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上教案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上教案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上教案开学第一课新生课堂常规训练总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音乐课堂常规训练二、教学目标:1、通过常规训练,让一年级新生知道音乐课堂教学常规的模式,培养学生有序排队,安静进、出教室的良好习惯。

2、教会学生聆听上下课起立和坐下的音乐,学会演唱《师生问好歌》《师生再见歌》,懂得课堂举手发言,不喊大叫。

培养学生知礼、懂礼的文明举止。

3、在常规训练过程中,尽快缩短师生、学生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上好音乐课,树立热爱音乐的愿望。

三、教学重点:音乐课堂常规训练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排队,能安静进、出音乐室。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白板、课件、光盘、钢琴、铃鼓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课前:教师到教室,做自我介绍,安顿学生情绪,要求学生两手放课桌上,两脚平放地上,眼睛注视老师,注意听老师讲课。

2、提出上课的要求:排队进音乐室要做到快、静、齐,上下楼梯要靠右行。

3、组织学生排队到音乐室,安排音乐课座位。

(二)聆听音乐:《玩具兵进行曲》。

(三)教授新课:1、提出课堂要求,讲解唱歌的坐姿。

2、教师有节奏地边拍手边说“一二三”,生答“快坐好”,师问“小耳朵”,生答“静静听”。

3、训练聆听起立(琶音两个八度上行)、坐下(琶音两个八度下行)的音乐。

4、学唱《师生问好歌》《师生再见歌》。

2/4 1 2 3 4︱5 —︱1 5 ·︱6 3 ·︱5 4 3 2 ︱1 —‖(师)小朋友们好,(生)您好,您好,张老师您好。

(师)小朋友再见,(生)再见,再见,张老师再见。

注意纠正学生的读音、咬字与音准。

(四)教师小结:以激励性语言小结学生课堂表现。

(五)下课:师生道别,组织学生排队有序离开教室。

第一单元《好朋友》一、教学内容:1、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2、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口哨与小狗》3、认识几种音乐学习标志4、巩固课堂常规二、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总第2课时一、教学内容:1、学唱《你的名字叫什么》2、认识几种音乐学习标志3、巩固课堂常规二、教学目标:1、初步懂得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演唱歌曲,能愉快而整齐地演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2、能和着歌曲有规律地说、拍“X X X”的节奏型,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3、认识课本中呈现“演唱”、“演奏”、“聆听”、“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和“提示”等音乐学习的图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

三、教学重点:1、初步懂得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演唱歌曲。

2、学会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初步学会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四、教学难点:1、能和着歌曲有规律地说、拍“X X X”的节奏型2、课堂常规。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白板、课件、光盘、钢琴、铃鼓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组织学生排队到音乐室。

2、师生问好。

(二)律动表演:跟着《舞起来》的视频,学习律动。

(三)学唱新歌1、教师语言导入:同学们,你们都认识了张老师,可是一些同学的名字老师还不太熟悉,老师想记住更多同学的名字。

2、教师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教师采用清唱和一些学生逐一互动等多种形式范唱,让学生完整的感受歌曲。

3、做“X”和“”节奏型的组合练习,老师讲解曲中人名节奏的读法。

(1)从模仿教师拍击“X”和“”组合的节奏开始,引入有节奏地说名字的练习。

如:我叫李晓明(X X X ),我叫刘芳(X X X X ),一问一答,说名字,认识新同学。

(2)教师用铃鼓以稳定的速度有规律地敲击节奏,让学生接读(拍)节奏,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名字。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采用完整的范唱和听课件范唱相结合,让学生在多次反复聆听歌曲中,熟悉旋律并记住歌词。

(注意:“你的名字”中的“的”发音。

)从群体问答式歌唱(我叫X ,拍手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名字),逐步过渡到学生能独立用歌声对答演唱。

5、让学生相互间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分小组或两人一组对答表演(可同时说)。

教师要及时肯定、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四)编创与活动认识课本中呈现“演唱”、“演奏”、“聆听”、“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和“提示”等音乐学习的图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1、点评学生上课表现,给学生盖印章,以示表扬。

2、布置学生下课唱熟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同学之间互相用音乐交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六)下课,师生道别,学生听音乐有序离开音乐室。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总第3课时一、教学内容: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2、复习《你的名字叫什么》二、教学目标: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感受乐曲威武、雄壮而又活泼的情绪。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初步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征,能和着音乐的节奏做行走的动作。

3、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体验表演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感知乐曲雄壮、活泼的情绪和其中的音色变化,想象乐曲所描绘的场景。

四、教学难点:组织学生体验音乐,能和着音乐的节奏做行走的动作。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课件、光盘、铃鼓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组织学生排队到音乐室。

2、师生问好。

(二)律动表演:跟着《舞起来》的视频,学习律动。

(三)复习歌曲:歌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四)聆听感受:1、谈话导入。

师:你们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没有做过梦?你还记得梦见什么吗?(生答)2、教师讲故事。

德国音乐家耶塞尔小时候也做了一个有趣的梦:“晚上,小主人睡着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

他们先排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玩起了游戏。

天亮了,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里。

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兵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

