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一模试卷地理

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一模试卷地理

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一模试卷地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A.78mB.98mC.128mD.148m解析:图示等高距是40米,河流源头最高处海拔范围80-120米,最低处海拔0米,求得河流落差范围是80米-120米之间,区域内河流落差范围是可能是98米。

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2.图中m、n、p、q四地中()A.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B.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C.q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D.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解析:A、读图可知,图中m地南侧为山顶,所以m位于阴坡且等高线稠密,所以其坡度较其他三地陡,故正确。

B、读图可知,n地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为山谷,其地势较其他三地低,不符合题意。

C、q地处的等高线向数字小的方向凸出为山脊,根据经纬度可知,其在m地的西北方向,不符合题意。

D、读图可知,p处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为山谷,该地位于西风带,在西风带的背风坡,不符合题意。

答案:A如图示意波士顿(42.5°N,71°W)一幢高层建筑某晴日全天整点楼影变化(无遮挡)。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此时()A.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冬季B.德干高原昼夜等长C.西欧平原正午日影变长D.巴西高原草木葱绿解析: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则南半球为夏季,不符合题意。

B、德干高原位于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不符合题意。

C、该图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方向,所以不能判断西欧平原正午日影变化的长短,不符合题意。

D、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城市为夏季,草木葱绿,故正确。

答案:D4.图中楼影遮挡湖泊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5:00B.11:00C.16:00D.23:00解析:波士顿的纬度数值和北京的纬度数值相差不大,所以其昼夜长短相差不大。

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波士顿物体影子日出朝向西北,日落物体影子朝向东北,说明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为北半球的冬季;当楼影遮挡湖泊时为日落时间,大致在16:00-17:00之间;波士顿的经度数值是71°W,北京时间是120°E的时间,两地经度差是191°,时间相差12:44,北京时间早。

所以当波士顿在16:00-17:00之间时,北京时间大致在5-6时之间。

答案:A如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从14时到20时,合肥()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解析: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天气。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从14时到20时,合肥等压线走向基本无变化,但是变得密集,所以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答案:C6.根据图示信息推测()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解析:本题主要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天气。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20时合肥处于冷锋过境之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风力加大,有助于空气质量好转。

答案:C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

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

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如图为非洲局部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没有关联的是()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B.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C.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解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因素、人类活动。

其中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如人工造林可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可使当地气候恶化。

此外,人类活动还可形成热岛效应等。

全球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原因是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A有关。

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多对流雨,B有关。

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抬升作用强,C有关。

北赤道暖流向西流,对大陆西部沿海气温、降水无影响,D没有关联,选D。

答案:D8.R、Q两地()A.一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B.一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C.七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D.七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解析:一月气压带风带南移,R地受东北信风带影响,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B对,A错。

七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C、D错。

答案:B如图示意非洲南部周边海域冬季表层水温分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9.造成甲地等温线弯曲的洋流是()A.南极环流B.西风漂流C.本格拉寒流D.厄加勒斯暖流解析:洋流因素。

根据等温线数值和弯曲方向,甲地洋流是暖流,来自大陆东岸。

造成甲地等温线弯曲的洋流是厄加勒斯暖流,D对。

南极环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都是寒流,A、B、C错。

答案:D10.丙地比乙地水温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人类活动B.大气环流C.太阳辐射D.海陆分布解析: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太阳辐射、洋流、人类活动等。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丙地比乙地水温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丙地位于东南信风带,是离岸风,导致底层冷海水上泛,水温低,B对;人类活动不影响水温,A错;丙地太阳辐射比乙地强,不是水温低的原因,C错;海陆分布相似,D错。

答案:B伏尔加河流域年降水量多在300-600毫米。

伏尔加河河水清澈,其径流量占注入里海径流总量的80%以上。

二十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前苏联对伏尔加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梯级开发。

如图为伏尔加河流域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伏尔加河径流的主要来源是()A.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B.夏季的高山冰雪融水C.秋季的锋面气旋降水D.冬季午后的对流降水解析:考查陆地水体类型,河流径流的来源主要取决于流域特征。

伏尔加河径流的主要来源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A对。

河流发源于丘陵地区,没有高山冰雪融水,B错。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主要在夏季,秋季没有锋面雨,冬季没有对流降水,C、D错。

答案:A12.伏尔加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为周边人们的生产生活大量供水,这可能导致()A.里海北部的盐度降低B.里海生物多样性增加C.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增大D.伏尔加河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增大解析:伏尔加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为周边人们的生产生活大量供水,水库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增加,可能导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增大,C对。

流入里海北部的水量减少,盐度升高,A错。

里海水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

伏尔加河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减小,D错。

答案:C土壤湿度反映土壤中含水量的多少。

如图示意1981-2010年我国某地区表层土壤湿度年内变化(封冻期间土壤湿度不记录)。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3.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A.江淮地区B.西南地区C.东南地区D.华北地区解析:根据表层土壤湿度年内变化曲线,封冻期间土壤湿度不记录,该地区1月份没有记录,说明土壤有封冻期,最可能位于华北地区,D对;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东南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没有封冻期,A、B、C错。

答案:D14.与11月份相比,该地区12月份土壤湿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①降水量增加较明显②气温降低,蒸发减少③农作物需水量减少④风力增大,蒸发增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由题,与11月份相比,该地区12月份土壤湿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气温降低,蒸发减少,②对;11-12月份,是秋冬季节,降水量减少明显,①错;冬季农作物已经收获,需水量减少,③对;风力增大,蒸发增强,土壤湿度减小,④错。

答案:C如图示意京、蜀、浙、新四个省级行政区2010年常住人口总数及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5.图中①②③④分布代表()A.京、蜀、浙、新B.京、浙、蜀、新C.浙、京、蜀、新D.浙、蜀、新、京解析: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①人口总数少,人口迁入率高,是北京;②人口总数大,迁入率高,应是沿海发达地区省份,是浙江;③人口总数量多,人口以迁出为主,说明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是蜀,四川;④人口少,迁移率少,是新疆,B对。

答案:B16.2005-2010年四省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有()A.加快①省区老龄化进程,减轻了养老负担B.缓解②省区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C.加强③省区与外省交流,促进了资源开发D.缓解④省区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解析:主要考查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由题,2005-2010年四省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有减轻了①省区老龄化进程,不会减轻养老负担,A错;加重②省区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B错;加强③省区与外省交流,减轻资源压力,C错;缓解④省区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D对。

答案:D近年来,我国一些传统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转移,同时部分高端制造业在欧美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和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向欧美本土回流。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7.我国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解析:本题以产业转移为背景,关键是掌握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由题中材料可知,我国低端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越南、柬埔寨等同家转移的主要影响素是劳动力成本,C对;市场营销成本、原料成本、设备成本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影响因素,A、B、D错。

答案:C18.在高端制造业向欧美本土回流的背景下,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亟需()A.加大政策支持,抑制企业外迁B.进口国外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解析:由题,在高端制造业向欧美本土回流的背景下,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及需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D对;可以加大政策支持。

不能抑制企业外迁,A错;进口国外产品,不能替代国内生产,B 错;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不能提高竞争力,C错。

答案:D图1示意洛阳市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不同部门的主要布局区位指向。

图2示意1985-2005年洛阳中心城市与所辖各县的工业产值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9.①②③宜分别布局()A.核心生产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次要生产部门B.核心生产部门、次要生产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C.管理和研发部门、核心生产部门、次要生产部门D.次要生产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核心生产部门解析:本题以洛阳市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不同部门的主要布局区位指向图为背景,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