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宝钢作业长制
精度管理
•指标较粗
管理体系
•经营决策管理
•标准值
特点
•操作指标
•不同的计划值不同
的精度
•指标较细 •生产管理
•……
生产 管理
生产计划
(产能模型)
设备 计划
计划值 体系
……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宝钢成本管理理念的发展
粗,很难分析出成 本升降原因,不能 很好地控制成本
细,通过成本项目差 异分项,直观地找到 成本升降原因,较好 地控制了成本
①选定原则:总的原则是要以计划值指标体系来分解落实总厂 的经营总方针、总目标,一般把反映生产线上的生产能力、生产质 量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的指标,列入计划值管理范围。
②分类:宝钢目前所选用的计划值,按其性质分为能力(包括 生产能力和生产量)、效率、收得率、单耗、单位发生量、其他 (包括部分质量指标)等六大类。
11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一)作业长与计划值
(1)计划值的含义
计划值是有关生产技术、物 资、费用等方面的管理指标,类 似于技术经济定额,但又有以下 不同特点: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1)计划值的含义 ①从内容上看。定额内容比较宽,凡是人力、物力、 财力的消耗、利用或占用所规定的一些管理使用的基 础数据,都属于定额范畴。而计划值的内容,是紧紧 根据全厂当年经营的总目标,突出重点而确定的。它 主要包括能力、效率、收得率、单耗、单位发生量、 其他等六个方面的管理指标。
9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企业经营总目标
以”计划值”为目标
以点检定修和设 备管理为重点来自以作业
以标准化作业为准绳
长
为
中
以自主管理活动为基础
心
五制配套的现场管理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以集中一贯管理体制为核心,以五制配套和六西 格玛精益运营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手段,以十六 项专业管理为主要内容,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可 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整套管理体 系。
宝钢作业长制介绍
宝钢作业长制介绍
侯国旗
一、宝钢作业长制概述
(一)宝钢作业长制的发展历程
宝钢从1985年引进作业长制,到2000年进入 成熟和创新阶段。从引进到成熟,历时15年时间。
1985
2000
一、宝钢作业长制概述
宝钢一期工程全套技术设备包括 管理是从日本新日铁引进
宝钢的原则:“集中指挥,统一经营, 主要管理权力和业务集中在总厂”
状态受控、反应迅速的现场控制基础,实现现场对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力的 有力支撑。 ⑶运行体系:建立以“作业长制为中心”的基层管理体系,实行以作业长管 理为中心的基层管理运行方式。强调权力委让、工序服从、重心下移、充 分发挥基层管理的功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思想。 ⑷管理手段: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TSM、TPM、标准成本等推进,重点是加 强标准工具和精益方法的推进应用。
(10)员工技能的多样化:员工技能从单一化发展为多样化以
29
适应设备水平的提高、维修技术的发展。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四)作业长与标准化
标准化作业作为现场作业的准绳。作业长在基层管 理中必须致力于实施、监督和改善标准化作业的工作。
标准化作业是保证生产现场作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克服员工工作的随意性和培养员工的规范作业的习惯。
26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三)作业长与点检定修
点检定修制的十大特点:
(1)坚持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即以“防”为主,最大限 度地减少设备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2)建立完整的维修标准体系——维修技术标准等四大标准 是贯彻执行点检定修制的技术基础和依据。
(3)建立以点检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强调基层管理,建立 以点检为核心的维修管理体制,有利于实现高效管理。
1986-1989全 1985-1986引 面推广阶段 进试点阶段
一、宝钢作业长制概述 (二)宝钢为什么实行作业长制?
1.先进的技术与装备,必须实施先进的管理 实现设备与管理的同步--—组织、理念、管理技术。 实现人与设备的最佳结合 -----团队精神、人际和谐。
5
一、宝钢作业长制概述
(二)宝钢为什么实行作业长制?
