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物理中考试卷分析

2017物理中考试卷分析

11-13题:每空1分,共计13分,平均分11.41。

所涉及内容,总体来讲试题紧扣考纲,既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与实际生活联系,趋向于实际应用的考查,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具体分析如下:11题:此题考查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简单机械中的杠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2题:此题考查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学生根据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读取沸点,根据沸点和气压的关系,判断当前大气压是小于标准大气压的,并能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进行运算水吸收的热量。

13题:此题属于综合题目,设计的知识点包括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简单的速度公式的运用;电磁波,半导体二极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整个题目7空7分,分值较大,需要学生仔细审题,细心处理。

1、学生答题得分点:惯性和匀速直线运动,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较好,基本都能得2分;沸点和气压大多数学生都可得分,噪声、速度、电磁波、半导体基本没失分,可见教师在双基的巩固上扎实到位,学生掌握较好。

2、学生答题失分点:。

省力杠杆,部分学生区分不清楚,做题更改痕迹中在省力和费力中徘徊,这也体现出学生对此知识点理解不透彻,不能区分省力和费力杠杆,没有将生活中的经验和物理知识很好的衔接;平时我们在描述气压的时候用低于,此次试卷中用了小于,学生有的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在热量的计算空中,大多数学生可以计算出来,但是科学计数法运用的不好;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中读题不仔细,用语不严谨,部分学生不能区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造成失分。

其次,书写时大量错别字,物理名词用于不准确,答案在填写时,不能一一对应,数字在填写时单位不准确等,造成失分。

14-17填空题:分值12分,平均分8.09分,考查覆盖了力学中的摩擦力,功和功率,浮力,液体压强,与电学的功率,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以及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的综合习题。

与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相符,无超纲现象,难易程度适中,无偏题、怪题,集中考查了同学们理解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1、学生答题得分点是:例如:第14题第1、2空,第15题的3个空,第17题第1、2空,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较好,基本都能得7分。

这几个空得分较多的原因是同学们对力学的摩擦力,功的要素,家庭电路的连接及电能表的读数及总功率的计算掌握较好。

这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比较重视力学电学的双基知识教学,对学生的指导基本到位。

2、学生答题失分点是:例如:失分较多的第14题的第3空功率为10w,许多学生审题不清,对于功和功率的概念理解不到位,计算时数据乱代。

这个问题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对于功和功率的概念讲解不到位;失分最多的第16题的2个空,大部分同学公式都会但因审题不清,太粗心,把海水的密度当成水的密度来计算,导致数据算错。

失分较多的第17题的第3个空,大部分同学对于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的同一性,同段性掌握太差,计算时数据乱代。

这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对于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的同一性,同段性讲解不到位。

18题:考查作图题,考查力的示意图、已知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和凸透镜的特殊光路。

分值6分,平均分5.38分,与课标考纲要求一致。

1、学生答题得分点:第1幅图,画重力的示意图,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较好,都能画出来,得2分。

这说明力的示意图作为中考必考的作图内容,各学校的物理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时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第2幅图连接简单电路,题目比较简单得2分的同学也比较多。

第3幅图画出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的折射光线,这道题近一半多的同学能准确画出。

2、学生答题失分点:第1幅图:①重力的符号写错。

②没有标出重力的大小20N。

③画出了其他多余的力。

第2幅图: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连反了。

②识别电路图的能力差,实物连接错误。

第3幅图:①平轴过焦这条线错的最多。

②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画的不规范。

③光线用虚线。

④漏画(两条光线只画了一条)。

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基本的概念记得不熟,在做题时没有认真读题,考试态度不端正(作图不用刻度尺,随意乱画、涂改)19题: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

考察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分值7分,平均分5.35分,与课标考纲要求基本一致。

学生答题得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得分知识点及得分原因)例如19题第1小题,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基本都能得3分。

这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比较重视实验教学,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得到了普遍的实验规律。

学生答题失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失分知识点及失分原因)例如:19题第2小题,根据实验数据的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实验现象的得出结论:光路具有可逆性。

主要表现在物理知识与物理现象混淆不清,不关注实验过程,不明确实验过程中各操作步骤的目的和实验方法的应用,不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不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答不出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表述时概念不清,语言组织无层次;对实验中一些步骤的目的说不清楚或答不到关键点上,实验题得出的结论不合逻辑,思维较乱。

例如:结论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写的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角“表述的是“入射光线”。

