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新状况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
1009-4202(2011)06-000-01
摘要自网络技术发展以来,它已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本就是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网络环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联机实时财务报告系统
一、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实现
1.网络为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首先,网络交互技术为用户参与会计信息生成过程,提供满足用户特殊需要的个性化会计信息提供了技术保证。
因为网络交互技术尤其自身的特点:双向交流、即时交换、建立一对一的信息联系和多点、多层次、多环节介入的特点。
其次,在数据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据仓库对信息资源有着更大程度上的控制。
数据仓库的特征有:面向主题、集约化、非发挥性以及时间变量。
这些特征一般表现在对信息的控制方式上。
但是要强调的是,数据仓库本身只是一种新颖的管理技术,它只能表现在会计人员对原始数据的加工上。
2.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兼顾相关性和可靠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因为社会普遍认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大多情况是不能同时增进的。
在传统条件下,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当面临多种选择时,我们往往会选择单独一种倾向于历史成本信息的手段,使得能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公允价值信息往往被忽视。
但是如果代之以多元信息揭示途径,那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就可以统一在有用性之下,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此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网络环境下,相关性更为突出的多种计量属性尤其是公允价值将容易获取,相关会计软件的应用也大为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成本。
由于信息产品是不灭的,各种信息可以在处理过程中共存使得多方可以分享、容易复制并且可以适当分类和分解。
这能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在满足不同的信息需求付出的成本更少。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不但可以提供非单一属性的会计信息来满足信息使用中的需要,更可以凸显出必要的相关性信息,从而使两者在网络环境下得到并存。
二、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层次提高
首先,根据网络环境下的会计目标和会计程序及流程有着多样化与个性化的趋势,使得信息需求也逐渐开始多样化与个性化,导致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要求更高。
所以,对会计处理程序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将原始信息加工处理成统一编码的源数据,是数据的共享性加强;第二、运用决策模型、网络数据库技术和面向对象的技术,可以使信息使用者方便地对源数据进行操
作,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个性化信息。
其次,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
实时财务报告系统能使信息使用者和企业可以几近同时进行会计信息处理,从而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也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全球化的会计信息搜索、分析和比较的系统。
利用计算机联机实时系统,使会计数据可以实时地进行记录和处理,而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联机实时系统快速高效地搜集、处理所需的信息。
2.在网络条件下,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问题
首先是网络安全问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的诸主要手段是自动数据处理功能,而这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个弊端:任何微小差错和干扰,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第二、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这些风险来自于:泄密、恶意攻击、会计信息被篡改。
其次是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
如何规范计算机记录的会计信息为合法证据,是一个全球化问题。
同时对统一信息的多个经手人的电子签字认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手段,信息使用者有必要怀疑其数据的真实性;同时,作为信息经受者,也会担心经手的信息能否被正确接受、识别并下载。
这之中还有个缴费问题。
再次是信息选择问题。
财务信息更应为广大用户准备,公司需要决定的问题是何时提供何种信息,让信息使用者选择自身所需的信息种类、数量。
大多数网络上的信息都是用超文本标记语言模式
下载的,而其中的财务信息既有经过审计的,也有未经过审计的。
而未经审计的信息,因缺乏可信度,所以在使用这些信息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通常信息使用者哪些信息是经过审计的,面多繁杂的信息让他们难以选择。
3.网络环境下,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首先,确保会计信息在网络上的安全性。
第一,对网络硬、软件的安全进行严格把关。
不但应充分考虑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设施的配备情况,更应注重日常维护、管理、信息备份以及制定一份紧急状态的控制机制。
第二,安全技术与工具尽量多样化。
具有代表性的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与报文验证码技术、安全路由器的设置以及实时监控制度。
其次,加强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监管。
在网络环境下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适用于各个关联方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管体系。
一般模式为内部监管为基础,社会监管必须以内部监管为基础,国家监管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一种监督,对内部监管和社会监管的再监督。
再次,网络环境下可采用基于扩展标记语言的披露模式。
随着全球网络化的飞速发展,企业信息披露己经从实物形式向电子虚拟形式转变,是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都大大提高。
其中,比较成功的是基于扩展标记语言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参考文献:
[1]雷清龙,刘滔滔.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化途径.财税与会
计.1994(10):13~14。
[2]杨洪.网络时代会计理论的若干变化.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