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2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三) 类别及特点
12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三) 类别及特点
布达拉宫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梵语佛教圣地
建筑体现藏族建筑宏伟稳重的风格
以辉煌的艺术作品和珍贵文物而闻名
坛庙
北京天坛
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坛庙建筑
1998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围墙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指天地合祭
打破中国古代建筑中轴对称格局
组成: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斋宫
始建于南宋,现为明清重建后留存
庙门楼外侧柱上:岳飞《满江红》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墓阙门柱上:“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陵墓
帝陵
地点
封土
主人
特点
秦始皇陵
陕西临潼
方上
秦始皇
我国和世界最大的帝王陵
1987年“世界文化遗产”
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
汉茂陵
西安兴平
西汉武帝刘彻
黄肠题凑
西汉石雕是文物中瑰宝
南朝陵墓
南京丹阳
三种六件:石兽、神望石柱、石碑
石兽:帝陵前---天禄(双角)、麒麟(独角)
王候墓前---辟邪(无角)
唐乾陵
西安
以山
为陵
李治
武则天
唐陵中唯一仿京城长安格局设计营建
明孝陵
南京
紫金山
宝城
宝顶
朱元璋
神道石兽: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
明十三陵
北京
天寿山
长陵:朱棣;
以宏伟地面建筑闻名于世
定陵:朱翊钧及二后;
发掘地宫保存完好
成吉思汗陵
内蒙古
3个互连通的蒙古包式宫殿
吉祥缸(门海)---门前有大海就不怕火灾
嘉量---表示皇帝的公正和至高无上,也象征国家统一和强盛
日晷(日影)---计时器
铜龟、铜鹤---象征长寿
鼎式香炉---有盖为鼎,无盖为炉
坛庙
活动
祭天地
(冬至;登位)
祭社稷(夏至)
祭祖宗
建筑
天坛
社稷坛
太庙
陵墓
封土
秦汉宋---方上: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使之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截锥体。宋代方上规模较之秦汉小得多。
唐---以山为陵:利用山的丘峰作为陵墓的坟头。(西汉王墓中已出现)
明清---宝城宝顶: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圆形砖墙,在砖墙内填土,使之高出城墙呈一圆顶(宝顶),城墙上设垛口和女儿墙,宛如一座小城(宝城);宝城之前,有一个突出的方形城台,上建明楼,称之“方城明楼”。始建于朱元璋。
布局
祭祀建筑区、神道、护陵监
北部---祈谷坛:祈年殿---三重檐圆形攒尖大殿
南部---圜丘:祭天---露祭
皇穹宇: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牌位的殿宇,俗称寝宫
西部---斋宫:皇帝祭天时就餐、住宿和斋戒沐浴之处,有“小皇宫”之称
曲阜孔庙
全国孔庙中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孔庙
1994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始建于孔子逝世第二年,现存孔庙为明清修建
帝王护陵原因:相信祖宗有灵,保佑他们的江山社稷;
对祖先崇拜与感恩
结构
原始社会早期:土穴木板墓
春秋战国、西汉时期:木椁及黄肠题凑
东汉:砖石墓Βιβλιοθήκη 随葬品原始社会:死者生前喜欢和使用过的物品
奴隶社会:人殉制度、“人祭”
封建社会:木俑和陶桶
中国古建实例
宫殿
北京故宫
紫禁城
故宫
博物院
明清24个皇帝的皇宫
1987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年建,内碑刻多达2200余块,是我国仅次于西安碑林的第二碑林
中华
世纪坛
入口“中华世纪坛”碑:江泽民题字;世界最大汉白玉
广场圣火台---寓意中华民族的文明创造之火世代永传
广场两侧清水---象征中华民族两条母亲河长江、黄河
世纪坛主色调---黄、绿
杭州
岳王庙
中国古建类别及特点
宫殿
布局
①严格的中轴对称
②院的运用和空间变化
③左祖(太庙---祭祀祖先)右社(祭祀土地神粮食神)
体现: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
④前朝(上朝治政、举行大典、朝贺和宴请)
后寝(与后妃们的寝宫、内有御花园)
陈设
华表(诽谤木、桓表)---体现皇家高贵与尊严
石狮子---把守门阙,以示辟邪;显示主人威严和势力
三最: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
太和殿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木结构殿宇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三大殿:
太和殿(金銮殿):11开间、重檐庑殿顶、和玺彩画
登基大典、诞辰、节日庆典、接受百官朝贺的地方
中和殿:单檐攒尖顶、正方形建筑、深广各五间
到太和殿上朝时的小憩之处
保和殿:重檐歇山顶、九开间;清后期殿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