 示出负电.物体的电性与电子的得失有关. 3.一个质子带+1.6×10-19 C 的电量;一个电子带-1.6× 10-19 C 的电量;由于物体都由质子、电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 带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一般带电体都带有两种电荷, 哪种数量多,整体就显示哪种电性.
7.带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使后者带上电的过程叫 做传导带电.其实质也是电荷的转移.
【例1】把带正电的物体 A 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 的金属小球,这时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 然后移开手,则( )
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 B.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带负电 C.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D.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
1.静电产生的过程只是电荷的转移过程,电荷的总量并没 有改变,更没有创造了电荷.
2.电荷的中和并不是电荷被消灭了,而是正负电荷数量相 等,整体表现为中性,中和后类似于一个不带电的物体.
【例2】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 球带电量为+ q,B、C 球均不带电.让A球与B 球轻轻接触一下后分开,然
解析:带正电物体接近小球,在物体正电荷的作用下,负 电荷向带正电物体运动,直到静电平衡.这时验电器上的正负 电荷是相等的.如果带正电荷的物体没有移开,用人体将大地 和验电器接通,在物体正电荷的作用下,负电荷由大地向验电 器小球运动,直到静电平衡.所以人摸小球后负电荷由大地导 入.又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验电器上带的负电荷都被物体 A 吸引过来,金属箔片不带电荷.
知识点1 静电的产生
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正____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棒带__负____电荷. 2.物体所带的电荷数量用带电量来表示,单位是_____库_,仑 用__C_表示,最小带电单位是__1__.6_0__×__1_0_-__19_C____,称为__元__电__荷__. 3.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两个物体相互吸 引,可能带___异___种电荷,也可能__不__带__电__.
后让 B 球与 C 球轻轻接触一下后分开.则 A、B、C 三球最终
的带电情况分别是( )
A.+q4
+q 2
+q 4
B.+q4
+q 4
+q 2
C.+q2
+q 4
+q 4
D.+q4
+q 4
+q 4
解析:本题考查了电荷守恒定律,三个小球接触前和接触 分开后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同时还考查了完全相同绝缘金属小 球接触过程中的“中和——均分”原则,即 A 球与 B 球接触时, A 球带电为+q, B 球不带电,则原来 A 球所带电量+q 均分在 A、 B 球上,A、B 两球带电都为+q2;同理 B 球和 C 球接触时,B 球带电为+q2,C 球不带电,则 B 球所带+q2的电均分在 B、C 球上,都为+q4.在运用“中和——均分”原则分析问题时要特 别注意必须是完全相同的小球.另外有的问题中如果提到“多 次接触”,则认为是无限多次.
4.如果两个物体相互排斥,可能带同种电荷,也可能是磁 体间的同极相斥.但如果是带电物体间相互排斥,则一定是带 同种电荷.
5.摩擦起电是吸引(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得电子,带负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注意原子核不移动,摩擦起电的 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6.感应带电是通过异种电荷间的相互吸引,将原本不带电 的物体带电,离带电体近的部分带异种电荷,较远的带同种电 荷.其实质是电荷的转带+Q 的正电荷,导体 B 带-q 的负电荷,且 Q>q,将 A、B 接触后再分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 A 和导体 B 都带正电,且导体 A 的质子变多了 B.导体 A 和导体 B 都带正电,且导体 A 的负电荷变多了 C.导体 A 和导体 B 都带负电,且导体 B 的质子变多了 D.导体 A 和导体 B 都带负电,且导体 B 的负电荷变多了
4.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 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
的过程中,电荷的___总__量___不变.
5.下列关于摩擦起电的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C ) A.摩擦后产生了新的电荷 B.电子和正电荷同时按相反方向转移 C.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D.正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解析:因为 Q>q,所以 A、B 接触后再分开,导体 A和导体 B 都带正电,所以 C、D 选项错误;A、B 接触时,B 上的负电荷 转移了一部分到 A上,与 A的正电荷发生中和,所以 A 选项错 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