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主要规则解释
2.队员可以抬起中枢脚或跳起进行投篮和传球,但在球离手前不能 落回地面。当 两脚都是中枢脚时,单脚或双脚可以离地进行投篮和 传球,但在球离手前不能落回地 面。 3.如运球,在球离手前不准提起中枢脚。
当中枢脚不合法地移动就出现了带球走。
(二)非法运球
队员控制球后将球掷、拍或滚,在球触及另一队员之前再触及球为运球。
跳球违例视频: /programs/view/BeqTcg20U4k/?fr=r ec1
(九)罚球违例
1.罚球队员应站在罚球线后,可用任何方式投篮,并遵守下列规定:
a.每次罚球不得超过5s。 b.使球投中篮或触及篮圈。
c.球出手至触及篮圈前,不准踩罚球线或限制区地面。
(七)干扰球违例
投篮的球在飞行中下落并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时,双方队员不
可以触球。 这个限制适用于球触及篮圈或明显不会触及篮圈之前。 当投篮的球触及篮圈时, 进攻或防守队员都不得触及球篮或者篮板。
进攻队员违例,中篮无效;防守队员 违例,球中篮有效,即使球未
中篮,也要判投篮队员得分。
干扰球视频:/programs/view/LMsY9Lnfjs/?fr=rec1
每次运球中,必须使球和地面接触。队员运球后,用双手同时接触球或球 在 手中停留的一刹那,运球即结束。运球结束后不得再次运球,除非失去 对球的 控制又重新控制球,才又可以运球。
非法运球视频 /programs/view/hlyz2j0ZRss/?fr=rec1
非法运球违例后,将球判给对方在违例地点附近的界线外掷界外球继
续比 赛。
(三)拳击球和脚踢球违例
凡是用拳头击球和故意用膝、膝以下的任何部分去击球或拦阻球为违例。
将球判给对方在违例地点就近的界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球碰脚或腿、脚和腿无意地碰球不算违例。 故意踢球和拳击球视频 /programs/view/wmsgVXoeBGs/?fr=rec1
宣判队员技术犯规,罚则是由对方队长指定任一 队员罚球两次。 宣判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或随队人员 技术犯规,罚则是由 对方罚球两次,双方不用站位, 无论罚中与否,都由罚球队在记录台对面 边线的中 点处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登记教练员3次技术犯规或因教练员本人2次技 术犯规,将取消该教练员的比赛资格。
投篮的球已在空中,30s装置错误地发出声响,球中篮有效;未中,在就近圆 圈双方跳球继续比赛。
有关时间规则的违例视频:/programs/view/92aspchSU4/?fr=rec1
二、犯规部分
犯规是违反规则的行为,含有身体接触和不道德的举止。所有与对方 发
(五)球出界违例
当球触及界线,界线外的地面、人员、物体、篮板的支柱
或背面及天花板 为球出界违例。最后触球的队员是使球出界 的队员。将球判给对方在出界地点 的界线外掷球继续比赛。
(六)掷界外球违例 1.掷界外球队员发生以下情况为违例: a.球离手前消耗的时间超过5s。
b.球离手前从裁判员指定的地点沿界线移动超过正常的一步, 或向不止一个方向移动。 c.球离手时脚踏场地或持球进场。
篮圈才能进限制区。
如果执行一次以上的罚球,则只有在最末一次罚球发生违例时,才能执 行掷界外球或跳球的规定。
罚球违例
视频:/programs/view/20qEFlc59pQ/?fr=
rec1
(十)有关时间规则的违例 1. 3s违例 某队控制球时,同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不得超过持续的3s。 限制区的各线都属于限制区的一部分,队员脚踩限制区任何一线, 都算进入限制区。 在掷界外球时,球掷进场即开始计算3s,同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 留超过3s,应判违例。 当进攻队员在限制区内快到3s时,从端线跑到界外,一旦发现这种 投机取巧行为,应判违例并予以警告,再犯则判技术犯规。 在未控制球,如投篮出手,抢篮板球等,均不受3s限制。 2. 5s违例 当场内一名持球队员被严密防守,在5s内没有传、投、滚或运球, 应判违例,严密防守是指防守人距离持球人一臂以内的积极防守。
1.如何确定队员的中枢脚
(1)双脚着地接住球的队员,可用任何一脚作为中枢脚。
(2)队员在移动中或运球结束时可按下述方式停步,并建立中枢脚。 a.如果接球时一脚正接触地面,当另一脚触及地面时,前一只脚就成 为中枢脚。 b.如果双脚同时离地接球后双脚同时落地,可以用任何一脚作为中枢 脚。 c.如果双脚同时离地接球后脚分先后落地,先触地的脚作为中枢脚。 d.队员在移动中或运球结束时,一脚着地接住球,可以跳起这只脚, 再双脚同时 着地,此时,两脚都是中枢脚。
