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监督检查内容及要点一、安全疏散设施1. 安全出口a). 商场市场安全出口数一般不应少于2个。
b). 商场市场的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c). 地下、半地下商场市场的安全出口应独立设置,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d).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应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侧拉门等。
疏散门内外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安全出口处不应设置门槛、台阶、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
e).疏散楼梯和走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疏散走道上不宜设置踏步台阶。
2. 疏散宽度a).商场市场内疏散楼梯、走道及首层疏散外门的各自总宽度,均应根据GBJl6、GB50045、GB50098、JGJ48规定的有关疏散宽度指标和实际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通道一端设有楼梯时,该通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上下两个梯段宽度之和再加1m。
b). 商场市场营业厅货架、柜台的布置应便于人员安全疏散,通向安全出口的主要疏散通道净宽不应小于3m,其它疏散通道净宽不应小于2m;每层建筑面积小于500 m²时,通向安全出口的主要疏散走道的宽度不应小于2m,其他疏散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5m。
首层疏散外门最小净宽不小于1.4m。
3. 疏散距离a). 商场市场的安全疏散距离应不大于GBJl6、GB50045、GB50098、JGJ48规定的距离。
b).多层建筑营业厅符合双向疏散条件时,其最大允许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m,且不应大于35m,行走距离不应大于45m;符合单向疏散条件时,分别不应大于15m和18m。
c). 高层建筑的营业厅符合双向疏散条件时,其最大允许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行走距离不应大于45m;符合单向疏散条件时,分别不应大于15m和18m。
4.疏散楼梯间1. 下列商场市场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a). 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b). 建筑面积≥500㎡,底层地坪与室外出入口高差不大于10m的地下建筑;c). 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或高层民用建筑裙房;4). 其他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建筑。
2. 下列商场市场建筑应设置防烟楼梯间:a).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或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b).底层地坪与室外出入口高差大于10m的地下建筑;c).其他应设置防烟楼梯间的建筑。
注:高层民用建筑的分类按GB50045标准确定。
3.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GBJ16、GB50045、GB50098中的有关要求。
4.高层民用建筑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多层民用建筑内封闭楼梯间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5. 地下、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6.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
7. 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检查方法:观察,测量。
现场检查场所的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墙,有无变形、破损、锈蚀、失效的情况;现场检查高层建筑管道井的封堵情况;场检查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防火阀和排烟系统的防火阀,有无破损、锈蚀、变形、失效情况;检查玻璃幕墙的窗间墙和窗槛墙的防火封堵情况;检查场所各楼层与中庭空间的防火分隔的设施是否完好有效;现场检测卷帘单控箱的报警功能、手动控制功能、现场启动、远启动功能,现场操作卷帘手动速放功能,检查卷帘水幕保护装置。
二、建筑消防设施(一). 室内消火栓系统。
1.下列建筑应设置室内消火栓:a). 超过5层或体积≥5000m3的建筑;b). 超过6层的,底层设有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c). 高层民用建筑;d) .建筑面积>300㎡的地下建筑。
检查方法:1、布置。
一类高层建筑间隔30米,其它建筑间隔30-50米应当有一只消火栓。
原则上应当有两支水枪同时扑救到一个点的火灾。
2、当系统没有稳压系统时,箱内应当有远程启动消火栓泵的启泵按钮,现场打开一只启泵按钮,看有没有启动消火栓泵。
当启泵按钮只发出报警信号时,控制中心能通过联动或手动启动消防泵时,应视为合格。
3、检查屋顶水箱的水位和自动补水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屋顶水箱至室内消火栓管网的管道上有否安装单向阀。
4、检查最不利点(通常在屋顶或最上面一层)消火栓的压力和充实水柱。
方法是:用一根25米长的水带和一支口径为19mm的水枪进行出水试验,目测从充实水柱的水平长度(简单判定标准是一般建筑应达到7m,高层建筑10m,化工企业13m)。
5、当屋顶设置消火栓稳压泵时应当进行检查,主要查消防电源及未端切换,能否自动启动(可通过调整电击压力表进行测试)等。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下列建筑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a). 每层建筑面积>3000㎡,或总建筑面积>9000㎡的单层、多层商场市场;b). 建筑面积>500㎡的地下商场市场;c). 设在高层民用建筑及其裙房内的商场市场和建筑面积>200m²的可燃物品库房。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应符合GB50084的有关要求。
检查方法:1、喷淋头的安装。
查垂直和水平方向有无影响喷淋头工作的遮挡物。
平面安装是否规范。
超过0.8米的吊顶内有没有安装喷淋头。
2、未端放水。
先看压力表的读数,然后进行放水试验,当压力表压力上升时,说明已经启动了喷淋泵,说明系统工作正常。
此时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均已动作并在控制中心打印出来。
3、屋顶稳压泵。
