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把六要素教学方式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实处

浅谈如何把六要素教学方式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实处

让课堂“活出生命的意义”
——浅谈如何把六要素教学方式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实处
广州市萝岗区何棠下小学汤惠沂
【内容提要】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教学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而六要素教学方式是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学方式,二者都是实施新课程和在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

并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谈谈在实施六要素教学方式的目标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六要素教学方式、小学语文、课堂实处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策略,我区近几年重点开展了“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教学”,推行“六要素教学方式”,下面谈谈在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教学的同时推行六要素的教学方式的一些看法。

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教学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而六要素教学方式是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学方式,二者都是实施新课程和在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

那么,何谓六要素的教学方式呢?六要素指的是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意,互动---主动---能动”。

前三者是新课程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后三者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三种学习方式或教学策略。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要实现这三维目标,就需要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获得、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素质的形成,离不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而主动、互动、能动既是形成素质的方式,同时也是学生的重要素质。

知识,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主要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没有达到知识目标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学,更无从谈学生素质的提高。

这一点,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教学都被老师们重视。

但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了知识目标,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知识的传授、理解和巩固上,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性的发挥、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学生只有在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能力,形成个人素质。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实现让学生能够一课一得,课堂知
识堂堂清。

如在五年级讲《古诗词三首》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而且能背诵出来。

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只传授知识不培养能力的教学,只能把学生变成书呆子,不能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想、能说、能干的高素质人才。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目标,要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个性”和“创造性”上。

在课堂教学中,我比较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性。

在学习《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时,在讲到“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我让学生先理解“抑扬顿挫”这个词的意思,用“抑扬顿挫”来造句,然后指导朗读,从而训练学生读、说的能力。

如在学习完《落花生》一文时,我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让学生从“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延伸到自己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什么?”写一写。

把课堂内容与生活实践、能力训练相联系,使学生能运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初步培养自我的创造能力及创新能力。

情意,指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和实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学生的重要素质。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习惯性地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对一些思想行为,社会公德,人生观的看法。

适当地渗入一些环保知识,社会公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在学习完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后,我给学生们渗入了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在学习五年级《珍珠鸟》这一课时,让学生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主动,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它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理念,它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的学习阵地还给学生。

俗语说:“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愿意学习”就是指学习的主动性,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爱学,“对人心有力量的东西是取能引起我们欲望的,即对我们是有价值的东西。

”对小学生来说,最能价值的东西是能满足好奇心、能玩的东西,因此,教师要以新的知识,新的学习方法并伴以有趣的形式来满足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主动学。

如教《新型玻璃》一文时,课前让学生预习。

上课时,让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选择自己小组喜欢的新型玻璃进行介绍,让学生自己去组织,主动去学。

有了“愿意学”的意愿,还必须采取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欲罢不能”,主动深入
地学。

“教任何人都不可快于他们的学习进度。

”因此,我们应把优化教学结构的重点放在科学的呈现教材方面,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在品尝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而强化学习的主动性。

互动,是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等,它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的理念。

没有互动的课堂是没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要将自己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共同探讨、交流,在指导学生有序、完整地表述自己的理解的同时,更要强调倾听比表述更重要。

如在小组讨论中,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表述自己或小组的观点或讨论结果,表演他们的合作成果,可在其他同学展示时,根本无心听别人的,而是不遗余力地准备着自己的展示模式,结果教室就只剩一片噪杂声。

这时,我们要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吸取别人思考中有益的东西,要善于听别人讲话,一边还要不断修正完善自己,准备怎样讲更好,他那样理解是否有道理,还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等等。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了解各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赞赏与鼓励,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课堂上多了动感和鲜活,学生的真知灼见涌现出来,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互动效果明显,教学才能在愉快合作中实现。

教学中如果没有发展个性、激发创造性的课堂,是没有实效性的课堂,互动合作中的生生合作也是学生的重要素质。

又如语文教学中语文能力强的的同学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讲述中合作者之间的互助可以解决语言障碍,朗读中互助可以使读的更美,角色扮演下的协作使活动更加协调。

实践证明:来自同伴的互助与支持比来自老师的鼓励更有效。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这种互助与支持作用。

“同荣辱,共患难。

”这样才能够促进小组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能动,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及精神状态,他由感兴趣的问题引起,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动机,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直至问题的解决,产生创造性成果,它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在教学中,我积极地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促使下,就能调动学生们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了。

比如,在教授五年级《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中,我先给学生们播放一段录像,从而激发学生们对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对威尼斯独特风情的向往,再展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在兴趣的诱导下,学习起来会更加地积极、主动了。

总之,新课程提倡的目标教学的六要素教学方式,是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的。

而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获得、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素质的形成,离不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主动、互动、能动既
是形成素质的方式,其本身也是学生的重要素质。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继续深化应用课堂六要素的教学方式,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这样语文教学才会生动活泼,富于情趣,才能更有效地把素质教育推向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目标教学对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李启明)
《怎样实施目标教学》(冯伟)
《目标——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萝岗区教育发展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