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炸药库建设方案

炸药库建设方案

目录第1章编制依据 (1)1.1工程概述 (1)1.2炸药库的平面布置及要求 (1)1.3建库规模 (2)第2章施工条件 (3)2.1仓库选址 (3)2.2三通一平条件 (3)2.3施工流程图 (3)第3章施工方法 (4)3.1一般要求 (4)第4章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 (6)4.1消防 (6)4.2电气 (6)4.3防雷 (6)4.4防静电 (8)第5章储存库安全管理 (9)5.1储存管理 (9)5.2存放管理 (9)5.3发放管理 (9)5.4装卸出入库管理 (10)5.5流向管理 (10)5.6治安防范 (10)5.7应急救援 (10)第6章质量保证措施 (13)6.1土方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3)-I-6.2模板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3)6.3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3)第7章安全保证措施 (14)第8章环境保护措施 (15)-II-第1章编制依据①《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②《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A50009-2001)(2006年版);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④《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⑤《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⑥《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2007)⑦《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GA838-2009);⑧《砌体机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本工程按国家现行设计标准进行设计。

施工时应遵守本说明外尚应符合设计说明和标准图集及现行规范的要求。

1.1工程概述本项目建水至元阳段高速公路起于红河州建水县庄子河枢纽互通与鸡石高速进行交通转化,经放马坪、苟街、坡头乡、龙岔、尼格温泉,止于元阳县西北侧呼山公社,设置呼山枢纽与元蔓高速进行衔接。

我局承担标段施工起点为咪的村隧道中部Z3K36+916.807,终点为Z4K43+576,全线长度6659.193m。

沿线主要布置内容有:咪的村隧道,磨枝柏1号中桥、磨枝柏1号大桥、磨枝柏2号中桥、磨枝柏3号中桥、磨枝柏2号大桥、可陈寨1号中桥、可陈寨2号中桥、可陈寨1号大桥、可陈寨2号大桥、五棵河1号大桥、五棵河2号大桥,以及桥隧间、桥与桥间的挖填方路基。

1.2炸药库的平面布置及要求每个炸药库占地面积大约在700㎡~800㎡,包含有一个48㎡左右的炸药库房,与炸药库房相距12.5m处设计一个20㎡左右的雷管库,一个3㎡左右的发放间,在炸药库房和雷管库房中间设计一个底宽5m,长10m,高3.72m的沙包堆砌的防护土堤,毛石基础护脚,15㎡的消防水池,距离火工仓库90m处设置一个90㎡的值班室,修建便道与施工便道连接。

所有的炸药库按小型民用火工仓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设置(火工仓及制品最大库存5000kg,雷管20000发)。

库区围墙采用砖砌围墙,围墙高2.2m,墙顶设防攀越措施。

各库房及值班室为框架砌体结构,墙体24cm砖墙,墙高3.3m(值班室高3.0米),。

雷管库、发放间、发放台均采用导静电橡胶板,并接地。

储存库的门均为双开门,1外侧为成品三防门,防火等级为甲级;内侧为加金属网的通风栅栏门;双层门均不设底边门框,避免室内外形成门槛。

储存库的窗户及通风孔,内装5*5钢丝网,外装铁栅栏,栅栏垂直间距不大于110。

进入雷管储存库操作的人员应穿符合GB21146、GB12014要求的防静电鞋、防静电服或纯棉工作服。

储存库区每库及值班室均应配备2个5KG及以上的磷酸铵眼干粉灭火器。

具体炸药物品库的平面布置详见附件。

1.3建库规模所有物品炸药库规模按小型民用火工仓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和施工需要设置,火工仓库存火工仓及制品最大库存5000kg,雷管库存雷管20000发。

2第2章施工条件2.1仓库选址本标段所有火工仓库危险等级为1.1,根据设计的相关安全规程和安全规范确定仓库区与其周围村庄、居民点、公铁路、城镇、架空输电线路的最小外部距离。

结合工程施工需要,炸药库选址定在拌合站北侧700m左右,选址位置没有公铁路,距离乡村便道2000米左右、离村庄和居民点2000米,且有弃渣场道路临近炸药库,满足火工仓库对各项外部事物的安全距离。

经考察,同意批准我项目部对物品炸药库的选址。

2.2三通一平条件本标段所有炸药库都有修建施工便道与物品炸药库连通,交通条件良好,方便隧道施工对火工材料的运输。

2.3施工流程图场地平整消防水池施工库房、值班室基础施工库房建设值班室建设防雷接地围墙施工附属设施施工验收图2-1施工流程图3第3章施工方法3.1一般要求3.1.1消防水池的施工消防水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 3.0m宽3.0m,高2.5m。

垫层C15混凝土200mm,池体C30防水混凝土,底部厚度200mm,池壁厚度200mm,顶板厚度200mm,设有2个通风管和1个检修孔。

3.1.2炸药库、雷管库、值班室施工(1)基础施工:值班室、炸药库、雷管库均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开挖完后,在基底按标高人工砌筑砖砌基础,再根据框架梁的设计要求把钢筋架绑好并固定位置,用木夹板作框架梁模板,按标高沿基础坑围好,搅拌机拌好混凝土后,人工用推车运输混凝土浇注入模,浇注过程中用振动棒捣振,同时控制好框架梁的标高。

