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理论基础 代表人物 产生的主要背景 理论要点 评价
• 理论基础: • 皮亚杰(J.P.Piaget)的认知心 理学
• 代表人物: • 布鲁纳(J.S.Bruner)
• 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

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
• 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智能发展
• 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评价
优点
局限
1. 认识到学习基本概念基本原 1. 过高估计了基本结构的作用。
理的重要作用;
2.广泛使用发现法的结果并不
2.重视早期学习;
十分理想。
3.注意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
用;
4. 重视学习结果的强化与反馈;
5.提倡发现学习;
6.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学
中的辅助者。
7. 促进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
提倡“发现学习法”
• “发现学习”是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 提出来的。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 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 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 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发现学习” 教学模式:(l)操作程序。带着问题观察具 体事实→建立假设→形成抽象概念→把学到的 知识转化为能力;(2)保障措施。以为以掌 握学科基本结构为内容的,因而要精选教材, 提炼基本结构,难度要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 去探索,诱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师生在教学 中处于协作关系。
教学原则
• 3.程序原则。布鲁纳认为,应当详细规定出所出 示的学习材料的最有效的序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学习活动,达到 有效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换和迁移能力的目 的。
• 4.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布鲁纳 认为教学是在刺激反应和纠正反应中进行的。教学 中要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反馈信息),掌握知 识的牢固程度,应用知识于实践的成效如何,得到 有效的评定(强化)。反馈信息有利于师生及时对 教与学的进程进行调整,安排好强化的时间有利于 学生更好地掌握、巩固知识。
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 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在 现代社会,尽管 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辅助工具,但教师 仍然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辅助者。教师是 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典 范和榜样。
教学原则
• 1.动机原则。所谓学习动机,实质上就是学习者所具备的学 习的意愿和能力,学习者的心理准备状态。布鲁纳认为,学习 是受一定的动机支配的,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习中的外 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学习的好奇心 (求知欲)、胜任感、互惠心(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 在动机。教师应注意对此要激发、维持、指向一定方向,另外 还要注意把外来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 原理及相互联系。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 可以归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 教授任何一门学科,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 基本结构,以及该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他们主张,课程 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而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 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在布鲁纳看来,在有限的学 习时间内,学生不可能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他 强调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 结构。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而且学习学 科的普遍的或基本的原理,有利于记忆。在教学中,不仅 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理论,还要培养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对 推测和预测的态度、对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

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
• 提倡早期学习是布鲁纳的中心思想。他在 《教育过程》一书的“学习的准备”部分 的第一句话就是“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 理智的方法有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 的任何学生”。智力发展的阶段在很大程 度上是会随着文化、教育条件的不同而加 快、推迟或停滞。他强调基础学科能够提 早学习,使学生尽早尽快地学习许多基础 学科的知识,这是布鲁纳关于学校课程设 计的指导思想。
• 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
• 提倡“发现学习法”
Hale Waihona Puke • 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 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

2.结构原则

3.程序原则

4.反馈强化原则
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智能发展
• 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和教学的重要 任务就是依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 儿童的智能发展。皮亚杰反对用刺激-反应 的联系来解释学习,他认为学习必须建立 在业已发展的智慧结构基础之上,同时又 要促进智慧的发展。
• 2.结构原则。布鲁纳认为,教学论必须详细规定大量知识组织 起来的方式,以便于使学习者掌握。而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 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即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明 确知识结构能领会知识整体,使个别事实与知识结构发生联系, 不易遗忘、易于理解。对已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实现普遍迁移, 缩小“初级”知识与“高级”知识之间的差距,提高学习效率。 布鲁纳指出,教材应采用最佳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理想的知 识结构。
小学以课程革新为中心的教
育改革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