27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三)作业长与点检定修
点检定修制的十大特点:
(4)管理目标明确:减少设备故障时间,降低设备维修费用, 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5)突出为生产服务的观念:每个检修项目都有标准可依, 既保证了生产计划的正常执行,又满足了检修工程的要求。
(6)实行全员管理:参加生产过程的人员都关心和参与设备 维护工作,成为全员管理的基础。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三)作业长与点检定修
作业长要熟知设备性能和维护规律,严格执行点检 定修制。
作为生产和设备类作业区,作业长在围绕现场生产 的进行设备的点检和定修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业长在定修和点检运行中发挥着组织、 协调和保证有效开展的责任者的角色。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 最低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四)作业长与标准化
标准化作业的特点是:规范性、全员性、严肃性、科 学性和重复性。
岗位规程应以岗位操作人员为主,由安全、技术等相 关人员参与修订。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以提高效率、减少事故。80% 的事故产生于违章。宝钢提出“安全第一,违章为零” 的口号。
岗位规程制订的原则是: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标准化。
为公司推行集中一贯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7
一、宝钢作业长制概述
(四)宝钢现代化管理体系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对生产线的集中一贯管理;
二是广泛进行社会化专业协作;
三是在基层建立了以“作业长制为中心”的基层管理模式。
宝钢的基层管理,突破了钢铁企业传统的基层管理方式,在形
式和内涵上都有重要的创新,已成为宝钢现代化管理体系可靠支柱
22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二)作业长与计划值管理的关系
②执行计划值必须是百分之百。也即完成情况高于或 低于计划值,都不好。
③计划值是可以调整的。不管是否完成计划值,在事 后都要进行分析,找原因。
④计划值必须是上下层都认可的值,是经过努力可以 达到的目标。所以,计划值的制订不能仅仅是领导和职能 部门的事。
更细,只有更加细化的成本管理,并基于 对作业的清晰准确分析,才能系统的角度 来考虑成本;只有释放各单位在成本费用 结构优化决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 系统降本增效。
粗放的成本管 理
总额/责任成本 控制
综合消耗额& 责任成本
细化的成本管理:倾向于 将成本细化、分项控制
更细化的成本管理: 通过成本互动因素的价值化分析 ,查找增值环节,系统优化成本
20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一)作业长与计划值
(3)计划值的运行 计划值是联结基层和总厂经营方针、生产计划、生产 技术、成本预算、现场作业等的纽带。基层根据总厂提出 的编制计划值任务书,编制本部门计划值,经总厂综合调 查,计划值委员会审议、批准,下达执行。并根据执行情 况,收集、分析、反馈信息,不断修改完善。 基层作为计划值的编制部门和实施部门,在整个计划 值管理体系中处于基础位置,基础工作做好了,全总厂的 生产运营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和坚实基础。
宝钢基层基础管理模式:就是以“作业长制为中心、以计划值
管理为目标、以设备点检定修制为重点、以标准化作业为准绳、以
自主管理为基础”的五制配套模式。
8
一、宝钢作业长制概述
(五)宝钢基层管理模式四个方面的内容 :
⑴管理理念:竞争在市场,竞争力在现场。 ⑵管理目标:确保宝钢生产现场安全、稳定、持续、顺行,构筑平稳有序、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1)计划值的含义
④从管理状态看。定额管理普遍 采用静态管理,指标一旦定下来, 在计划期中不允许加以改变。而 计划值采用动态管理,要求随时 随地保持与实际情况符合,若有 重大差异要对计划值进行及时修 正。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一)作业长与计划值
(2)计划值项目
(三)作业长制在宝钢公司的定位
作业长制作为公司基层管理模式之一,在以“五制配套”的基 层管理模式中,处在中心地位,是公司现场基础管理体系的核心。
作业长制是以作业区为最基层的现场管理单位,以作业长为最 基层的管理者,按公司现场管理要求,组织开展作业区及作业长 各项管理工作的企业基层管理制度。
作业长制是公司管理重心下移、提高生产第一线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现场对市场竞争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1)计划值的含义
②从要求上看。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 技术组织条件下,根据尽可能达到 的水平为基准而制定的,制定定额 允许留有余地,完成定额允许超过。 计划值既要求先进合理,更要求准 确可靠,制定计划值不允许留有余地, 完成计划值也不追求超过,要求平 均完成率达到100%。
二、“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1)计划值的含义
③从编制程序上看。定额的制定程序不十分严格,一般都是由专 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人员制定,经厂长批准后执行。
而计划值的编制程序则十分严格,程序为两下一上,即先由总 厂下达计划值任务书给二级厂,二级厂通知分厂或车间;分厂或 车间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结合本单位的情况,编出分 厂或车间计划值草案,上报二级厂,二级厂经汇总平衡后编出二 级厂的计划值草案上报总厂。总厂经过汇总、平衡、审议、批准 后正式下达各有关管理职能部门和二级厂、分厂或车间。
③体系:根据生产、技术、管理的需要,在项目内按管理层次 进一步细分,使其成为具体的目标,把细分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构 成了完整的计划值项目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