①混凝土梁浇筑强度等级为C25的混凝土;②框架梁的顶面标高,根据现场的设计地面标高定出;③钢筋架要绑扎牢固,根据需要用短钢筋每隔50cm加固,避免浇注砼是错位;④模板必须加固牢固,模板支撑根据开挖情况,每间隔30~40cm设置一斜撑,避免砼浇注过程中出现涨模和爆模现象。

⑤基础梁顶面必须找平压光,不得有石子外露和凹凸不平现象,不允许采用在表面另铺水泥砂浆的方法找平。

(2)墙体:人工用实心青砖在凝固好的框架梁上砌筑库房墙体,墙身为240mm,墙高3.3米。

墙体采用240mm厚MU10粘土砖,M10砂浆砌筑。

砌筑墙体过程中注意墙体的垂直度和墙体的标高,砂浆要抹足够并控制好砂浆的配合比。

内外墙抹灰一层,要控制墙面抹灰平整。

(3)屋面:屋面施工按设计图具体的要求和尺寸大小进行模板的安装,模板安装过程要同时进行支撑,加固,安装模板前要先搭建安装平台,做好各项安全措施。

屋面梁模板安装要严格控制平直度和标高。

屋面模板安装好后,再检查模板是否加固足够,模板底支撑是否满足支护要求,然后进行屋面和屋面梁的钢筋配筋。

钢筋按设计要求绑扎固定后,人工浇筑混凝土。

储存库均为现浇顶。

屋顶采用C25现浇混凝土屋面板,厚度为120mm。

(4)门窗及通风孔:储存库的门均为双开门,外侧为成品三防门,防火等级为甲4级;内侧为加金属网的通风栅栏门;双层门均不设底边门框,避免室内外形成门槛。

储存库的窗户及通风孔,内装5*5钢丝网,外装铁栅栏,栅栏垂直间距不大于110。

炸药库设计图、雷管库设计图,值班室设计图和基础平面图详见附图。

3.1.31.9 防雷设施炸药库和雷管库属于一类防雷建筑物,需设置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库区防雷接地设置按GB50057的规定,用40×40mm镀锌扁钢侧埋于库区和雷管库四周外泥皮线下0.7米处,库房四角延伸线与镀锌扁钢交点处用50×50×5mm镀锌角钢设垂直地极。

防雷电感应做法包括炸药库,雷管库现浇板内钢筋网与柱内钢筋焊接,建筑物内的金属构造及门窗等均与柱内钢筋进行连接,建筑物四周设接地闭合回路,由柱内4根12mm的钢筋做引下线,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连接线及接地体材料应镀锌,接地体顶端距离地面不小于1m,与防直击雷接地装置间距不小于5m。

雷管库内地面上铺设防静电材料,入口处设置静电释放触摸球。

离库区和雷管库后墙4.5米处,设于后墙平行的防雷接地。

用40×40mm镀锌扁钢侧埋于泥皮线下0.7米处,50×50×5mm 镀锌角钢设垂直地极,再在库房后各设置一根避雷针。

避雷针高度12m-15m,防雷冲击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

3.1.4围墙库区四周设砖砌围墙,围墙采用24cm砖墙,墙高2.2米,墙顶用混凝土压顶。

施工顺序为:测量放样→开挖基槽→下围墙基础→砌围墙身。

围墙按炸药库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先施工正面处的围墙,再施工两侧和后面围墙地。

进行测量放样设置围墙轴线控制点,开挖基槽采用人工进行,,拉线砌筑控制围墙顶部高程,人工拌灰,控制好砂浆的配合比。

围墙压顶时,围墙压顶顶部需进行砂浆抹面(弧形状),墙体四周设置防盗玻璃渣。

5第4章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4.1消防(1)储存库周围5m范围内不应有枯草等易燃物,储存库区内以及围墙外15m范围内不应有针叶树和竹林等易燃油性植物。

储存库区内不应堆放易燃物和种植高棵植物,草原和森林地区的储存库周围宜修筑防火沟渠。

(2)储存库区内可设高位水池,或设消防水池并配备消防水泵,水池储水量不小于15m³。

(3)储存库区内单个储存库应配备制定好两个5kg及以上的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4)本储存库区内消防水池位于库区范围内,在雷管库和炸药库之间,距离雷管库12.5m,消防水池长3m,宽3m,高2.5m,容量为22.5m³。

本设计选择消防泵型号计划选用XBD4/15-SNW(HY),功率11kw,流量15L/s,配套电机Y160M1-2,或选择流量相同的其他型号的消防泵。

4.2电气(1)储存库的主要工作间及主要通道应急照明,应急时间不少于30min。

(2)应急照明照度标准不应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度标准的10%。

当采用移动式照明时,应使用防爆手电筒或手提式防爆灯,并随身携带。

(3)禁止电气线路跨越储存库。

4.3防雷地面库的防雷设施应符合GB50057的规定,本标段所有炸药库的危险等级为1.1级,防雷类别为一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的规定如下:(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应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②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间应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当无管帽时,应为管口上方半径5m的半球体。

接闪器与雷闪的接触点应设在上述空间之外。

③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当其排放物达不到爆炸浓度、长期点火燃烧、一排放就点火燃烧时,及发生事故时排放物才达到爆炸浓度的通风管、安全阀,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可仅保护到管帽,无管帽时可仅保护到管口。

6④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

⑤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