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考试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丿I •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不作任何—挑选______ 、—调整 _______ 或一辅助加工」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
2•云换性按朗呈度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_完全互换性—和_不完全互换性—两种。
其中—完全互换性—互换性在生产中得到广泛作用。
3•分组装配法属—不完全—互换性。
其方法是零件加工完后根据零件—实际尺寸的大小将制成的零件—分成若干组—,然后对相应组的—零件进行装&氏4 •互换性原则广泛应用于机械厂制造中的_产品设计 ______ 、零件的—加工和装配—、机器的」吏用和维护—等各个方面。
5•零件的儿何量误差主要是指—尺寸误差_、_形状误差_、_位置误差_和_表面粗糙度■等。
6. 对机械零件的测量是保证一云换性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
7.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尺寸由一数值 ___ 和_单位两部分组成,如30mm,60um等。
8•基本瓦寸的大小是设计时示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通过—计算________ 、—试验—或____ 类比—的方法而确定的。
9•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称为_实际尺寸____ 。
曲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实际尺寸并非尺寸的—真值________ o10•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分别是—最大极限尺寸—和_最小极限尺寸—。
它们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
II •某一尺寸减其_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尺寸偏差,乂简称—偏差—o尺寸偏差可分为—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_两种,而—极限偏差—乂有_上_偏差和_下_偏差之分。
12零件的尺寸合格时,其实际尺寸在_最大极限尺寸_____ 和—最小极限尺寸___ 之间,其____ 实际偏差______ 在上篇差和下偏差之间。
13尺寸公差在数值上等于_最大极限尺寸____ 减—最小极限尺寸____ 之差。
它是尺寸允许的____ 变动量—,因而用_绝对值—定义。
14尺寸偏差是—代数差因而有正、负的区别;而尺寸公差是用绝对值来定义的,因而在数值前不能标出—号或 7 号—―15当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时,其—上—偏差等于零;当零件的实际尺寸等于其基本尺寸时,其_实际_偏差等于零。
16孔的上偏差用_ES—表示,孔的下偏差用_EI_表示。
17确定公差的大小时要考虑零件的使用—精度要求—和加工时的一经济性能_____ o18从加工的角度看,基本尺寸相同的零祚,公差值—越大—,加工就—越容易—,反之就越困难。
19在公差带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称为—零线_。
在此线以上的偏差为_正偏差,在此线以下的偏差为_____ 负偏差__ o20零件的实际尺寸减MS S R寸丽b勺代数差为_实际偏差当此代数差在_上、下偏差—确定的范围内时,尺寸为合格。
21确定公差带的两个要素分别是—公差带的大小___ 和_公差带的位置—o22确定公差带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为―基本偏差—,此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极限偏差。
23零件装配后,其结合处形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凡—包容面—统称为孔,—被包容面—统称为轴。
24以加工形成的结果区分孔和轴:在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大变小的为—轴—,尺寸由小变大的为—孔_____ o25 ___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________ 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26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____ 正—时是间隙,为—负—时是过盈。
27按孔公差带和轴公差带相对位置不同,配合分为」可隙配合和过盈配合_和_过渡配合—三种。
其中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上时为____ 间谕 _______ 配合,孑L、袖公差带交叠帝为______ 过渡_____ 配合,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下时为—过盈__________ 配合。
28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统称为—极限—间隙。
29最大过盈和最小过盈统称为—极限过盈__________ o30标准规定:在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中,最大间隙等于孔的—最大极限_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在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中,最大过盈等于孔的—最小极限________ 尺寸与轴的—最大极限_______ 尺寸之差。
•31代表过渡配合松紧程度的特征值是—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___________ 。
32当El-es^0时,此配合必为—间隙—配合;当ES・eiW0时,此配合必为—过盈—配合。
33配合公差和尺寸公差一样,其数值不可能为—零_______ .34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35基孔制配合中孔称为—基准孔—o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代号为—H_,数值为零•苴启一极限偏爭九卜偏总36基嶽配合中轴称亦 ' 基准轴 1 殛玉Si至为二_上____________________ 偏差,代号为h ,数值为—零;其另一极限偏差为下偏差。
37标准公差数值与两个因素有关,它们是—标准公差等级—和—基本尺寸分段—o 38国家标准设置了—20_个标准公差等级,其中—IT01_级精度最高,IT18 级精度最低。
39基本尺寸分段可分为_____ 主______ 段落和—中间__________ 段落。
40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公差等级越高,公差值—越小__________ o41基本偏差代号用____ 拉丁字母—表示。
