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年段目标力求扎实高效
——低年级阅读教学“五步十环”基本模式简介低年级的阅读课文,多以儿歌、童谣或故事呈现,大抵内容简单、语言朴素,学生乐读。
目前,低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取舍不当,教学方法单调乏味、教师指导作用不突出等问题。
现给大家推荐一套低年级阅读教学“五步十环”教学模式,供大家借鉴学习并灵活使用。
此模式主要针对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
“五步十环”即两课时中的五个步骤、十个环节。
每步明确了具体任务,提示了教学操作的方法。
第一课时包括前“三步六环”,第二课时包括后面“两步四环”。
第一步:导课板题,指导书写
两个环节:1.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具体任务:1.复习旧知。
2.激趣导课。
3.结合课题指导书写。
教学操作:1.检查朗读、背诵或板演、听写。
2.猜谜、讲故事或设疑激趣导课。
3.师板书课题,生书空,师相机指导重点生字的书写。
第一环:导入新课。
本环节包括“复习旧知”和“激趣导课”两项任务。
复习旧知时2,主要涉及识字、写字和朗读三项内容,每节课选择一项即可。
复习时以检查的方式全员参与为好。
激趣导课时可采用讲故事、边描述边画简笔画、猜谜语等方式,更多的时候是直接导课,导课宜简洁干脆,不要拖泥带水。
最后适当小结,时间不宜太长,3分钟为宜。
第二环:板书课题
要体现整合意识,把板书课题和指导写字、教学新词读音整合起来,教师边写边提示,如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及时指导“我”字的主笔,“要”的长横,“葫芦”的读音。
第二步: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三个环节:3.“三读课文”。
4.识字学词。
5.整体感知。
具体任务: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种形式识字。
3.初步感知内容,提取主要信息。
教学操作:
1.“三读课文”指教师示范读(或听录音)——学生自由读——检查指名读。
2.遵循生词认读(带拼音)——生字认读——带生字的其他词语认读规律。
识字突出趣味性、游戏性和方法性,渗透思维训练。
3.教师简要概括内容并小结。
第三环:“三读课文”
第一学段强调“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
“三读课文”是指读书的三种形式,不是只读三遍课文。
二年级形式可变换形式,即学生作业读——检查指名读——教师范读。
检查指名读时,可以用指名开火车读,每人读一个段落。
这样能大面积的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便于了解学情,及时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环:识字学词
识字要多种形式,突出趣味性、游戏性和方法性,渗透思维训练。
一般可以按照教学操作中的流程来识字。
遵循“字不离词”的认读规律,降低识字难度。
一年级主要是识字,个别词语的意思可以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
二年级要关注到一些新词和新鲜句
式,能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和课文插图,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例:《葡萄沟》一课识字学词
1.认读新词,理解个别词语。
出示新词,先自由读,再齐读,最后开火车读或指名读,易错生字反复读。
2.趣味游戏,摘苹果识字。
(1)出示苹果树,指名摘苹果。
沟,产梨份枝搭
(2)趣味识字。
加一加:句+多=()利+木=()土+成=()
猜字谜:有水又有火()帝王有头又有脚()
(3)给多音字组词
干好分种
3.带生字的其他词语认读。
第五环:整体感知
低年级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在教师的引导下大体了解即可。
可以通过围绕课题把话水具体、填空式引导或找中心句的方法,大体感知内容。
第三步:指导写字
一个环节:6.“五步写字法”
具体任务: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写字笔顺正确,间架结构合理。
2.突出教师手把手指导写字的作用。
3.养成良好的选择习惯,姿势正确,书写规范。
第六环:“五步写字法”
第一步:范写。
教师示范写字,每个字重点指导书写要点。
第二步:观察。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醒写字要点,发挥自主作用。
第三步。
练写。
学生练习写字,描一个,写一个。
第四步。
评价多元评价展示。
写得好的要表扬,表扬时针对书写要点,可以用星级评价,写得不好的,提醒要注意哪一笔,应该怎样写,可以当场示范。
第五步:修正。
学生修正补写,既是练习,又是巩固。
关于写字教学,注意一、二年级写字指导的重点和要求不同。
一年级的生字,要一个个指导。
写字时重点强调笔画笔顺和常用偏旁。
二年级写字指导要有所侧重,有针对性,一是易错笔顺要指导,二是共性的间架结构要指导。
第四步:细读课文,手脑结合。
两个环节:7.围绕语文因素教学,8.质疑解难。
教学操作:1.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圈点勾画。
问题源于课后题、泡泡语、导语等,重点围绕语言因素进行教学。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善于思考。
这一步一般安排在第二课时。
第七环:围绕语文因素教学。
这一环是在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后的一个细读过程。
这一环节要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这是统编教材框架体例上的特点。
如: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
《葡萄沟》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课设为: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的理由。
2.了解词语“茂密、凉棚、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的意思。
3.学习总分总结构,仿写句子,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5.拓展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重点围绕这些目标来设计教学环节,思考教学方法,力求学用结合,高效完成目标。
第八环:质疑解难。
此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习惯。
开始时,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大胆说,再逐步引导学生会题问题,由词到句,必要时,教师可以示范。
本环节主要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
第五步:精读课文,综合训练。
两个环节:9.背诵积累,当堂巩固。
10.拓展相关阅读素材。
具体任务:1.积累背诵重点句段。
结合教辅当堂复习巩固。
3.各种形式的拓展阅读,培养语感。
教学操作:1.多种形式引导背诵积累。
2.当堂批改和同桌互查互评。
3.利用读本,师生互读。
第九环:背诵积累当堂巩固。
精读课文主要是针对重点或课后要求背诵的句段,以多种形式引导背诵。
综合训练指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训练。
结合教辅当堂复习巩固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也要被教辅,当堂用好教辅,即讲即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压力,更便于教师及时关注并辅导学困生。
第十环:拓展相关阅读素材。
拓展的阅读素材可以是《语文素养读本》,也可以是教师自主选择的读本。
注意一定是借助读本,师生一起读或自由读,提高识字的巩固率和学习兴趣。
低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其进行目标概括起来就四句话:识(写)好字;读好书;说好话,好习惯。
本模式重视写字和读书,重视当堂检查巩固和指导,突出教师教的作用,找准年段目标,力求扎实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