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区弘桥中学校本课程《播音主持校本教程教材》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播音主持校本教程教材》
教学材料:自编课程文本
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
授课对象:高一高二学生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
1、这个课题的研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和技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益处。
2、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反应能力等。
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技能。
3、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向学生介绍更多的知识,提供给他们更广阔的发展道路和未来的可能性。
4、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介绍学生了解播音主持专业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在进入专业练习时能具备学习本专业的素养,培养部分学生对播音主持的兴趣。
同时,为了让部分有志于参加此方面艺考的学生能大致了解考试的流程,我也参考了部分播音主持专业高考辅导教程。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上:“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美丽优雅的朗诵”“灵活多变的即兴评述”“展现风采的自我介绍”“模拟主持”这五个部分。
在一年内上完。
共准备30个课时。
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这部分,除介绍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外,我根据本校学生的口语发音特点,以纠正错误发音为主要内容,专门针对武汉地区学生前鼻音后鼻音以及平翘舌不分的特点,设置了专门训练章节。
本章节设置5个课时。
在“美丽优雅的朗诵”章节中,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把握朗诵的技巧以及各种文体朗诵的方法。
本章节设置8个课时。
在“灵活多变的即兴评述”中,训练学生如何进行即兴评述,用大量的练习来训练学生的反应和表达能力。
本章节设置6个课时。
在“展现风采的自我介绍”中,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自我介绍展现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吸引大家的目光。
本章节设置4个课时。
在“模拟主持”中,通过各种栏目的主持词,让学生了解如何写主持串词,如何在主持各类节目。
本章节设置7个课时。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文本编写建议。
(1)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播音主持课程》是“口耳之学”,该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专业技巧性强。
学生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本课程的编写要参考大量专业书籍。
(3)课程编写要符合我校学生特点。
从整个高中的大环境来看,高中生的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有明确的高考目标,学习内容以高考涉及的科目为主。
我校学生入校,学科底子薄、知识基础差,但也存在兴趣爱好广泛、有上进心的特点,虽然许多学生对高考的情况没有明确的认识,但也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想法。
我们的学生对《播音主持》这种需要实践的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虽然能够站在台面上讲,但是,却因为缺少理论认识和技巧的支撑,也只能停留在说话的层面。
而今年来,高考播音主持专业也越来越受到一批学生的青睐,我校部分学生也对此颇有兴趣。
在编写教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学生的想法,学生的兴趣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来编写。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市面上存在的《播音主持》相关教材非常多,专业性强,并不适合我们学生现阶段的入门学习。
玲琅满目的书籍,有时看得人眼花缭乱。
因此,在选择参考书目的时候,我查找了许多名家的推荐,我参考了许多网络的书评,同时,到图书馆进行借阅,实际查看书籍的实用性,在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考察后,我终于找到比较实用的基本参考书目,以此为蓝本,进行借鉴改编。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方式:教师主讲,学生练习,学生讨论。
2、组织形式:主要采取学生集中学习和兴趣小组的形式,将普及知识和专业技能分开来讲解。
组织各种活动,提供学生练习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四、评价建议
在课程的评价上,第一,鼓励学生参加国家普通话测试,或者利用软件给自己打分,然后报到教师这里。
其次,在学校举行诗歌散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通过竞争、排名来给学生评价。
第三,通过学生的平时表现给学生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