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都开办了会计专业,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浪潮的冲击,会计领域也随之发生了空前的变化,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但由于办学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陈旧,文章从现状出发,阐明会计教育薄弱的环节,并就改进会计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标签:中职会计教学教学方法改进措施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培养出既要具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掌握会计核算原理和方法,还要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的财会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现状及原因
1.会计教学的观念、教育思想尚未转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还是老的会计教学观念,教师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角色,而学生还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方式还是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期间很少受过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学习方法的训练。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专业课程设置陈旧、死板,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结构有失合理,体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各门专业课的课时比例、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等方面存在的课时结构不尽合理,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会计知识面宽而深度不够的局面。
因此这种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内容已不能适应培养现代会计人才的要求,有待改革和完善。
3.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仍有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大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黑板和粉笔仍是主要的教学工具,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手段仍无法在会计教学中全面展开。
教师在授课时费时费力地讲授有限的内容,教学效果不佳,这种教学使学生失去学习主动性,而教师则“口干舌燥”“疲惫不堪”。
会计教育处在这样一个经济不断变革和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而采用先进的教学工具,来适应教育信息不断更新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4.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
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不强。
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境均来自于实践与理论的脱节。
如没有真正在企业接受过锻炼,不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和生产流程,特别是会计专业的教师,而这样就很难适应以强调动手能力为特征的职业教育。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普通高校的毕业学生,从学校到学校,自身就没有参加过会计实践,没有在会计岗位上的实际工作经历,动手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以能力为本的办学理念。
要树立相信学生能成功的职教学生观,要对职业学校原有沿袭普通高中模式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进行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与创新。
要实现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学校领导应带头更新会计教育观念,拓宽会计教育思路,进行课程设置的认真分析,改革教学手段方法,更新专业教学内容,积极改善实践性教学的条件,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的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改进实践教学方式,实施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以增强就业能力与竞争力。
2.改进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会计教学;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去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真正实现课堂上教与学的互动。
3.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借助先进教学设备,不但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的认知水平。
面临教学内容不断增加而课时却不能增加、有时还得减少的情况,也可以借助现代教学设备,通过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来解决。
在会计教学中,经常需要画很多表格,若采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借助先进教学设备,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克服教学中出现的矛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而且可以使学生专注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避免既要做课堂笔记,又要理解教学的矛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强化会计实践,建立模拟实践教学系统。
必须将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达到较好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
没有足够的实验室练习或实践教学,会计专业学生很难透彻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技能。
因此,很有必要加快会计课程的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实验室的信息资源、软件资源、项目资源、技术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通过学生在会计实验室中模拟企业的会计部门,分成不同且知其所以然。
另外,会计教材应当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增加案例和实务模拟内容的比例,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5.深入社会实际,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深入实际,接触社会,提倡和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到工厂、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主动去适应社会,适应会计工作。
中职学校通过对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方式的改进,课程内容及教材的改革创新,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能力,增强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就业能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岚清.大力推进业教育职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A].
[2]王淑萍提高会计课堂教学效果途径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6(1).
[3]蒋亚琴.高职会计教育改革之我见[J].职教论坛,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