孔和轴各有—28 ___________ 个基本偏差代号。
42孔和轴同字母的基本偏差相对零线基本上呈—对称_____ 分布。
43选择基准制的原则: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基孔制—,其次釆用_基轴制__________ , 如有特殊需要允许采用混合制。
44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的情况_______ 而定。
45标准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共有_14—个项口,其中形状公差有_4—个项目,形状或位置有—2_个项目,位置公差—8—个项目。
46位置公差又分为—三—种,它们分别是_定向公差_、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
47图样上构成零件轮廓的点、线、面均为____ 理想_____ 要素,而实际存在于零件上的点、线、面均为—实际______ 要素。
48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形状公差—和(或)位置误差小于、等于—位置公差—时,被测要素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49确定形位公差带的四个因素分别是—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o50跳动公差分为圆跳动_________ 公差和全跳动___________ 公差两种。
51公差原则就是处理_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_关系的规定。
公差原则分为—独立原则—和—相关要求____________ 两大类。
52表述零件表面峰谷的—高低程度_____ 和—间距状况______ 的微观儿何形状特性的术语称为_表面粗糙度_______ :53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分为—两—大类,它们是高度特性参数和—附加评定—参数。
54表面粗糙度代号山—表面粗糙度符号—和—表面粗糙度数值—及有关规定的项U组成。
55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在图样上一般标注在一可见轮廓线—、一尺寸界线_、—引出线—或它们的一延长线________ 上。
二、判断题(对的打上“ 错的打上“X”)1. ( X )零件的互换性程度越高越好。
2. ( X )凡是合格的零件一定具有互换性。
3. ( X )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4. ( V )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于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则该零件的尺寸合格。
5. ( X )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该尺寸必然合格。
6. ( V )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因而尺寸偏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值。
7. A,(V )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9. ( V )尺寸公差是尺寸允许的变动量,是用绝对值来定义的,因而它没有正、负的含义。
10. ( V )在尺寸公差带图中,零线以上的为正偏差,零线以下的为负偏差。
(V )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须相同。
12. ( X )凡在配合中可能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是间隙配合。
13. ( J )不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则尺寸的精度就相同。
14. ( J )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标准公差数值确定公差带的大小。
15. ( V )公差带代号是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数字组成。
16. )“(X )选用公差带时,应按常用、优先和一般公差带的顺序选取。
18. ( J )配合代号是山孔公差带代号和轴公差带代号按分数的形式组合而成。
19. ( X )釆用基孔制配合一定比釆用基轴制配合的加工经济性好。
20. ( J )公差等级选用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低的公差等级。
21. ( J )在机械制造中,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2. ( V )规定形位公差的H的是为了限制形状和位置误差,从而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
23. ( X )中心要素不能为人们直接感觉到,因而中心要素只能作为基准要素,而不能作为被测要素。
24. ( X )在图样上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均为单一要素。
25. ・法(V )位置误差有三种情况,因而相应的位置公差也有三种情况,即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
27. ( X )形状公差的公差带位置浮动,而位置公差的公差带位置固定。
28. ( V )直线度公差的公差带形状有三种,它们分别是两平行直线、两平行平面和圆柱面。
29. ( J )公差原则就是处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关系的规定。
30. ( X )公差原则的实质就是尺寸公差可以用来补偿形位公差。
31. ( X )最小实体状态是指实际要素的尺寸为最小时的状态。
32. ( X )最小实体尺寸在一般情况下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的最小极限尺寸。
33. ( X )最大实体尺寸对于孔应等于其最大极限尺寸,而对于轴应等于其最小极限尺寸。
34. •( V )选择公差原则时,应综合考虑零件的功能要求、生产批量、机床设备状况和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等因素。
36. ( X )表面粗糙度反映的是零件被加工表面上微观儿何形状误差,它是山机床儿何精度方面的误差引起的。
37. ( J )从间隙配合的稳定性或过盈配合的连接强度考虑,表面粗糙度越小越好。
38. ( X )为了减小相对运动时的摩擦与磨损,表面粗糙度的值越小越好。
39. ( X )评定表面粗糙时,一般应在纵向轮廓上进行,因为纵向轮廓上的高度参数值要小些。
40. ( X )取样长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实情况,因此越长越好。
41. ( X )由于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三种,因而标注时在数值前必须注明相应的符号Ra、Rz、Ry. °42. ( V )在代号中,某高度参数只注写一个数值时,则此数值表示此高度参数的上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