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县第一中学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县第一中学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县第一中学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7)
第三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14)
第四章工程技术方案 (18)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节能 (38)
第六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与工程管理 (41)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4)
第八章效益分析 (46)
附件附图
1、某县人民政府城建工作专题会议纪要
2、某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纪要
3、收费许可证
4、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5、组织机构代码
6、国有土地使用证
7、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8、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9、供水证明
10、供电证明
11、供暖证明
12、资金证明
13、环境影响登记表
14、山东省建设项目招投标方案
15、区域位置图
16、现状图
17、总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
某县第一中学改扩建工程
2、项目建设性质:
改扩建
3、学校性质
国有事业
4、项目建设单位:
某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633——5226142
邮编:262300
通讯地址:某县城光明路5号
5、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山东宏嘉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工程造价咨询等级:甲级
证书编号:甲033700579
发证机关:国家建设部
二、可研工作依据
1、某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山东宏嘉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签订的工程咨询委托书与合同书
2、《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某县“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5、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验收标准(普通高中)
6、《建筑设计资料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及证明文件
三、可研工作概况
山东宏嘉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在接受山东省某县第一中学编制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后,立即成立可研工作小组,深入现场和有关部门进行搜资调研,对生源、师资及建校条件等进行广泛调查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设计方案,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单位概况
某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是2006年2月经某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司注册登记日期2006年2月,注册资本7000万元,挂靠县财政局,具有事业法人和企业法人双重性质。

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为:从事财政信用业务;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考察、论证、评估及立项工作;负责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负责全县土地储备、拍卖收益,土地租赁收益,矿产资源拍卖收益等;负责国有股权的分红收益、股权转让拍卖收益及其它投资收益的核算和管理;负责政府投资项目投融资、资金回收和贷款还本付息,并对投放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全过程管理和监督;专项核算政府投资项目借款及还本付息情况;管理核算政府偿债基金;负
责历年度财政周转金回收和管理。

公司现有总资产7000万元,所有者权益7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7000万元。

法人治理结构:根据《某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经理为法定代表人,负责公司工作。

公司依据《会计法》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了较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

公司的组织结构由综合部、投融资管理部、审计部组成。

领导班子:公司领导班子与政府有着良好的关系,事业心和责任心强,业务熟练,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

法定代表人鞠强华,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会计师,历任某县国有资产管理局综合科长、某县财政局评价科长、某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副主任、公司执行董事、经理,该同志管理经验丰富,业务开拓性强,综合素质较高。

某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2月确定以某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作为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主体,负责城市建设融资投资事项。

五、项目建设地址
该项目拟建于某县第一中学院内及学校东侧地块,该地块位于某县育才路以南,却坡村以北,西至洪凝政府,东至洪凝初中,此处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是学生学习的理想场所。

六、建设规模
某一中扩建工程新征土地60.4亩,扩建校舍总建筑面积32906平方米,扩建规模29个高中教学班,使全校达到10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0名,620名教职工。

七、主要建设内容
某一中扩建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新校区
1、教学楼1座,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
2、学生公寓1座,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
3、办公楼1座,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4、餐厅及沿街房,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

老校区
1、新建实验楼1座,建筑面积为7585平方米;
2、新建综合教学楼1座,建筑面积5821平方米;
3、新建学生公寓1座,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
4、新建塑胶标准体育场1处。

八、项目实施进度
该项目工程建设期计划为18个月,拟于2005年8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2005年9月份开工建设。

九、投资估算
该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600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3703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410万元,教学设备与用具950万元,其他费用468万元,预备费277万元,建设期利息192万元。

十、资金筹措
1、申请开发银行贷款3000万元;
2、自筹资金3000万元。

十一、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贯彻了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家教委下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等有关政策,按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以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教育竞争能力建设某一中,势必推动日照市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能够缓解即将来临的某县教育整合带来的中学生入学高峰的压力,为某县今后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对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全民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教育正在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事业,是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加居民消费,带动与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减轻就业压力,稳定社会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国家鼓励办学条件较好、教育质量较高的公办普通高中在保证本校规模和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方式与其它学校、社会力量联合举办民办普通高中。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要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山东省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鲁政发[1999]l05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出:“城镇和有条件的农村2005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提
高到了85%以上。

”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任务。

据统计,从现有初中、小学各年级在校生人数来看,今后几年将是高中学生入学的高峰时期,全县初中毕业生人数从2001年秋季开始将迅猛增加,每年将以1500人左右递增,到2006年达到最高,全县初中毕业生达到1.2万人左右,从而加剧了某县发展高中教育,扩大招生规模的紧迫性。

根据鲁政发[1999]105号文件精神,今后几年基本要普及高中教育,从某县现有普通高中招生能力来看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新建教学设施,扩大招生规模,成为某县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某一中创建于1952年,是某县建校最早、规模最大,具有浓厚文化积淀的一所省级规范化高级中学。

多年来,学校以“高考出尖子、竞赛拿大奖、本科上线率高、学生素质全面”为办学特色,被多家媒体誉为“状元中学”、“人才摇篮”。

学校占地170余亩,教职工420人,有7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550多名,总建筑面积近5万余平方米,在某县教育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学校目前共有教学楼5座,仅够70个班的教学需要,音体美学生的画室、琴房、体育准备室等,都临时设在建校初期的非常狭窄的小平房中。

现有的教学楼、实验楼和图书楼严重老化急需改造。

现有的五个实验室,内部设施老化,只能开设部分实验,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根据某县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将在 2010年高标准普及高中教育,当前学校规模已远不能满足需要。

为确保学校健康发展,为普及高中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某一中经过论证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