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Y HB 0069-2001下套管及注水泥施工安全操作规程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of casing running and cementing2001-07-12 发布 2001-09-01 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发布Q/SY HB 0069-2001目次前言1 范围 (1)2引用标准 (1)3井口装置 (1)4井眼准备 (1)5套管准备 (1)6工具和附件的准备 (1)7 设备检查 (2)8 下套管安全操作规程 (2)9 注水泥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2)10 冬季注水泥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3)11高压气井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4)Q/SY HB 0069-2001前言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钻井工程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生产运行处钻井工程管理中心和华北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赵福祥、王野Q/SY HB 0069-2001下套管及注水泥施工安全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气井下套管及注水泥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井、注水井的下套管及注水泥施工。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标准均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0238-98油井水泥SY/T 5374-91油气井注水泥前置液使用方法SY 5467-92 套管柱试压规范API公告5CTM《套管和油管规范(米制单位制)》(1995年第五版)标准。
3 井口装置具有油、气、水层的井的注水泥,下套管前应先装好防喷器。
其芯子尺寸应与套管尺寸相一致。
4 井眼准备下套管前井队应按设计规定组织好通井,调整好钻井液性能至设计要求,尤其控制粘度、切力、失水及泥饼摩阻。
清洗干净井眼,通井排量应控制在钻井排量的1.1-1.3倍,在保证不漏、不垮、不溢的情况下方可起钻下套管。
5 套管准备5.1 按设计送井套管应有附有各道工序检查记录。
5.2 搬运及储存套管应按API 5CTM的推荐作法3操作。
5.3 井场套管应逐根核对钢级、壁厚、螺纹类型、长度、标号等,并作记录。
依据入井次序排在井场前,接箍朝井架大门方向。
5.4 检查接箍和管体表面,凡有凹陷、刻痕(尤其是横向刻痕),均不得大于规定壁厚的12.5%。
5.5 用符合标准的内径规逐根进行通内径检测,内径规应由接箍端放入,注意保护好螺纹,绝不要反方向通径造成母螺纹损坏。
5.6 将套管按入井顺序排列,并依次编写序号。
6 工具和附件的准备6.1 下套管前。
工程人员应及时确定采用引鞋、浮箍、阻流环的深度,依据井下条件选择扶正器的类型。
固井队应把吊卡、联顶节、循环接头、灌泥浆帽和管线等下套管工具检查准备好。
6.2 吊卡准备。
应检查吊卡内径与套管外径之间间隙,过大过小均不符合要求。
并应仔细检查支承面,不应产生单边受力,不均匀磨损。
接箍支承面上载荷是否分布均匀吊卡抗张安全系数应在3以上。
6.3 循环接头的抗拉强度与套管性能一致。
1Q/SY HB 0069-20016.4 联顶节使用前应按套管检查程序进行严格检查。
6.5 若采用尾管或双级注水泥,固井队应对悬挂器和分级箍等附件按操作标准试压检查。
6.6 水泥头、水龙带、钻杆接头、分配器、闸门及管汇应按井别配套齐全并检查试压合格,深井工具附件试压20Mpa。
6.7 井队应对吊环进行检查,所用吊环是否与下套管吊卡相匹配;吊环载荷能否适应套管的动载荷要求。
吊环抗张安全系数应在3以上。
7 设备检查7.1 下套管前,井队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钻机、柴油机、压风机要运转正常;指重表要灵活可靠;钢丝绳无断丝、断股现象,泥浆泵工作良好;缸套尺寸符合固井要求;振动筛、除砂器好用。
套管负荷较重时,必须加固井架,甩掉钻挺或部分钻杆。
7.2 固井队应对水泥车、压风机、流量计、灰罐和管汇设备进行细致检查、保养。
保证运转正常。
7.3凡进行技术、油层套管固井,使用的水泥必须经过化验。
水泥浆配制按GB10238第6章进行。
浅井可作常规化验;加外加剂的井必须取得稠化时间、强度等整套实验数据。
深井、超深井还要进行复查。
试验条件要与井下条件相符。
稠化时间一般大于施工总时间60-90min。
8 下套管安全操作规程8.1 下套管时,要搞好劳动组织,分工明确,岗位严明。
严禁非岗位人员操作。
8.2 套管上钻台前,螺纹要清洗,带好护丝和套管帽,涂好套管螺纹密封脂。
8.3 坚持使用双吊卡下套管,或用专门的套管用的长卡瓦卡盘下套管,严禁使用非标准卡瓦下套管。