(八)跳球违例 1.两名跳球队员应遵守下列规定: a.站在靠近本方球篮一面的半圆内,一只脚靠近两人之间的线的中心。 b.在球到达最高点之前,不准拍球。 c.不能直接抓住球或触及球超过两次。 d.拍球两次后,在球未触及非跳球队员,篮板和球篮,地面之前,不 得再 触球。 e.不拍球是可以的,但在对方拍球前,不得离开原来的位置。 2.非跳球队员在球被跳球队员拍击前,应站在圆圈外。 宣判违例,将球判给对方在违例地点就近的界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如 双方违例或裁判抛球不符合要求,或球未经任何跳球队员触及而 落地,应重新跳球。
对方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如对方违反a、b条款,中篮有效,违例不究;不 中,
重罚。双方违例,中篮有效,违例不究;不中,双方跳球继续比赛。
如罚球队员的同队队员违反c条款,中篮无效,对方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对方队员违反c条款,无论中篮与否,均判罚球队员得1分,还要判罚违例 队 员技术犯规。
3.剩余队员应站在3分线外和罚球线延长线外,不得干扰罚球,要等球触
3. 10s违例
一个队员从后场控制活球开始,必须在10s内使球进入前场,即使球 触及 前场的地面或位于前场的队员。超过10s为违例。
4. 30s违例
当一名队员在场上控制一个活球时,该队必须在30s内投篮出手。
如球出界或由于控制球一方的原因中断比赛,30s应连续计算;因对方拳击球,
脚踢球违例或犯规,或因对方原因中断比赛,30s应该重新计算。
d.球离手后接触场内其他队员之前,在场内再次与球接 触。 e.球离手后,在球接触场内队员前又出界。 f.在端线掷界外球时,超越篮板掷球进场。
2. 场内队员使身体的任何部分越过界线为违例
违例后,将球判给对方在同一地点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球出界和掷界外球违例视频:
/programs/view/V4ceo673uEM/?fr=rec球的队员不得使球回后场。中线属于后场。下述三条 要素同时 存在,即构成球回后场违例:
1.某队在前场控制球。
2.该队队员在前场最后触球。 3.该队队员又在后场首先触及球。
球回后场违例,将球判给对方在违例地点就近的界线外掷界外球继续 比赛。
球回后场视频 /programs/view/wQyjDk1RsUk/?fr=r ec1
侵人犯规视频: /programs/view/JAj_UGwzxcs/
1.判断身体接触和侵人犯规的原则 判断身体接触是否犯规,必须牢记下列基本原则: a.每个队员都有责任用任何可能的方法避免发生接触。 b.任何队员只要在占位时不发生身体接触,都有权到达在规则的限定范围内没有 被对方队 员占据的正常地面位置。 c.如果发生了接触的犯规,则应由造成接触的队员负责。
技术犯规视频 /u/vw/6107876
(二)侵人犯规
从理论上讲,篮球运动是一项“没有接触”的比赛活动,但是10名队员 在有限的场地上高速度地进行活动,显然不可能完全避免接触。
身体接触是经常发生的,是比赛的一部分,不一定就是侵人犯规,而侵
人犯规一定含有与对方队员的身体接触。 如果队员以正常的篮球动作确实是为了去抢球而发生接触,而此接触没 有把对方置于不利,这样的接触可当作是意外情况不必给予处罚。 从背后发生身体接触是不正当的篮球动作。通常后面的队员对此接触负 责任,因为就他在球和对方队员之间是处于不利的位置。
d.不得假装罚球。 罚球队员违例,中篮无效。将球判给对方在边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2.位于限制区两旁5个位置区的队员,应按规定站位,并遵守下列规定:
a.不得干扰罚球队员,如摇手、喊叫、跺脚等。 b.罚球队员球离手后,方可进入限制区。
c.要等球触及篮圈才能抢球。
如罚球队员的同队队员违反a、b条款,中篮有效,违例不究;不中, 由
下列情况不算运球:
1.连续投篮,得球后可运球。 2.运球前漏球,球拿稳后可以运球,运球后漏接,可以将球拿住,不 能再 运。 3.与附近的其他队员抢球中用挑、拍以图控制球,获球后可以运球。 4.打落或拦截对手的球并获得该球,可以运球。 5.只要不出现持球移动违例,球可在单手或双手中抛接或停留。 运球过程中,运球手翻腕使掌心超过垂直面,为“携带球”违例。
2.侵人犯规的方式 队员不准通过伸展臂、肩、髋、膝、脚或不正常姿势以阻挡、拉、推、撞、绊等 动作来阻碍对方行进;也不准使用任何粗野行为。 a.阻挡:是阻止对方行进的身体接触。 b.撞人:是持球或不持球的队员推动或移动到对方队员躯干上的身体接触。 c.从背后防守:是防守队员从对方队员的背后与其发生的身体接触。 d.用手拦阻:是防守队员在防守状态中用手接触对方队员,或是阻碍其行动或是 帮助他来防守对手的行为。 e.拉人:是干扰对方队员移动自由而发生的身体接触。 f.非法用手:队员试图用手抢球接触了对方队员。 g.推人:是用身体的任何部分强行移动或试图移动对方队员发生的身体接触。 h.非法掩护:是试图非法拖延或阻止非控球的对手到达希望到达的场是位置。
生接触的队员犯规,都是侵人犯规,所有替补队员的犯规以及不包含与 对 方发生接触的犯规都是技术犯规。 每次犯规都应进行登记,并按规则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