检查内容同消火栓稳压泵。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下列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 每层建筑面积>3000㎡的单层、多层商场市场;b). 建筑面积>500㎡的地下商场市场;c). 设在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商场市场、设在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内且建筑面积>500m ²的商场市场营业厅。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应符合GB50116中的有关要求。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之前,应当告诉控制中心将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
1、手动报警按钮。
每30米一只,按下一只手动报警按钮后,即确认火灾事故已经发生,联动系统发生下列动作:声光报警器发出闪光和声音;火灾广播发出报警并警示人员撤离;控制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全部放下;非消防电源全部切除,火灾事故照明灯工作;消防电梯迫降到底层,不接受任何层的召唤,非消防电梯亦同步被迫降到底层;正压送风机起动并送风;排烟风机起动并通过排烟口吸风;2、探头。
试验两只探头,发生联动。
其动作同上。
当一只探头即发生联动时,说明系统调试不正确。
(四). 防排烟系统1.下列建筑应设置防排烟系统:a). 单层、多层建筑内的商场市场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其开窗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2%;每层建筑面积>3000㎡或总建筑面积>9000㎡的商场市场,当开窗面积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排烟;b). 设在高层民用建筑及其裙房内的商场市场;c). 地下商场市场。
2. 不应设置影响商场市场自然排烟的货架、柜台、室内外广告牌等。
3. 不超过6m净高的商场市场应划分500㎡的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均应设有排烟口,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4. 防排烟系统的设置应符合GB50045、GB50098中的有关要求。
检查方法:(一)送风系统1、送风机房应当形成独立的防火分区并有未端电源切换装置。
吸风口应当满足吸风量的要求。
2、送风系统通常用于前室和楼梯。
前室为选择性送风(当需要送风时),可通过打开正压送风口,看能否联动启动送风机,且联动打开上下层前室的正压送风口。
并查风口的风速。
楼梯内为正常送风,风口一般不装防火阀。
3、风机房内和控制中心均能启动风机(在控制中心可打开任何一层前室的正压送风口,同样能联动起动风机,效果同第二点),可选择性的进行试验。
(二)机械排烟系统1、排烟机通常设置在屋顶或单独的房间内,应当有未端电源切换装置和控制箱或柜2、机械排烟的排烟防火阀通常应当安装在排烟机房外,是常开状态。
3、可通过控制中心起动排烟风机、可通过打开排烟口起动排烟风机。
排烟风机起动后,通过关闭排烟防火阀,联动关闭排烟风机。
4、应当测试排烟口的风速。
(五).火灾应急照明1.下列部位应设有火灾应急照明:a).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b). 设有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物的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c) .单层、多层建筑内的每层建筑面积>1500㎡的营业厅、建筑面积>300㎡的地下商场市场及高层建筑内的商场市场营业厅;d) .消防控制室、自备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以及发生火灾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2. 火灾应急照明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 火灾应急照明灯宜设置在墙面或顶棚上,地上建筑的应急照明照度不应低于0.5Lx,地下建筑不应低于5Lx;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房间应保持正常的照度;b). 火灾应急照明灯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c). 火灾应急照明灯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设置在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和地下建筑内,不应少于30min);d). 正常电源断电后,火灾应急照明电源转换时间应不大于15s。
检查方法:实地检查,测试。
(六).疏散指示标志1.商场市场营业厅、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的上方、疏散走道及疏散楼梯间应设有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2. 地下商场市场的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墙上应设有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3.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醒目,方向指示标志图形应指向最近的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b). 设置在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上方的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0.3m;c).设置在墙面上的疏散指示标志,标志中心线距室内地坪不应大于1m (不易安装的部位可安装在上部),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m(设置在地下建筑内,不应大于15m);d). 设置在地面上的疏散指示标志,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连续设置,当间断设置时,灯光型疏散指示标志不应大于5m;e).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f).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 (设置在高度超过100m的高7层民用建筑和地下建筑内,不应少于30min)。
工作电源断电后,应能自动接合备用电源。
检查方法:实地检查,测试。
(七)、灭火器1.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GBJ140中的有关要求。
2.灭火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a). 扑救A类(固体)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b). 扑救B类(液体)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极性溶剂B 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c). 扑救C类(气体)火灾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型灭火器;d). 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3. 一个灭火器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