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朱菲菲老师的写作课聂忠敬英语写作课是公认的难上的课,而朱菲菲老师给我们送来了这样一节优秀的作文理论课,给我们今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一、引题朱老师以自己为话题,让学生问他几个问题,以增进彼此的了解,融洽师生关系,从而更快的接受老师,更快的融入课堂。
而且这样的方式也很好地锻炼了口语能力,使英语学以致用。
第二、如何写一篇优秀的文章b、圈要点:防止遗漏要点。
要点是给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防止写作过程中遗漏要点,同学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把情景中给出的各个要点逐条列出。
c、列提纲:为写作做好准备。
根据文章要点短文的中心思想将主要句型、关键词语记下,形成提纲。
d、定基调:定出时态、人称、顺序、开头、结尾。
e、写全文:写短文时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1)避免使用汉语式英语,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句型。
几种句型可交替使用,以避免重复和呆板(2)多用简单句型,记事、写人一般都不需要复杂的句型(3)注意语法、句法知识的灵活运用语态、时态要准确无误;主谓语要一致,主语的人称和数要和谓语一致;注意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注意冠词用法,注意拼写、标点符号和大小写等。
(4)上下文要连贯(5)不会表达,另辟蹊径、改错句中考作文时,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同学们出错在所难免。
因此,改错这一环节必不可少。
中考作文评卷是根据要点、语言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来给分,根据错误多少来扣分。
因此中考时花几分钟时间用来检查错误显得尤为重要。
检查错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字数是否达到要求。
看有无遗漏要点(2)看文体格式是否正确规范(3)看词语使用是否正确,有无语法或用词上的错误(n. art. v. adj. /adv.) (4)看单词拼写、字母大小写是否有错,标点符号有无遗漏或用错等等(5)注意时态、语态、人称是否上下文一致g、誊定稿考试中,书面表达应做到先打草稿,写完后多读几遍,检查是否有误,然后再抄到试卷上,注意字迹要工整,不涂、不画、不勾不抹,避免不必要的扣分。
本堂课对如何应付中考作文作了全面的讲解,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也为上课作了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写好作文,要求学生多积累,我很赞同这个观点,要有词汇基础、短语基础、句型基础等。
遗憾的是如果把带读短语和句型的时间用在写作文上,这样就不是空谈理论,而是理论联系实际。
在同学们完成写作之后,先让学生自己点评其他人的作文,运用上课中提到的改作文的方法来改写错误,使学生在发现别人的错误的同时,改掉自己的毛病。
这将是一个亮点,这种方法往往让学生记忆深刻、终生难忘。
效果则会更好。
从总体来看,这是一堂较好的作文理论课。
为我们今后教作文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同时不管是教态,还是语言,都非常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2013.5.22篇二:初中英语评课稿范文初中英语评课稿范文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加这个“初中英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活动。
首先我要感谢两位执教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堂精彩的展示课,还要感谢董老师和王老师给了我这样一个和大家一起探讨英语课堂教学的机会。
下面我就从如何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方面来评析一下郝菲老师的这节课,说得不正确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堂英语课的教学通常分为五个环节,他们是课前准备——导入新课——主题探究——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一.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
人们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因此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环节应该相应地向课前及课后延伸。
而课前的准备,包括对教材的理解,(以两大城市比较为主题,方位表达、数量表达,形容词的比较级等语言现象。
)使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适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她使用了视频导入、问题导入、图片导入、生活导入),什么形式更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多媒体演示,小组活动、游戏操练、模仿表演),寻找和挖掘哪些有用的课程资源(介绍上海的视频、桐乡本土图片、贴近学生生活的照片、综艺节目中的砸金蛋游戏形式)等等。
大家有目共睹,为提高这堂课的教学有效性郝老师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
二、新课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节课课题的导入与该课的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本堂课郝老师利用了1.视频导入法。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且善于接受新事物。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课堂内容的兴趣和拓展课堂信息的容量,老师利用了视频具有集图形、声音、动作为一体的特点,播放了一段关于上海的视频,这一导入是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的,没有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上海是一座大都市,离我们一些学生的实际生活较为遥远,学生缺乏对这方面的感性认识。
于是郝老师根据对学生的预想和对教学的需求对教材进行了解读,重构和再加工、再创造。
这个有关上海信息的视频既包涵了课本教学内容的一些信息,也有对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
并且这种导入方式也让上海这座城市的信息变得更加的直观,具体,激起了学生了解这座城市的强烈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紧跟着再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2. 巧用图片法把英语单词同实物或情景直接联系,增强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感,易于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对于英语学习初级阶段的学生,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一开始就把实物与英语直接联系起来,获得一个直观印象。
如一张桐乡的照片就让hometown这个单词云淡风轻了。
一张地图就让抽象的方位单词通俗易懂了。
