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案课题:恋爱与性心理课型:讲授周次:第二周课时:2授课时间:9月3日地点:2-3-503教学目标:(结合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确定)1.使学生理解爱情的基本内涵2.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性爱观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正确恋爱观的形成难点:正确的性爱观教学过程:现象1:目前全国每所高校几乎都有自己的“恋爱角”,或在校园的花圃丛林里,或在湖边、河畔的小径上,或在操场的周围……在许多校园里,“恋爱角”都有与学习场所争夺空间的问题。

某校有一条小河,河畔弯弯的杨柳,幽香的花朵,蜿蜒的小径,还有亭阁、小岛、石椅,这里曾经是莘莘学子们看书学习的好地方,如今却被大学生们称之为“爱河”。

有好事者曾为此题诗一首:“昨夜饮酒过度,误入爱河深处,呕吐、呕吐,惊起情侣无数。

”像这样的“恋爱角”,已逐步地开始向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领地延伸了,校园里原本单纯的学习场所,由于爱情的不断挺进与渗透,现在已变得越来越少了。

现象2:大学生恋爱比例达60%更甚,一些同学抛开了以往的矜持与含蓄,表现大胆,在教室、食堂、操场、草坪旁若无人地谈情说爱,美名曰:爱地轰轰烈烈!现象3:出现一种假性的恋爱。

恋爱目的以建立家庭的少,某些人把大学恋爱视为大学必修之课,从而成了,经营恋爱“实验田”,出了许多“恋爱专业户”,这些爱往往是周期短、频率快。

现象4:逐渐淡化“爱”,出现“契约式恋爱”,表现为,在校卿卿我我填补心里空白,甚有人在外租房同居,但毕业就拜拜毫无责任感和严肃感,是危险的不可取的人生态度!现象5:59.2%的女大学生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是可少奋斗很多年,另外,不少女大学生有意嫁给铁饭碗……日前,一份《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在首届广州地区女大学生论坛上发布。

于是有人忧心忡忡,说当代女大学生的“婚姻观”倒退了。

一、爱情是什么(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看世上多少故事,最销魂是“梅花三弄”爱情就是“为兄弟可以两肋插刀,为爱情可插兄弟两刀”爱情,长久以来似乎是诗人和作家垄断的话题。

其中有“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的感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思念;有“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煎熬;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的困惑;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的忠贞;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苦觅;更有“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日与月”的无畏。

爱是什么?问世间情为何物?真正的爱情,不该是大学校园中的凶杀,不该是美国白宫椭圆形办公桌旁的偷情,不该是一件又一件的殉情自杀,也不该是桃色新闻或花边剧。

真正的爱情,应当是一种发自心灵的强烈感受,而男女间的恋爱,则是一种实际的行动,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行为。

(二)、爱的谜底1、肤浅法则(love is skin deep)2、相似相吸法则(the principle of similarity)3、近水楼台法则(the principle of proximity)4、错觉爱情原则5、资源交换原则二、恋爱发展的阶段及心理过程1、异性的疏远期(12~14)小时候,性别是“符号”而已,随着青春期的来临,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和性意识的觉醒,引起了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

青少年开始对性别差异非常敏感,在异性面前时常会感到羞怯和不安。

日常生活中泾渭分明,如走路不同行,学习不同桌,开会各一边,活动各结伴等。

2、对异性的向往期(15~16 )随着性生理上的发育成熟,性心理开始发展,男女情窦初开,产生了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出现彼此希望接触的意愿。

但是,这一时期的男女青年,由于其生理和自我意识的不成熟性,他们对异性向往的对象,基本上是泛化的、不稳定的、缺乏专一性的。

是一种不成熟的恋爱心理。

所以,有人又称此阶段为泛爱期。

3、对异性的接近期(16~18)随着性生理上的进一步发育成熟,性心理开始进一步发展,男女开始采用各种方式接近异性,初恋开始。

初恋是纯洁的,也是强烈的。

4、恋爱择偶期(18~)在这一阶段男女青年,性心理已逐步成熟,社会阅历在不断丰富,恋爱观开始形成,对异性的向往逐渐专一,开始相互寻求和选择自己的配偶对象,建立和培育双方的爱情,进入成熟的恋爱心理。

三、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与特点(一)、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渴望与好奇(14.64%):魔瓶里究竟装着什么?•心灵寂寞(26.7%):这里人生地不熟,找个天冷可为我挡风的,互相依靠慰藉的。

•从众心理—我不恋爱我有病?•宿舍里的兄弟(姐妹)都找了,我又不差也去爱一回!•看着别人恩爱,好羡慕!•大学嘛,都是谈个朋友,要不就落伍拉!•崇尚感觉(33.6%):“一见钟情”、触电、有感觉•渴望自身价值得到认同(5%):学业诚可贵,恋爱身价高?•功利和实用心理(1.7%):找个人当佣人和银行多好,就不会是月光族了!•欲望和冲动心理(11.8%):生理欲望,受黄网、受不良制品影响型。

