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目录前言 (2)一、实习目的 (2)二、实习时间 (3)三、实习地点 (3)四、实习单位和部门 (3)五、实习内容 (3)(一)、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邯郸段东风渠穿漳涵洞。

(3)1、引黄入冀补淀工程 (3)2、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邯郸段 (4)3、东风渠穿漳涵洞 (4)(1)、涵洞 (4)(2)、倒虹吸管 (4)(二)、邯郸生态水网魏县段。

(5)1、邯郸生态水网 (5)2、灌溉渠道规划 (5)(1)、灌溉渠道的规划原则 (5)(2)、干支渠规划布置 (6)(3)、斗渠和农渠规划要求 (6)3、灌溉渠道的防渗 (6)(1)、断面形式的选择 (6)(2)、防渗材料的选择 (6)(3)、止水材料的选择 (6)4、灌溉渠道上闸门 (7)(三)、邯郸生态水网漳滏河滩区北张庄管理站。

(7)1、橡胶坝 (7)2、泵站 (8)六、实习总结 (8)前言农田水力学是一门利用灌溉与排水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的科学学科。

"灌溉与排水(irrigation and Drainage)"是世界上对本课程的一般命名,而我国习惯称为"农田水利学",原苏联称为"水利土壤改良"。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

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

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

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

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不可缺少的实习。

而通过此次实习,可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很好的加强了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和提高专业素质,在加深对所学农田水利学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为后续课程知识的教学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在实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明白以后的工作选择和环境,以及更好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添砖加瓦。

一、实习目的(一)、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这个专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增强专业信心和决。

(二)、了解灌区灌溉渠道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使学生能提前了解和熟悉日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的工作环境,可在接下来学习中能加强自己的薄弱方面,使找工作的机率可大大加强。

(五)、有利于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进行结合,丰富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2017年5月10日,从早上7.00钟到下午15.00钟三、实习地点邯郸市魏县生态水网,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邯郸段东风渠穿漳涵洞。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1、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邯郸段东风渠穿漳涵洞。

2、邯郸生态水网魏县段。

3、邯郸生态水网漳滏河滩区北张庄管理站。

五、实习内容(一)、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邯郸段东风渠穿漳涵洞。

我们乘车从学校到达实习地点,从车上上下来到达了首先实习的地点是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邯郸段东风渠穿漳涵洞。

跟随这王老师和武老师开始了解东风渠,王老师给进行我们讲解。

1、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概述:“引黄入冀补淀”被国务院列入了2015年开建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输水线路自河南境内黄河渠村闸引水,利用濮阳市濮清南干渠输水,穿卫河进入河北省。

于缓解沿线农业灌溉缺水及地下水超采状况,最终流入白洋淀,改善其生态环境。

在河北省境内,基本利用已有河渠输水,经东风渠、老漳河、滏东排河至献县枢纽,穿滹沱河北大堤后,利用紫塔干渠、古洋河、小白河和任文干渠输水至白洋淀。

全线总长481公里。

河北省内主要建设任务包括扩建穿卫、穿漳涵洞,新建穿滹沱河北大堤涵洞,河(渠)道清淤、扩挖,新建、改建各类建筑物近 300座。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成后,可以缓解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农业严重缺水矛盾,将实现年引黄河水9亿立方米,供水范围涉及26个县市(区),控制灌溉农田面积300多万亩。

2、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邯郸段主输水线路为由穿卫倒虹吸,经连接渠入流固沟、东风渠、南干渠、支漳河至邯邢边界,滏阳河支线由南干渠穿支漳河倒虹吸进口闸分水入滏阳河,北至邯邢边界,途经魏县、肥乡、广平、曲周、邱县五县,全长110公里;支线由南干渠处通过支漳河倒虹吸分水,利用滏阳河输水进入邢台市,途经曲周、鸡泽两县,全长26.656公里。

工程主要包括穿卫河、穿漳河、南干渠等大型节点工程,30多座闸涵配套建设,50多座跨渠桥梁的新建、重建及改建任务。

开工以来,施工人员克服降雨多、渠线长、通水周期长等不利因素,科学谋划、攻坚克难、全力推进。

目前,“引黄入冀补淀”邯郸段已完成投资3.05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77%,穿卫河、穿漳河、南干渠等主体工程已完成建设任务,并经受住了行洪安全考验,其余各项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预计今年6月份可完成建设,年底达到通水条件。

3、东风渠穿漳涵洞穿漳涵洞是东风渠穿越漳河的立体交叉工程,位于双井镇东王村西北的漳河内,建于1960年,涵洞为钢筋混凝土圆管,内劲4米,双排并列,设计过水能力50立方米每秒。

黄河水通过东风渠灌溉邯郸、邢台地区的耕地,现过水能力为单排25立方米每秒。

为保障防洪安全,寒冬进口上游设有围堤闸,进口建有进水闸,明渠穿过漳河北大堤,建有节制闸。

我们在听完王老师讲解后,从工路上下到穿漳涵洞的消滤池近距离的观看,涵洞的结构,以及倒虹吸管。

(1)、涵洞定义:在水渠通过公路的地方,为了不妨碍交通,修筑于路面下的过路涵洞,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再翻到地面上来,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