表述缺乏主语:“光路是可逆的”只写“可逆”二字,显然表述语义有问题的失误较常见。

20题:考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实验方法、综合运用能力。

分值5分,平均分4.31分,难易程度恰当。

1、学生答题得分点:20题第1、3、4小题,对实验的重要操作、原理、根据结论选择图、实验方法,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较好,都能得分。

这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比较重视实验教学,对整个实验的教学到位,学生成绩显著。

2、学生答题失分点:20题第2小题,学生填写答案是写成:压力,缺少越大字眼的,属于不认真读题,读不全题目,物理语言表达不准确。

写成重力或质量,属于学生对实验基本知识点都不熟悉,掌握不扎实。

21题:考查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题,集中考查了同学们设计实验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分值8分,平均分5.5分,与课标考纲要求基本一致。

1、学生答题得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得分知识点及得分原因)21题第1小题,对实验步骤进行排序,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较好,基本都能得2分。

这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比较重视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步骤的指导基本到位。

2、学生答题失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失分知识点及失分原因)21题第2小题,烧杯中牛奶的质量错误的记成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没有减去空烧杯的质量。

牛奶密度的计算一部分同学因为牛奶质量读错,因此密度必然算错;另一部分同学能够计算出密度值,但不注意物理单位将g/cm3 写成㎏/m3。

21题第3小题,用此方法测出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很多同学并不理解。

22题:考查电路连接时的注意事项、电路故障排查及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的实验题,集中考查了同学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分值9分,平均分7.03分,与课标考纲要求基本一致。

1、学生答题得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得分知识点及得分原因)22题第1小题,对实验步骤操作的考查,基本都能得3分。

第3小题第1个空,考查对电流表的读数,基本都能拿2分。

这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比较重视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读数时要看清量程分度值的要求基本到位,学生对实验操作及电表的读数问题不大。

2、学生答题失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失分知识点及失分原因)22题第2小题,“闭合开关,电流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本小题考查学生对电路故障的排查。

近一半学生由于掌握不扎实导致失分。

第3小题,第2个空,学生没有对实验数据好好分析,有众多学生没有分析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关系,缺乏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

23题:分值4分,平均分2.30分,难易程度与课标考纲要求基本一致。

主要考查有关重力、固体压强、功的计算、对二力平衡知识的应用以及学生做题的习惯和计算能力。

1、学生答题得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得分知识点及得分原因)23题第1小题,对重力的计算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较好,都能得分。

2、学生答题失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失分知识点及失分原因)23题第1小题的第二步和第2小题,①学生缺少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只知道代入公式,求解,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对二力平衡条件应用不到位。

②单位不统一就进行计算,或者是公式混淆、乱用、单位忘写、写错。

③学生计算能力太差,指数不会计算、除法计算不过关、科学计数用错的学生较多。

④考生做题习惯差,书写不规范,不整齐,写错修改不按要求修改。

24题:考查考查欧姆定律、电功率内容。

电学计算题一向是中考物理中的常客,分值6分,平均分4.59分。

考查难度不大,是基本公式和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1、学生答题得分点:大部分学生对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的公式记忆较好,这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比较注重对公式的记忆。

2、学生答题失分点:①部分学生对电路串、并联关系判断不清,基础公式不熟悉,公式之间的关系要没有理清,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技巧。

②解题格式不规范,与数学解题格式混淆。

计算功率时写成P=UI=6×0.5=3(W),物理量后面没有带单位,只在计算结果时带了单位。

③计算能力太弱,公式、数据、单位带入完全正确,但最后的计算结果出错。

3、存在的问题:(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对学生的基本物理概念掌握和基本的能力训练上不是很重视,练得比较少,方法、规律指导的不到位。

1、没有把能够预见的问题,渗透在实验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评价实验过程,真正理解实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及注意事项不够重视。

2、教学过程中缺乏解题格式的规范训练。

3、教师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不够。

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概念的检查,双基还是没有上扎实,对于力学和电学的基础概念讲解不到位,对于学生审题不清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提醒学生画关键词,多读几遍题。

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杠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讲解不够透彻,对学生书写物理专有名词要求不够严谨,在平时教学中要及时纠正错别字。

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要求不严,平时计算题解题格式要求少,板书的少。

导致学生不能规范答题。

计算能力训练不够,公式的记忆督促不到位。

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在片面追求中考升学率思想影响下,只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素质及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方法的训练和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