•受人经验型:新生被老生灌输思想:赶快找一个,再等就没有美女(帅哥)了,过几个月连丑的都成抢手货了!(二)、爱情的基本特征•爱的自主性与非自主性•爱的互爱性与差异性•爱的排他性与可容性–爱情之酒甘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毒中毒•爱的专一性与选择性•爱的持久性与可变性。

lasted—forever–少年之爱如山间潺潺细流——懵懵懂懂–青春之爱如山谷的激流——激情澎湃–中年之爱如奔出三峡的江水——浑厚而坚韧–老年之爱如入东海的扬子江——深邃而宽广•爱的功利性与道德性(三)、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特点•爱情三大步曲:恋爱—结婚—生子•爱情三小步曲:谈(了解)—恋(依恋)—爱(相爱)•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主观学习第一,客观爱情至上–恋爱专业户;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一顿便饭、一次偶遇、一支舞曲、一个微笑等–60年代前后走,70年代头碰头,80年代手拉手,90年代口对口,新世纪床上走•失恋态度宽容,承受能力较弱–情感危机–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网络爱情盛行–比列高、公开化、轻率、速成四、大学生恋爱误区(一)单相思和爱情错觉–单相思又称单恋、暗恋。

单相思者最大的心理误区就是把暗恋的人过分美化。

实际上,他们已经把所暗恋的人看做了“神”,而不是视为“人”,因此他们总是不敢去接近所暗恋的人。

克服的方法就是创造机会接近暗恋的人。

–青年人对爱情的错误感觉称为“钟情妄想”。

即坚信自己被某一异性所爱,即使遭到对方严辞拒绝仍毫无置疑,而认为是对方在考验自己对爱情是否忠诚,仍纠缠对方不已。

用匕首“收割”爱情一位来自贵州农村的大学生,因患单相思,导致精神崩溃,读不进去书,考试屡次不及格,并开始酗酒,一步步走向堕落,最后居然持刀威胁女生,在遭到拒绝后,竟残忍地将其刺死。

(二)恋爱动机不端正:空虚寂寞、攀比、打赌、从众等心理。

(三)恋爱中的感情纠葛–爱情遭遇阻力,恋爱中遭到父母的反对,或者周围人的非议,心烦意乱,辗转反侧。

–爱情中的冲突,还有人恋爱中被彼此间无休止的矛盾、误解和猜疑所困扰,忧心忡忡、郁郁寡欢。

三角恋,有的学生在寻求爱情的恋爱过程中,落入三角恋爱的漩涡里,要不同时喜欢上两个人,(四)失恋•空虚、无望、恐惧、愤怒•第一阶段:抗议-被你抛弃,我却更爱你–挫折吸引力、“遗弃狂暴”、“爱之恨”•第二阶段:放弃/绝望–抑郁是一种忠实、可信的信号,它告诉自己和他人,有些事情已经不可救药的错了。

它是受到压力的人被迫发出的求救和呐喊,他们在为自己的强烈需求请求及时的支持。

对待失恋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发泄法–痛哭发泄法、迁移发泄法、情感倾诉法•转移法–对象转移法、场所转移法、情感转移法、学习转移法•反思总结法:反思法和总结法–汪国真: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没有痛苦的爱情是不深刻的,爱情使人生丰富,痛苦使爱情升华–失恋并不等于失败,失恋更不能矢志五、大学生健康恋爱心理的养成1、树立正确的恋爱心理与行为–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爱情是相互理解和信任,一种责任和奉献2、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恋爱言谈文雅,讲究语言美。

–恋爱行为大方。

–恋爱过程中平等相待。

–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

3、培养爱的能力爱需要能力吗?你质疑过你的爱的能力吗?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质疑自己爱的能力?表达爱的能力——你的爱表达出来了吗?✓你想要表达你的爱吗?✓你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表达你的爱吗?✓你能用恰当的方式和语言表达你对她(他)的爱吗?接受爱的能力——你准备好接受你的爱慕者了吗?✓你的爱情是突如其来吗?✓对于被爱你感到高兴吗?✓你接到爱的讯号了吗?拒绝爱的能力————你会拒绝他人的爱吗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

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

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悲哀。

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声声叹息。

感情受挫时:勉强对方、愤怒仇恨、自我贬低——身心伤害,甚至酿成悲剧。

以尊重的态度接纳对方的选择,恰当地回应感情挫折情境——展现珍爱价值观。

爱江山还是爱美人•大学生人生观不定型,爱情观模糊•大学生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不丰富,缺乏应对恋爱过程中的突发性事件所需的应急能力•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大学生的未来去向不确定恋爱的最佳时机•“四时”–心理发展相对成熟时–人生观相对稳定时–社会阅历相对丰富时–经济相对独立时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调适•不要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调节恋爱中的情绪反应•爱情流露要自然而大方•要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意愿•抑制性欲冲动的干扰•祝愿同学们都能守得爱情的绿洲花开灿烂!六、大学生性心理卫生(一)、大学生性心理概述生理: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人的自然本能。

–社会:人类的性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社会性。

弗洛伊德关于性的理论•本我(id):•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 )•初级思维方式(primary thinking process)•自我(ego):•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 )•次级思维方式(secondary thinking process)•超我(superego ):•道德化了的自我•至善原则(principle of ideal)性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Freud)性是广泛的身体快感–口欲期(出生-1岁):贪食–肛欲期(2-4岁):放肆、无礼;吝啬、保守。

肛门性格–性器欲期(4-6岁):自恋期,阉割情结•俄狄普斯(Oedipus)情结、“Electra”情结•潜伏期(6-10岁):–儿童的性心理活动进入一段安静的时期。

儿童对动物、运动、自然界的好奇心和学校的学习、同伴的交往等活动日益增加。

•生殖期(10-20岁)–此期躯体和性发育成熟,与家庭客体产生心理社会性分离,建立家庭外的亲密客体关系,个性已初步形成,认知功能继续得以发展,这些心理功能与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进行同化和适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