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熟记)
1.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
2.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千米(公里)=1000米
3.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4、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 和
和- 另一个加数= 加数
5、减法公式:被减数- 减数= 差
差+ 减数= 被减数或被减数= 差+ 减数
被减数- 差= 减数
6.乘法公式: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
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熟记)
1.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
2.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千米(公里)=1000米
3.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4、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 和
和- 另一个加数= 加数
5、减法公式:被减数- 减数= 差
差+ 减数= 被减数或被减数= 差+ 减数
被减数- 差= 减数
6.乘法公式: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
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8.分数的简单应用公式(解决问题):总数÷分母×分子
9.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10.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 “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11.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例子:36是4的几倍? 36÷4=9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A ,求这个数。
用除法计算: A ÷倍数=这个数
例子:已知一个数的5倍数是35,求这个数? 35÷5=7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一个数×倍数= 结果
例子:9的6倍是多少? 9×6=54
12.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13.
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8.分数的简单应用公式(解决问题):总数÷分母×分子
9.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10.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 “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11.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例子:36是4的几倍? 36÷4=9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A ,求这个数。
用除法计算: A ÷倍数=这个数
例子:已知一个数的5倍数是35,求这个数? 35÷5=7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一个数×倍数= 结果
——………分数线
4………分母
2………分子
例子:9的6倍是多少? 9×6=54
12.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13.
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分数线
4………分母
2………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