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修 2018版 第五章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思修 2018版 第五章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三、道德的变化发展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道德行为案例1:中国部分百姓的道德素养
1997年,广州。一家公司进行公益活动,在全市的 交通岗亭投放了3万把雨伞,供市民在遭遇大雨时无 偿使用。条件只有一个,即市民用完之后将雨伞在 方便的时候交还给市内的任何一个岗亭。一个月后, 这家公司重新清点雨伞,发现全市岗亭回收的雨伞 仅有6把。
“电车难题”。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案例之
一。
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麦克尔·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1953-)在哈佛大学《公平与正义》课中引用
了“失控的电车”(电车难题)案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电车难题(Trolley Problem):假设你是一位电车司机, 你的电车正已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你发现, 在车轨的前方有5位工人在那里干活,你想停下来, 但你发现刹车失灵了,你感到十分绝望,你只能撞 向这5位工人,他们必死无疑。但这时你突然发现, 在电轨的左前方,刚好有一条岔道,而在岔道上, 只有1位工人,你的刹车失灵了,方向盘还没有失灵, 所以,你可以选择把电车拐向那条岔道上,撞向1位 工人,而挽救另外那5位工人。 现在的问题: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电车难题 (Trolley Problem):1967 年牛津大学哲学
教授菲利帕·福特 (Philippa Foot)(1920-2010) 提出了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电车难题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汤姆森(1985年)的电车难题:现在,你不
是电车司机,你只是一个旁观者,当你站在跨 越电车轨道的天桥上时,发现电车失控,如果 阻止电车撞死前面轨道上的5个人,必须把重 物抛向轨道阻止电车;然而,周围无重物,只 有一个足够重的胖子在你身边(可怜的胖子), 你是否应该把胖子推下去挽救5个人的性命? 为什么?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绪 论

第1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2章 坚定理想信念 第3章 弘扬中国精神 第4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5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6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请同学们思考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一、什么是道德
与法律不 同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 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 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 为活动的总和。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变化发展的文化环境 中,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没有完美无 缺的道德准则,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宽容。
落水难题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什么是道德 二、道德的作用
力都是明确的,无论当时的情境或意图如何。无论 杀死一个还是五个人,都是不道德的。即是善意的 谎言,同样是不道德的。 (5=1)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边沁的功利主义与康德绝对主义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更多认同功利主义道德 原则。舍车保帅。为全局牺牲局部。为了尽快结
束战争,美国1945年8月6日和9日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 子弹。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到1999年统计结 果显示,直接与间接死亡人数达到25万左右。
假如社会没有了道德?
金子!黄黄的,光闪闪的; 只要有一点点, 就可以使黑变 成白, 使丑变成美, 使错变成对, 使懦夫变成英雄,使 老朽变得朝气蓬勃。 ——威廉 · 莎士比亚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 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 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 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 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马克思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请同学们思考:
1.假如人类没有了最基本的道德素
养与道德约束,我们的世界会变成
怎样?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道德行为案例2:瑞士百姓的道德素养

1996年,瑞士伯尔尼市政府为了方便市民,在大街
上投放了800辆自行车。这些自行车没有上锁,任
何人都可以骑,骑到目的地就地摆放。一年以后,
市政府重新清点自行车,发现800辆自行车一辆不
少,有的还被翻修一新。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1.道德的起源
认识源于实践,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同样 源于实践。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 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现实生活的 语言交织在一起…。-马克思
菲利帕.福特(1967年)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汤姆森(1985年)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边沁的功利主义与康德绝对主义
功利(结果)主义道德原则:“确保最大多数人的利
益与幸福原则”(5>1)。
绝对主义道德原则:道德准则是绝对的,职责与权
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存在哪些 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请举
例说明。
十一过后。。。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道 德?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五章
第1节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