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1
6.骨与关节结核患者 不宜手法治疗。
2020/10/13
7.化脓性关节疾患 不宜用手法治疗,以免 加重病情。
8.妇女妊娠期、月经期腰骶部和腹部不宜作手 法治疗,也不宜在四肢感应较强的穴位处采取强刺 激手法,其他部位需要手法治疗,也应以轻柔手法 为宜,以免出现流产和出血过多。
9.剧烈运动后极度劳累、饥饿状态等,或极度 虚弱者 不宜立即作手法治疗,以免发生晕厥现象 。
10.醉酒后神志不清者 一般也不立即作手法治 疗。
2020/10/13
2020/10/13
4、操作时,手法由轻而重,压力因人、因病、因部 位而异。
5、操作时间掌握得恰当与否,对疗效有一定影响。 一般从两方面考虑:
(1)病在经脉关节或是在脏腑气血。前者一般10—20 分钟,后者15—30分钟或更长。
(2)选用手法,使用摆动类及轻柔缓和的手法,时间 可稍长些,而压力大、刺激强的手法,如按、压、点等手 法,时间不宜太长,以免作形态,推拿 手法可归纳成为摆动类、摩擦类、 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和运动 关节类六类手法,每类各有数种 手法组成。
2020/10/13
六、注意事项
1、手法操作过程中,要耐心细致 ,认真负责,精神集中,手到神到 。
2、医者要保持双手清洁和适当温 度,勤剪指甲。
3、诊断明确,辨证施治,合理选 用手法。
初次治疗,时间不宜太长,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治疗 部位的大小和多少而灵活地掌握操作时间。
2020/10/13
七、手法的禁忌证
推拿手法具有比较广的临床适用范围,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禁忌证,概括起来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恶性肿瘤部位 一般不应使用手法, 以防止肿瘤细胞的扩散与转移,使病情加重 。
2.骨折部位 骨折经手法复位或骨折经 包扎固定后在骨折部位的远端应用轻柔手法 ,以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骨折后遗症的发生 。
推拿手法
2020/10/13
概 述:
一、手法的概念: 用手或肢体其它部分,按各种特定的技巧
动作,在体表进行操作的方法,称推拿手 法。
2020/10/13
二、基本要求
持久
均匀
深透
有力
柔和
2020/10/13
四、命名和分类原则
为了便于推拿的学术交流和对 手法的学习研究,以手法的动作 形态作为手法的命名和分类原则 ,在这前提下要注意历史遗留下 来的并已被广泛使用的名称,如 一指禅推法,缠法等。
2020/10/13
3.正在出血或内出血的部位 不宜用手法治疗。 脑出血的患者,亦应在出血停止后2周再行手法 治疗。
4.皮肤疾病(湿疹、癣、疙疹、脓肿等)患处 不可作手法治疗。
5.皮肤破损、水火烫伤患处 不能行手法治疗 ,以免引起局部感染。局部扭伤,同时伴有皮肤 破损者,应在创面愈合后,再作手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