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前仓镇总体规划(2016-2030)》批前公示一、总规修编的必要性自1988年建镇以来,前仓经历了两轮行政区划调整和三轮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也经历了兴衰起伏。
2000年前,前仓镇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导致城镇基础设施落后,镇区居住环境较差,用地布局混乱、功能不明。
2001年,前仓撤镇并入石柱,此后几年由于市政府发展重点放在石柱,前仓建设进度缓慢,工业区迟迟未能落成,影响了产业升级。
2006年,前仓又重新建镇,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工业小区部分建成,镇区支柱产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然而,前仓目前“前店后作坊”式的空间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产业平台与城镇建设滞后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化功能布局,寻求产业空间,推进城镇建设,改善城镇面貌,是本次总体规划需要重点把握解决的问题。
二、总体规划主要内容1、规划范围(1)、镇域规划:规划区为前仓镇行政区划范围,面积80.26平方公里。
(2)、城镇规划:规划区为前仓村、馆头村、溪坦村、后吴村、宅树下村等5村范围,面积10.19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近期2016-2020年,与“十三五”规划时间一致;远期2021—2030年。
3、城镇性质全国文教办公用品生产基地与展销中心,具备山水和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强镇。
4、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创新,城乡统筹,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把前仓镇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结构合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协调发展的特色镇。
5、规划规模(1)、人口规模2020年镇域常住人口规模约2.5万人,城镇常住人口规模约1.1万人,城镇化水平约44%左右;2030年镇域常住人口规模约2.6万人,城镇常住人口规模约1.4万人,城镇化水平约54%左右。
(2)、用地规模规划至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175.1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25平方米/人。
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120—125平方米/人。
7、镇域空间结构构建“一带一轴、四片两翼”的镇域空间结构。
(1)、一带:依托330国道,北接永康中心城、南连缙云的南北向二产产业发展带。
(2)、一轴:依托金鸡路的城镇建设发展轴,也是全镇的三产及休闲旅游发展轴。
(3)、四片:镇区分东部前仓核心片、中部南溪新区片、西部后吴旅游片、南部榭垛产业片等4大功能片。
东部前仓核心片以金丽温高速公路以东的老镇区为主,集中行政办公、商贸市场、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功能;中部南溪新区片为金丽温高速公路与南溪之间,作为前仓未来主要的工业功能区及居住生活区;西部后吴旅游片位于南溪以西,以后吴村为依托,建设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以古村游览、农家体验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区;南部榭垛产业片为镇区南部飞地,规划利用山坡地建设前仓镇文教用品科创园。
(4)、两翼:建设东、西两翼生态旅游空间。
西翼依托历山、虎踞峡和盘龙谷等生态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和户外拓展等旅游产品;东翼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休闲体验区,重点发展乡村休闲、农业采摘和民俗体验等旅游产品。
6、镇域城镇体系规划形成以前仓镇区为核心,荆州村,枫林村2个重点村为副中心,服务周边基层村的“一核二副多点”镇村体系结构。
前仓镇村分为“城镇—重点村—基层村”三级。
(1)、第一级:城镇—前仓镇区,含现状建成区5个村(前仓村、后吴村、荆州村、溪坦村、宅树下村)。
人口规模1.4万人,职能为前仓镇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2)、第二级:重点村—荆州村,枫林村。
人口规模大于1000人,职能为周边村庄提供卫生、幼托、日常购物等生活服务职能。
(3)、第三级:其他基层村。
人口规模200—1000人。
职能为农村基层人口聚居点。
7、镇区用地布局7.1、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7.2、居住用地布局规划3个居住组团。
(1)、东部居住组团:位于金丽温高速东侧。
围绕溪坦、前仓、馆头等现状建成区,重点进行旧城改造,改善居住环境,并适当增加少量居住用地。
(2)、中部居住组团:位于金丽温高速西侧,南溪东侧。
结合南溪自然景观资源,沿金鸡路两侧建设新型住宅小区;完善新建小区配套服务设施;推进宅树下村庄建设。
(3)、西部居住组团:位于南溪西侧。
结合后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作,疏散村庄人口;对金鸡路北侧现状工业企业进行外迁,沿南溪规划住宅用地;金鸡路南侧结合下前线建设新型住宅小区,配套服务设施。
7.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1)、行政办公用地:规划前仓镇政府办公用地向北扩建,建设行政服务中心。
(2)、文化设施用地:中部南溪新区片新建前仓文化中心。
原位于后吴村综合文化站规划为后吴文化中心,展示古村文化及风俗民情。