它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

涵洞是公路构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与该公路的等级、使用任务、性质和将来的发展需要相适应,遵循了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有利于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

设计时注意了满足行车、排水、净空等要求。

结构:涵洞是设于路基下的排水孔道,通常有洞身、洞口建筑两大部分组成。

洞身由若干管节组成,是涵洞的主体。

它埋在路基中,具有一定的纵向坡度,以便排水;端墙和翼墙位于入口和出口及两侧,起挡土和导流作用,同时还可以保护路堤边坡不受水流冲刷。

涵洞组成,涵洞一般横穿路堤下部,多数洞顶有填土,采用单孔或双孔,孔径0.75~6 m。

(2)、倒虹吸管简介:用以输送渠道水流穿过河渠、洼地、道路的压力管道。

常用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也有用混凝土、钢管制做的,主要根据承压水头、管径和材料供应情况选用。

倒虹吸管由进口段、管身段、出口段三部分组成。

从地下或敷设在地面穿过河渠、溪谷、洼地或道路的输水压力管道。

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也采用混凝土管或钢管。

低水头时可用浆砌石管。

结构:倒虹吸管进口段一般包括渐变段、进水口、拦污栅、闸门、挡水墙等。

对含沙量多的渠道,还可在进水口前加设沉沙池。

为了渠道水位与管道入口水位在通过不同流量时良好衔接,可在管道进口前修建前池,或将管道进口底高程降低,并在管口前设斜坡段。

出口段一般设消力池,用以调整出口流速分布。

(二)、邯郸生态水网魏县段。

离开东风渠穿漳涵洞,我们见前往位于邯郸市魏县的生态水网,将沿路观看了解的灌溉渠道以及灌溉渠道上的闸门和坝,工作及其组成部分。

1、邯郸生态水网简介:根据《中共邯郸市委、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邯郸生态水网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总体安排,邯郸市将按照全市东部平原、中部城市和西部山区的不同特点,分别实施"东蓄、中调、西治"的生态水网建设。

东蓄,即在东部沟通滏阳河、民有渠、东风渠、卫河四大骨干渠系,拦蓄地表水、补充地下水、涵养生态水,并实施水、林、路一体化建设,做好水林文章;中调,即实施连通两库"引漳入滏"、恢复高级渠"引水入沁",将岳城、东武仕两大水库水源调入主城区,为主城区水林生态景观建设提供水源保障;西治,即在西部山区实施生态水保,搞好中小水库、生态水城和小型集雨设施建设,涵养生态水源。

(1)、城区地区生态水系工程针对邯郸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规划提出实施市域生态水网工程。

根据东部平原、中部城市和西部山区的不同特点,确定了/东蓄、中调、西治的生态水网规划建设原则。

(2)、东部平原地区生态水系工程东部平原实施河渠疏通工程。

首先利用民有渠、滏阳河、东风渠、卫河四大河渠工程体系,向东部13个县进行长距离、大范围输水,为东部平原各县提供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

(3)、主城区生态水系工程主城区生态水系工程包括/五河、两湖、一园08项建设工程,五河即为滏阳河、沁河、支漳河、输元河和渚河;两湖即为南湖、北湖;一园为渣山公园。

2、灌溉渠道规划灌溉渠道系统指从水源取水、经过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向农田供水,并由田间工程进行农田灌水的工程系统,组成: 1)水源和引水部分:水源:水库、湖泊、河流、建筑物:要求有调节、控制能力,取水方式有:无坝引水、有坝引水、水库引水、抽水引水。

2)输水配水系统:把渠道分为五个等级:总干渠、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其中,总干渠、干渠、支渠输水;斗渠、农渠配水。

3)田间渠道系统:农渠、毛渠、灌水畦通常是:干、支、斗、农、毛。

大的有总干渠,较小的有灌水畦 4)排水泄水系统:干、支、斗、农、毛沟分类:从结构上分:明渠、暗渠按建筑材料分:土渠、砖石砌渠、混凝土渠、水泥管按开挖方式分:挖方渠道、填方渠道退水、泄水渠道主要用于保证渠系安全运行。

一般在干、支渠末端应设置退水渠。

(1)灌溉渠道的规划原则a、干渠布置在高处,以控制较大面积。

对于局部高低存在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其他灌水方法解决;b、布置使得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低。

渠道顺直、减少建筑物数量和规模渠道填方和挖方量尽可能接近。

大部分需要进行方案比较才能确定;c、考虑行政区划,尽可能用水单位和渠道独立;d 、斗渠、农渠满足机械化耕作要求;各级渠道相互垂直,间距适宜;e 、考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发电、养殖、工业和城镇供水等;f、灌溉渠系布置必须和排水系统布置相结合;g 尽量利用原有的水系, 尽量避免沟、渠交叉,减少交叉建筑物; h、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

渠道布置考虑道路、林带、居民点位置,减少拆迁费用。

(2)、干支渠规划布置a、山区、丘陵区干渠多大致沿等高线布置,处于较高位置;并非严格平行等高线支渠大体和等高线垂直山丘区渠道可采用“长藤结瓜”式布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