利用两幅图片的对比来呈现形容词的比较级,让抽象的语法知识点变得既客观具体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加强了词汇和语法知识点呈现的直观性。
3.生活资源导入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
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有利于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郝老师的词汇和语法教学导入都利用了桐乡这一本土教学资源,这些导入设计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受到了学生的关注和欢迎,让学生倍感亲切。
大大提高了这节课词汇和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三、主题探究与强化巩固的完美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与关键。
“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围绕教学主题,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学和练,学中有练,练中有学,新授与巩固融为一体。
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巩固,在强化巩固的过程中授新。
1.这堂课以模仿促进巩固模仿是基础,英语学习必须从模仿开始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初中学生具有活泼、好动、乐于参与、模仿性强的特点。
因此,郝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教学情景,抓住一切可以让学生模仿的机会,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听的让他们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模仿——模仿着去读、模仿着去说、模仿着去写。
通过模仿使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最佳状态并获取英语课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学生的进一步纵深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这堂课以表演强化巩固角色朗读,pair work 展示表演都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激励学生敢于在大众面前开口说话,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提高交际能力。
还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互动合作、学习交流的双边活动。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学双方都热情投入,主动参与,师生双方情感交流融洽,课堂气氛便轻松、和谐,加深了彼此的情感。
3. 这堂课以游戏优化巩固实践表明,游戏就是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课堂上假设、想象某种交际情境,用英语进行模拟言语活动,便是英语教学中的游戏。
砸金蛋的小游戏集趣味性和竞争性于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表达热情。
四.作业布置本堂课的作业布置具有开放性和拓展性。
这节课的作业设计是指以“课本知识”为基本点,以“与之相关的知识”为拓展内容,要去了解城市的信息,才能完成今天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每个学生喜欢的城市不同,原因也不同,这个作业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
这节课是一节听说课,它以方位及形容词的比较级等语言现象来开展教学活动的。
以两大城市的比较为主题。
郝老师的这堂课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层次梯度化,采用了多样化的方法。
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竞赛等方法。
并且整堂的参与不只是一种形式,她让所有的学生都充分的加入到活动当中去,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这堂课处处彰显出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值得商榷的地方:当学生没有沿着老师的思路时,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来暗示,让他顺利过渡到你导的方向上来。
一些课程资源可以借机再利用,再挖掘,达到课程资源利用最大化。
输出部分表格和example 如果同时展现会降低输出的难度,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
以上见解与大家共勉。
篇三:初中英语评课稿2013.12 英语评课稿首先非常感谢华芳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这堂精彩的阅读教学展示课,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学生语言知识得到有效训练,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华老师上课的内容是初三第9单元section b的一篇阅读课文。
她能根据教材与学生基础,制定语言目标,进行深层挖掘。
整堂课以思维导图教学方式为载体,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从课堂预设到动态生成,一环扣一环,体现出有序推进,层层深入。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理念新华老师很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来为我们呈现了一节reading for writing的阅读教学课,为有效进行阅读写作的教学提供了范例。
她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新颖先进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接近学生生活,在互动、交谈、合作中实现教学。
整个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态度。
如华老师用一段贝尔发明电话的视频及一开始上课时的guessing game活动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接着她利用图片拓展介绍了各种tea及它的功效,也就自然过渡到本课的主题tea。
她在引入新词时,比较新颖自然且有拓展,而且具有生活化。
比如说花茶,乌龙茶,龙井茶,建德的白茶等,就是课文的延伸与生活的结合。
二、体现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她不是教书本,而是从书本教;是带着学生去阅读,不是代替学生去阅读。
她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导入,学生兴趣浓,由学习课本的语言知识输入到延伸过程中的语言知识输出,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学会交际。
从warming up –pre-reading-while reading-after reading,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策略的渗透,情感的培养,真正朝着“学生发展”方向努力。
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