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绿道规划相关研究

城市绿道规划相关研究

城市绿道规划相关研究
1 国内外绿道发展概述
1.1国外绿道发展历程 萌芽时期:第一条真正意义绿
道—波士顿“翡翠项链” 实践与理论研究发展时期
(1900-1980) 绿道规划的兴盛与成熟:20世纪末
绿道规划
“翡翠项链”规划
8
田园城市 蓝色山脊公路
1 国内外绿道发展概述
1.2国内绿道发展历程 2000年之前:我国绿道建
3 绿道的分类分级
绿道的分级——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
12
3 绿道的分类分级
绿道的分级——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
13
二:国外绿道案例介绍
城市绿道规划相关研究
案例1: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
项目背景:
波士顿公园是一个公共园地,算得上是美国最早的公园。波士顿公园在波士顿初建时期已经划定,供居民放养奶牛、士兵操练 以及游戏、散步等户外活动。
第3阶段为多目标的绿道(约1985年以后)。其功能通常包括野生动物保护、防洪、水源保护、教育、城市美化、 休闲和其他功能。
这一阶段,绿道运动蓬勃发展,世界上有数千个国际、国家和区域层次的绿道项目。在理论研究方面,涌现出 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专著,召集了不少绿道的学术会议,并出现了有关绿道方面的博士论文。有 关绿道的互联网也铺天盖地。
1910-1913年,奥姆斯特德全面改造了波士顿公园,自然式布局的大树、大草坪,任人自由漫步,一派田园风光。
牙买加公园
河道景区和奥姆 斯特德公园
阿诺德植物园 富兰克林公园
不同研究角度:城镇绿地系统和绿地生态网络角度;景观生 态学角度;文化遗产保护角度;环城游憩功能;风景道的角度。
绿道规划典型代表 区域层面:珠江三角洲绿道网 城市层面:深圳市综合型绿道 社区层面:广州荔枝湾绿道
慢行道系统
配套完善的绿道
9
2 绿道的系统构成
5大系统:绿廊系统、慢行系统、交通换乘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 多类要素:5大系统下的绿化缓冲区、衔接设施、信息标识、慢行道等多个要素
绿廊系统示意 标识系统示意
“绿道系统”断面示意
慢行系统示意
服务设施系统示意
交通换乘系统示意
10
3 绿道的分类分级
绿道的分类——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都市型流、滨水空间的关系(生态型)
郊野型绿道
绿道与山体、城市公园的关系(郊野型)
11
绿道与城市道路、绿化带的关系(都市型)
城市绿道规划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对绿道的研究文章主要集中于3 类,包括国外理论介绍、国外实践案例介绍和国内绿道理论与实践。 根据文献资料分析,目前国内对绿道的研究主要有4 个机构。 1)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主要以俞孔坚教授为代表,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绿道的自然生态功能和从 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分析绿道的历史文化保护功能; 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学与旅游系,主要以刘滨谊教授为代表,从城镇绿地系统和绿地生态网 络介入,分析绿道在城镇中的生态作用和游憩功能; 3)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要以吴必虎教授为代表,从环城游憩功能提出了环城游憩带(ReBAM)的 概念; 4)北京交通大学风景道与旅游规划研究所,主要以余青教授为代表,从风景道的角度,分析区域绿道中的旅 游开发功能。
城市绿道规划相关研究
现代绿道发展阶段
第2阶段为以休闲为主要功能的绿道(约1960年至1985年)。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各种小径提供了人们通往河流、 山脉等自然廊道的非机动车交通方式;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的报告强调了绿道给居民带来的接近自然的机会。在1990 年,Little首次定义了绿道。在北美,这一阶段有上千个绿道的规划和实践项目,但研究工作严重滞后,大多数仅限 于项目总结。
城市绿道规划相关研究
现代绿道发展阶段
第1阶段为以生态、景观为主要功能的绿道(约公元前1700年至1960年)。主要有连接开放空间的各种轴线、林荫 大道、公园道、河流廊道等形式,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景观轴; 大多数文献认为,绿道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Frederick Law Olmsted和他1867 年所完成著名的波士顿公园系统 规划(Boston Park System)。该规划将富兰克林公园(Franklin Park)通过阿诺德公园(Arnold Park)、牙买加 公园(Jamaica Park)和波士顿公园(Boston Garden)以及其它的绿地系统联系起来。该绿地系统长达25km,连接 了波士顿、布鲁克林和坎布里奇,并将其与查尔斯河相连。其后,Charles Eliot 扩展了他的思想,将其绿色网络 延伸到整个波士顿大都市区,范围扩大到了600k㎡,连接了5条沿海河流。
城市绿道规划相关研究
城市绿道规划相关研究
目录
一、绿道概述及发展
二、国外绿道案例介绍 三、国内绿道规划案例 四、总结
一、绿道概述及发展
城市绿道规划相关研究
现代绿道发源于美国和欧洲,从注重景观功能的林荫大道到注重绿地生态网络功能的生态廊道,现代绿 道的发展已经历了2个多世纪的演变。虽然现代绿道理论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但是中国的绿道思想却可 以追溯到公元前1 000 多年的周代,一直是历代王朝与自然协调相处的重要思想。 在绿道理论被系统引入之前,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1997)开始对国外景观生态学进行系统研究,详细介 绍了如何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基本原理、规划的总体模式等方面在城乡与区域规划中进行应用。 绿道(greenway),就是以绿色生态为基础的具有绿色通行、游憩健身等多种功能的特殊廊道,有大量 的植被覆盖,自然环境良好,空气质量较高,是一种线性的绿地空间形态,具有完整性、连通性,是城 市绿色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的初级阶段 2000-2010年:国外绿道
理论引入和研究阶段 2010年至今:国内绿道规
划与实践相结合阶段
传统道路线型绿化
1992年《城市绿化条例》 1992年《公园设计规范》 1997年《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1998年《关于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绿色通道工程建 设的通知》 200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 (国发[2000]31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