呵!原来是一场美丽的梦。

”耶塞尔长大以后,把这个梦写成著名的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

(五)聆听与感受:1、欣赏《玩具兵进行曲》全曲。

出示课题,边听边感受音乐的情绪、节拍规律与乐句、乐段的变化。

2、教师边分析乐曲,边和学生讨论对乐曲的感受。

(1)引子。

师:听!这是谁向我们走来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与想像。

(2)第一段:律动感受音乐情绪。

启发学生想像“有哪些玩具兵在游行?”组织学生和着音乐踏步,学学“神气的玩具兵”。

(3)第二段:以小组为单位的造型表演。

师:接下来玩具兵会干什么呢?造型表演:“调皮的玩具兵”。

(4)第三段:选小队长,小队长带领自己的小队游行,绕教室踏步。

(5)尾声。

师:天亮了,小主人醒了,玩具兵怎样了?学生回答,集体即兴表演“滑稽的玩具兵”。

3、复听乐曲——玩具兵总动员跟着音乐自由表演,进一步体验威武、雄壮、活泼的情绪。

(六)课堂小结,师生告别1、教师小结:进行曲是一种以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最初是军队中用来鼓舞士气、整齐步伐的音乐。

它的节奏鲜明、动作有力,使人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2、师生告别,学生听《玩具兵进行曲》有序离开音乐室。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总第4课时一、教学内容:1、学唱《拉勾勾》2、聆听《口哨与小狗》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演唱歌曲。

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

2、愉快而整齐地演唱三拍子的歌曲《拉勾勾》,自信地创编动作进行表演,表现同学之间的友谊。

3、聆听管弦乐曲《口哨与小狗》,感受并分辨乐曲的情绪,并试用颜色来表示;练习用动作表现自己音乐的感受,并逐步养成或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1、学会演唱三拍子歌曲,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2、聆听乐曲,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

四、教学难点:1、唱足二分音符的拍子,掌握好X —︱的节奏。

2、唱准变化重复的乐句,特别是“金勾勾,银勾勾”这句,歌词相同,但旋律不同。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课件、光盘、铃鼓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组织学生排队到音乐室。

2、师生问好。

(二)律动表演:跟着《舞起来》的视频,学习律动。

(三)复习歌曲:歌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四)学唱歌曲:1、游戏导入,节奏练习:(1)师生玩“拉勾勾”游戏。

教师一边和学生玩,一边朗读“金勾勾,银勾勾,小小指头勾一勾,金勾勾,银勾勾,我们都是好朋友。

”(2)教会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3)生生玩“拉勾勾”游戏。

一边玩,一边朗读歌词。

(4)学生学习三拍子节奏的拍击方法(拍手拍肩拍肩或拍手点手心点手心或拍手拍腿拍腿等形式多样的拍击方式)。

(5)学生一边朗读歌词,一边打三拍子节奏。

2、聆听歌曲:教师范唱。

(教师范唱要倾注情感,用自然的歌声去感动学生,用亲切的眼神关注每一位学生,调动学生的唱歌热情。

)3、出示图形谱,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让学生试着模唱旋律。

4、随音乐做三拍子律动(动作自由),用多种形式的听唱法学会演唱歌曲。

如:听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分句跟琴模唱—→用暗示听唱挺好歌曲: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听课件伴奏轻声默唱。

5、引导学生一边画图形谱,一边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边学边唱,边唱边背。

要求学生整齐的背唱歌曲,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三拍子的优美、抒情。

6、歌表演:启发学生设计动作,教师加以修改,进行歌表演。

(五)感受与聆听:1、谈话导入。

师:我们现在都成了好朋友,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安静聆听一首乐曲,听听看乐曲里描写了哪两个好朋友。

2、初次完整聆听乐曲《口哨与小狗》:在听的过程中自由地想象乐曲中所能描绘的情节,并感受乐曲的情绪。

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想像。

如:“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声音?”(小狗的叫声)3、请学生谈谈自己听到的、想到的及看到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练习语言表达)。

如:“你听完音乐后心情是怎样的?”、(愉快的)“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想像着要去干什么?”4、教师简介乐曲、作曲家。

《口哨与小狗》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

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

5、复听乐曲。

复听乐曲,请学生听辩乐曲,注意听结尾出现几次什么声音?(小狗有节奏的叫声)。

为什么这样设计?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描绘的形象,随和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6、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为小狗的叫声上色——书中。

7、分析这首乐曲的情绪,并与歌曲拉勾勾对比,学生用线条表示情绪(启发学生想象出更多样的线条)。

板书:优美、抒情活泼、欢快(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小结:这个小主人和他的小狗,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如果你有一只小宠物,你会怎样关心爱护它呢?2、小结学生课堂表现,表扬肯定学生的优点。

3、背唱歌曲《拉勾勾》,在家里表演给家人看。

(七)师生告别,学生有序离开音乐室。

教学反思:补充教材一、教学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3、排队形、训练小指挥。

二、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总第5课时一、教学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二、教学目标: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理解祖国的庄严、伟大,懂得听到国歌应怎样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