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家庭与婚姻(自考2012版)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家庭与婚姻(自考2012版)
名词解释题 • 1、家庭
简 述
• 1、简述家庭结构的类型。 • 2、简述家庭形态的变化。
论 述
• 1、联系实际阐述家庭的主要功能。
二、家庭的结构类型
• (一)核心家庭 • 核心家庭一般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 一起而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规模小,人数少, 只有一个核心,即夫妻关系。家庭中父母与子女 构成稳定的家庭三角,并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 两条纽带直接联结。因此,一般认为,这种家庭 形式是一切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一种形式。 • 在核心家庭这一类型中,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 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并且自愿终生不育的家庭。
• (一)性观念多元化 • (二)地位平等化 • (三)行为理性化
习 题
单 选
1、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被 称为B B • A.联合家庭 B.主干家庭 • C.重组家庭 D.核心家庭 2、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 庭被称为 D • A.联合家庭 B.主干家庭 • C.重组家庭 D.核心家庭 3、夫妻一方在外流动打工,一方留守的“半流动” 家庭以及夫妻双方都在外流动打工的“双流动” 家庭被称为 B • A.丁克家庭 B.留守家庭 • C.断代家庭 D.残缺家庭
第三节 变迁中的家庭与婚姻
• 一、家庭形态的变化 • (一)家庭规模小型化 • 家庭规模小型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 口控制的结果;另一个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 的生育观念的转变,自愿少生甚至不生育的年轻 夫妇不断增加。
• • • • • • •
•
(二)家庭离婚率上升 当前家庭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 1、经济因素的考量相对下降。 2、社会舆论压力的宽松导致离婚人群的增多和大 量存在。 3、离婚手续的简化。 4、丈夫或妻子更看重婚姻生活质量和个人感受, 不能认可和接受忍让、郁闷过日子。 5、改善婚姻生活质量或考虑离婚的要求越来越多 的是由妻子一方主动提出来。 6、婚龄变小及互联网普及引发的网恋现象的出现。
第六章 家庭与婚姻
• 第一节 什么是家庭与婚姻 • 第二节 家庭的功能和类型 • 第三节 变迁中的家庭与婚姻
第一节 什么是家庭与婚姻
• 一、什么是家庭 • (一)家庭的概念 • 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 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 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
• • • • •
三、家庭的特殊类型
• (一)重组家庭。是指配偶双方或配偶一方曾有过婚史, 而且配偶双方或一方有可能将与前夫或前妻所生的子女带 到新的家庭中来的家庭。 • (二)“失独”家庭。是指失去家中独生子女的家庭。 • (三)同性恋家庭。是指同性恋者因婚姻压力选择同性恋 婚姻的家庭。 • (四)丁克家庭。即“无孩家庭”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 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原 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的家庭。 • (五)留守家庭。指夫妻一方在外流动打工,一方留守的 “半流动”家庭以及夫妻双方都在外流动打工的“双流动” 家庭。
• (三)家庭类型多样化 • 主要特征为非核心化的小家庭式样,如空 巢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 等,正在构成中国城乡家庭结构的重要特 征。
二、家庭功能的变化
• • • • 1、经济功能弱化。 2、抚育和社会化的功能外移。 3、家庭的生育偏好开始改变。 4、养老功能的挑战。
三、家庭与婚姻观念的变化
பைடு நூலகம்
• (三)联合家庭 • 联合家庭是指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 孙)子女组成的家庭。联合家庭是一种多代多偶 家庭,几代男(女)系血亲及其配偶都在一个家 庭里生活。家庭的权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代或第二 代长房的一对配偶手中。在我国,这种家庭形式 不多。
• (四)其他家庭 • 其他家庭是指一些不完全的家庭,如残缺家庭、 断代家庭、单身家庭等。
• 1、社会化 • 社会化始于家庭。在家里,孩子们学会认识自己,应该怎 样去期望生活,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等。在许多方面,家庭 都是承担社会化任务的理想场所。 • 2、情感和陪伴 • 当今家庭的第二个主要功能是为其成员提供亲密关系和情 感的支持。 • 3、性规则 • 男女两性性欲的满足,只有家庭才是合法的履行场所。 • 4、经济合作 • 家庭常被部分地定义为一群人为追求经济目的而合作所形 成的经济单位。家庭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经济合作的单位, 过去体现在生产方面,现在主要体现在消费方面。
二、什么是婚姻
• 婚姻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 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 • 婚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三、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
• (一)结构—功能主义分析 • 结构—功能主义者强调家庭的功能—社会化、情 感支持和相互陪伴、性规则及经济合作等对整个 社会的福祉及平稳运行非常重要。 • 1、社会化 • 2、情感和陪伴 • 3、性规则 • 4、经济合作
• (二)主干家庭 • 主干家庭是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 活的家庭。主干家庭是以直系亲属为主的多代同 堂的家庭,它是核心家庭纵向扩大的结果。由于 主干家庭的代际层次增多,因此,家庭关系比核 心家庭复杂。 • 主干家庭也有一些特殊形式,一是只有两对或两 对以上都是异代的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 庭;另一种是夫妇或父母缺损一方的单亲主干家 庭。
• 一、家庭的功能(六大功能) • 1、规范性行为功能。 • 人类的性行为与动物不同,它要求在一定的社会形 式下进 行。把两性生活置于家庭制度下,限制在夫妻之间,这是 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而作出的合理选择。 • 2、经济生活功能。 • 家庭的经济生活功能主要包括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家庭 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生产单位。 • 人们的生活消费基本上是在家庭中或通过家庭进行的。 • 3、人口再生产功能。 • 从人类进入个体婚制以来,家庭一直承担着人类自身生产 的功能。家庭是人类繁衍后代的唯一社会单位,满足了社 会发展的要求。
(二)家庭的特征 1、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 2、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劳动分工; 3、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 4、他们共享许多事物,既包括物质活劢,也包括社会活 动; • 5、成年人与其子女之间有着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拥有 某种权威,但同时又对孩子承担保护、合作与抚育的义务, 父母与子女相依为命; • 6、孩子之间存在着兄弟姐妹关系,共同分担义务,相互 保护,相互帮助。
• (二)社会冲突理论分析 • 同结构—功能论一样,社会冲突论将家庭看 作是我们生活的中心。然而,冲突论强调, 家庭中两性以不同的方式彼此竞争,在这一 过程中,有些家庭成员比另一些人从家庭中 的获益要多。他们指出,家庭的历史,同样 也是女性被男性统治的历史。指出了家庭导 致社会不平等的原因。
第二节 家庭的功能和类型
• 4、精神生活功能。 • 家庭是人们休息娱乐的重要场所,人们的许多心理上、精 神上的特殊需要,是在家庭中实现的。家庭在满足人们的 特殊感情需要方面的作用,是社会取代不了的。 • 5、教育功能。 •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担负着传授生活技能、灌输社会 价值观念、训练和指导个人行为等促使个人社会化的责任, 尤其是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 6、抚养、赡养功能。 • 抚育、赡养功能也是家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抚育下 一代不仅是下一代生理上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赡养 就是子女对父母生活上的供养和照顾,包括物质赡养和精 神赡养两个方面。 记忆:A 物质方面:经济生活 B 精神方面:精神生活 C 繁育:规范性行为—人口再生产—抚养、赡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