8.4 上扣扭矩8.4.1 API园螺纹套管上扣扭矩按API5CTM标准执行。
8.4.2 套管上扣依据推荐最佳扭矩。
其值有偏差时,则控制在最小扭矩和最大扭矩之间。
最佳扭矩―是按接箍强度的1%计算的;最小扭矩取最佳扭矩的75%;最大扭矩是以最佳扭矩的125%计算的。
8.4.3 梯形螺纹套管上扣以上至三角符号为准。
8.5 司钻对井下情况要清楚。
操作平稳,严禁猛提、猛刹、猛顿。
8.6严格控制套管下放速度。
防“激动”压力过大把弱地层压漏,下放速度一般不应超过0.46m/s,套管通过低压渗透性井段时下放速度不超过0.23m/s。
尾管用立柱送下井。
速度控制在0.25m/s-0.30m/s的范围。
8.7 坚持按设计规定灌泥浆。
灌泥浆时,必须活动套管,上下活动不少于3m。
8.8 套管遇阻。
决不能使吊卡离开接箍端面。
套管被粘卡,上下活动处理时,拉力或压缩力应控制在抗拉范围内。
并保持安全系数不小于1.50。
8.9 扶正器严格按设计位置和要求加装;尾管和分级箍下井及其作业按其规定标准执行。
8.10 下套管注意装置好井口,防止掉落物。
9 注水泥施工安全操作规程9.1 装井口2Q/SY HB 0069-2001 9.1.1 安装水泥头、水龙带、钻杆接头、管汇等。
必须牢固平紧。
水龙带必须缠保护绳。
9.1.2 固井工具不得从车上、钻台上往下扔。
洗车管线、水龙带必须用绳系牢。
9.1.3 井口必须安装40MPa级压力表。
泄压考克,各种闸门、挡销等必须灵活可靠。
9.2 水泥头装好后,开泵循环泥浆,排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并注意压力变化。
一般洗井排量可大致相当于钻井排量的1.1-1.3倍。
9.3 摆车安装管线9.3.1 按现场条件,由施工指挥人员负责摆放水泥车。
摆车前必须撬开钻杆及其障碍物。
无关人员应离开井场。
9.3.2 按水泥车摆放位置安装高压管线。
各车高压管线不得互压互靠。
应有足够的活动范围。
一般不少于四个活动弯头。
9.3.3 管线连接要打紧。
并要有足够的活动范围。
防止管线跳动或拉断管线。
9.3.4 水泥泵的保险销,必须符合规定。
每次工作前都要卸开检查,并上好保险帽。
9.4 注水泥前必须召开碰头会。
明确施工程序、岗位分工和联系指挥讯号,严格贯彻实施。
9.5 替钻井液、试压等高压作业时必须注意安全。
非作业人员不应滞留在钻台,其它人员不应在高压管线部位停留或走动,卸压时要加强联系,出口管线应系牢固。
9.6在负责人主持下进行施工前检查。
对钻井液性能、排量、井下稳定情况和洗井质量进行检查;对水泥车、供灰系统及各种测量仪表进行检查;对配浆水、前置液准备情况(配制前置液按SY/T5374进行),外加剂用量、水泥化验数据进行核实,水泥浆配制按GB10238第6章进行。
9.7地面管线进行试压时,钻台、地面应有专人指挥。
放压应由水泥车和钻台同时进行,试压数值按设计规定进行。
9.8保持注替水泥施工连续性作业。
注完水泥至开始替钻井液之间间隔不得超过2min 。
9.9 替钻井液计量要准确。
误差不超过5%。
碰压排量应为正常替量的1/3-1/5。
9.10 碰压应明显,且管内不留多余泥塞,套管不替空。
9.11 一般采用管内常压候凝方式。
如采用蹩压候凝,其井口压力控制高于静压力不超过静压差值5-6MPa。
9.12 套管的井口装定应按设计拉力固定。
卸联顶节时不能在受拉情况下进行,压差1-2MPa。
并要有专人负责放压。
最低值应不低于静压差值1MPa。
候凝严防损坏套管螺纹。
不允许卸松下部套管。
9.13按规定时间测声幅。
若固井质量不合格。
应采取补救措施。
9.14候凝结束,进行声幅测井检查水泥环封固质量。
最后按SY/5467进行套管柱试压。
10 冬季注水泥施工安全操作规程10.1 冬季注水泥施工避免在晚间进行。
10.2 通井及下套管,井队注意事项10.2.1 防止气路冻结失灵。
防碰天车及刹车系统必须灵活好用。
3Q/SY HB 0069-200110.2.2 起钻时井内应认真灌满泥浆,防止环形通道冻结,要随时检查灌入井内的泥浆量。
10.2.3 起钻及下套管过程,凡不再循环钻井液部分的管线、接头、弯管、闸门、水龙带等均应放净钻井液,特别注意防立管、水龙带及方钻杆冻结。
易冻部分,必要时用压风机吹洗残沉液。
10.2.4 指重表按规定加甘油和酒精。
并核对准确才能下套管。
10.3 井队负责40m3供水灌出水闸门的保护。
防止冻裂。
10.4 井队负责固井队水泥车上柴油机加热水问题。
10.5 固井队各种车辆设备,在进入井场前认真检查保养,性能良好,特别是动力启动良好。
施工用的所有管线不能进行试压,但要求施工过程不刺不漏。
10.6 严禁在井场洗车。
并要保持管线、水箱不漏失流水。
10.7 水泥车及井口管线,在安装前,先检查畅通情况,施工完将水及泥浆放空。
10.8 钻台上应有活动蒸气管线,以解决井口保温问题。
10.9注水泥施工前,井队应再次检查压风机及水箱排水问题,防气管线冻死及单双向气门开关失灵。
保证泵离合器的进气、放气畅通。
替钻井液过程中,应每隔3min活动气门一次,防止冻死。
11 高压气井施工安全操作规程11.1 施工前一定要压稳气层,其要求是比平衡地层压压力梯度高0.1-0.15g/cm3。
要进行气侵后效观测。
11.2 水泥浆“失重”后,环空静液柱压力应与气层压力相平衡。
11.3 施工时井口防喷装置要满足井控要求。
11.4 选用扣密封型套管,入井套管应经过严格试压。
11.5 套管联接应选用高压密封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