(3)、教育用地:镇区规划设置3所幼儿园,保留甜友幼儿园、前仓镇中心幼儿园,新建南溪新区幼儿园。
规划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1所。
(4)、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保留前仓卫生院用地。
规划在后吴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上进行扩建,建立后吴社区医院。
7.4、商业商务用地布局(1)、前仓商贸中心:规划对前仓菜市场进行改造,原前仓卫生院地块与前仓菜市场地块合并建设;保留人本超市等商业设施,进行业态提升与建筑改造;沿金鸡路、青春路、仙延路安排商业住宅混合用地,共同形成前仓镇商贸中心。
远期在镇区东南、新330国道西侧规划前仓文教用品市场。
(2)、南溪生产服务中心:规划在镇中路东侧、南溪北侧安排企业办公、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等产业服务功能,打造前仓文教总部中心。
(3)、后吴旅游服务中心:依托后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规划在金鸡路南侧、南溪西侧安排后吴古村旅游服务中心。
7.5、工业用地布局规划2处工业小区。
前仓工业小区在原前仓镇工业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向北、西拓展产业用地。
榭垛工业小区在现状330国道西侧,新下村、榭垛村范围内建设,打造中国文教用品科创园。
7.6、仓储物流用地布局保留现状前仓粮库。
远期结合前仓文教市场的建设,在环镇北路与现状330国道东北角安排快递配送、货物托运等物流用地。
7.7、绿地与广场用地布局(1)、公园绿地:东部前仓核心片依托金鸡山,改造提升现状金鸡山公园;中部南溪新区片、西部后吴旅游片结合南溪滨水绿带,建设南溪公园。
规划依托南溪规划滨水公共绿地,绿地最小宽度控制为20米;镇区内其他河流两侧不小于5米沿河绿带。
结合旧城和村庄改造,增加沿小溪的滨水绿地和点状绿地,改善城镇环境与风貌。
(2)、防护绿地:沿新330国道两侧各设置20米防护绿带;沿金丽温高速、金台高速两侧各设置30米防护绿带;沿铁路两侧各设置15米防护绿带。
现状建成区内防护绿地宽度根据实际宽度进行设置。
(3)、广场用地:规划前仓行政广场、新区文教广场、后吴旅游广场、后吴古村广场、前仓居民广场、南溪居民广场、后吴居民广场等7处广场用地。
8、综合交通规划8.1、对外交通(1)、铁路:规划3条铁路通道。
金温铁路于镇区东侧前仓村与溪坦村之间南北向通过;金温快速铁路(金温铁路复线)位于镇区西侧南北向通过;规划金台铁路从永康南站引出,于前仓镇域中部、镇区北部东西向通过。
(2)、公路:对外交通公路呈“T”形,规划“二横二纵”对外交通公路体系。
二横为金台高速、322省道;二纵为金丽温高速、330国道。
(3)、县道:改建下前线,规划下前线在新店北侧跨南溪,自石塘村、本扎村、荆州村北侧至后吴南侧,沿南溪南岸穿越金丽温高速至新330国道,规划道路宽度16米。
8.2、城镇道路交通规划镇区路网系统分为干路、支路、巷路等3个等级,规划形成以”三横三纵”干路为骨架的方格网道路系统。
“三横”为环镇北路、金鸡路,规划下前线,“三纵”为环镇西路、镇中路、现状330国道。
8.3、交通设施规划(1)、城乡公交首末站及客运站:在环镇北路与现状330国道交叉口西南角,前仓文教中心北侧地块安排城乡公交首末站用地及长途客运车辆停靠场,占地面积0.31公顷。
(2)、社会停车场:规划社会停车场用地1.38公顷。
9、文化保护规划9.1、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后吴村历史文化名村范围西到荆后线与下前线两路口,南围农田,东围道路外100米范围农田、北接南溪范围,规划面积为33.4公顷。
保护范围划分为重点保护区(核心保护范围)、传统风貌协调区(建设控制地带)。
(1)、重点保护区(核心保护范围):沿东西走向的后吴大街和传统风貌巷弄,西围外田塘,东至澄一公祠西侧,北至吴氏宗祠北侧,南包井家塘,面积为9.17公顷。
(2)、传统风貌协调区(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东至南溪水域后吴大桥西桥头,南围环村路百米内农田,西以环村主路为界,北接至现后吴小学东侧农田。
面积为24.23公顷。
9.2、文物保护单位前仓镇域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文保点12处。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保护。
10、防灾减灾规划(1)、防洪:确定前仓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对现状河道进行必要的疏拓、调整,规划南溪河道宽度80-120米。
沿溪两侧规划防护绿带,绿化带宽度沿南溪至少20米,沿南大迪溪至少5米。
(2)、消防:规划前仓专职消防队用地,附设于前仓镇镇政府用地内,按二级乡镇专职消防队标准进行建设。
规划在后吴村、荆州村、本扎村、光瑶村、枫林村、麻车店村、榭垛工业小区建立志愿消防队。
(3)、防灾减灾:规划前仓镇区、荆州村、枫林村为防灾减灾单元。
规划避难系统、道路系统、消防系统、医疗系统、物资系统、指挥系统六大系统。
11、近期建设重点(1)、镇域:完成舜耕草堂、盘龙谷、虎踞峡、菇尔康农业园等项目建设;完成下前线改造建设。
(2)、东部前仓核心片:建设镇区道路,改善镇区交通。
改造武平路、前仓老街等老镇道路,新建金鸡路延伸段、市场路,整治金鸡路(330国道以西);改造前仓菜市场,将原前仓卫生院地块与前仓菜市场地块合并建设,建设前仓商贸中心;进行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工作,启动前仓老村、馆头村旧村改造,改善城镇面貌。
(3)、中部南溪新区片:建设前仓工业小区,在现状工业用地的基础上,向北、西拓展;沿金鸡路建设商业住宅混合用地,引导前仓镇区向西拓展,逐步搬迁改造沿南溪工业企业,为新区建设奠定基础;在南溪东侧、环镇北路南侧新建后吴梅花摆住宅地块。
(4)、西部后吴旅游片:疏散村庄人口,启动后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
(5)、南部榭垛产业片:推进前仓中国文教用品科创园一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