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学校骨干教师考核实施方案根据宜县教体办〔2018〕75号《宜宾县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印发<骨干教师培养暨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各级骨干教师管理工作,确保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省、市、区级已结业的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一、成立凤仪乡骨干教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和考核组组长: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副组长:中心学校副校长兼工会主席中心学校副校长兼初中校长成员:中心学校办公室主任中心学校总务处主任中心学校教务处主任中心学校办公室副主任中心学校总务处副主任中心学校出纳领导组下设骨干教师考核组,考核组设在中心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骨干教师考核的日常事务。
考核组组长:成员:二、骨干教师考核流程1.个人申报。
个人如实填写《骨干教师学年考核申报、评价表》并附相应的佐证材料并按评分标准自评打分。
2.任职学校(片联校)审核材料。
任职学校(片联校)成立审核组,对教师提供的所有佐证材料和《骨干教师培养人选结业证书》复印件进行审核。
对属实的材料由分管领导或校长签字,学校盖章后上报中心学校,同时填报《骨干教师××学年考核汇总表》电子文档。
任职学校(片联校)审核材料后,对骨干教师自评分认可的,在评分表第二页下端由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对骨干教师自评分不认可的,修改教师自评分后让其重新填写打印上交。
3.中心学校考核。
中心学校考核组再次审核材料的真实性,并依据《骨干教师学年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考核评分,并确定考核等级,公示考核结果(3个工作日),处理异议。
填报《骨干教师××学年考核汇总表》电子文档,送研培中心复核并确定等级。
三、骨干教师考核相关说明骨干教师考核评分标准严格按宜县教体办〔2018〕75号《宜宾县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印发<骨干教师培养暨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附件4《骨干教师学年考核评分标准》执行,结合本乡实际情况,作如下补充说明。
1.关于任教情况。
凡未上课的行政管理人员按“学校安排未上相应骨干学科”处理,以3分计算。
2.关于教学质量。
中心学校未上统考学科的管理人员的得分计算办法为:(1)中心学校目标考核获得一等奖计满分,二等奖计46分,三等奖计42分;获得提高一等奖计48分,二等奖计44分,三等奖计40分。
(2)若未获得上述等级奖,则按乡镇在全区的目标考核排名计算得分,计分办法按文件公式计。
艺体教师的得分按当年现场检测在全区的排名以文件公式计。
幼儿园教师按教体局质量考核等级计分,一等奖计满分,二等奖计46分,三等奖计42分,未获奖按《叙州区XXXX—XXXX学年学前教育考核评分汇总表》排名以文件公式计算得分。
任多科教学的,只计其任骨干学科教学成绩,若不达标的,可以计算多科平均成绩;学校安排未上相应骨干学科的,计其各科平均成绩。
名次提高得分:各类人员提高名次达2%达标,计30分,每多提高一个百分点加2分,最高加20分,共50分。
3.关于教学研究。
乡级及以上公开课一律以证书为准,不提供教案,校级公开课每学年不得超过6次,需要提供教案、学校的活动安排表或者活动通知。
乡级及以上专题讲座或经验交流等教师培训活动,一律以证书为准,不提供讲稿,校级教师培训每学年不得超过6次,需要提供讲稿和活动通知、图片。
中心校发文的行政管理人员,可以以会议中对教育教学的专题讲座作为教师培训计分,需要提供讲稿和活动通知、图片。
中心校管理人员的讲座根据受众范围确定为校级或乡级。
4.关于结对帮扶。
凡被帮扶对象没有上统考学科的(艺体和幼儿园教师),以被帮扶对象的教育教学成果奖计分,乡镇级1分/份成果,片区联组级2分/份,区县级3分/份,市级及以上4分/份,同一活动只计最高层次奖得分。
上了统考学科教师不得帮扶未上统考学科的教师。
四、骨干教师考核资料准备及要求(一)个人准备的材料及要求1.校级公开课的教案。
2.乡级及以上公开课证书复印件。
3.教学大讲赛的证书复印件,或者教案与活动通知。
4.校级教师培训(专题讲座或经验交流)的讲稿、活动通知和图片。
5.乡级及以上教师培训(专题讲座或经验交流)的证书复印件。
6.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
7.发表文章的封面页,刊号页,文章所在页复印件。
8.区级及以上课题的批复文件和课题申请.评审书。
9.结对帮扶计划和总结各1份。
被帮扶对象的教育教学成果证书复印件。
需要被帮扶教师在计划、总结和证书复印件上签名。
10.外出讲学的讲稿和活动通知。
以上材料有则提供,并按上述顺序整理装订成册,骨干教师学年考核申报.评分表作为封面。
以上材料全部由任职学校(片联校)分管领导或校长签字,学校盖章方有效,未签字盖章的材料一律不予计算得分。
(二)任职学校(片联校)个人准备的材料及要求1.学校课程总表。
2.《叙州区XXXX年X期检测考核分单科汇总表(班级)》中涉及骨干教师任教的所有学科。
《叙州区XXXX年X期检测考核分单科汇总表(班级)》中涉及骨干教师帮扶对象任教的所有学科。
3.学校目标考核奖证书复印件(仅中心校和中心园有)或通报文件。
4.校级常规公开课安排表,教研活动记录本,临时教研活动通知和图片。
5.学校青蓝工程(结对帮扶)的计划(内含安排表)。
6.骨干教师无违反师德行为的证明(一份证明叙述所辖范围所有骨干教师的情况)。
以上材料均要提供(其中第1.4.5三条每个校点都要有),并按上述顺序整理装订成册,《附件4:宜宾市叙州区骨干教师2017——2018学年考核汇总表》作为封面。
以上材料全部任职学校(片联校)分管领导或校长签字,学校盖章方有效,未签字盖章的材料一律不予计算得分。
(三)中心学校准备的材料和要求1.区教体局目标考核统计表。
2.区教体局德音体美现场监测成绩统计表。
3.《叙州区XXXX—XXXX学年学前教育考核评分汇总表》以上材料均以区教体局发文为准。
五、骨干教师考核纪律要求及注意事项1.根据宜县教体办〔2018〕75号文件要求,任职学校(片联校)也要成立考核组,对骨干教师进行初审考核。
各考核组务必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严禁弄虚作假,一经查实,严肃追责。
2.骨干教师务必按时上交考核资料,未按时上交的视为自愿放弃参加考核,责任自负。
3.骨干教师的个人材料必须与学校、片联校、中心校的集体材料一致,方可认定其得分(如教学研究)。
凡是不一致的,由骨干教师本人提请各级学校核查,属实则计分,不属实或者弄虚作假的,不计分且通报批评。
附:区研培中心《骨干教师学年考核评分标准》中心学校2018年10月9日一、任教情况5分得分标准:上了相应骨干学科得5分,未上相应骨干学科,是学校安排的得3分,由于个人原因未上该项不得分。
二、教学质量50分骨干学科教学成绩综合考评达标计30分,个人教学成绩考核得分= 30分+20×超达标名次数÷达标名次。
担任多班科教学者分别计算得出考核分并从高到低排序(n1、n2、n3、n4),再按个人教学成绩考核得分=(n1×1 + n2×1.05 + n3×1.1 + n4×1.1……)÷ n。
所教学科成绩未达标的只计28分。
未担任统考学科教学工作的学校领导,按自己指导所辖学校(乡镇)年级的学科的教学成绩(以学校或乡镇为单位,在全县评价中的综合名次)按上述公式计算。
高中、幼儿园和非统考学科由各单位制订考核方案进行考核,也可按绩效考核或教学质量目标考核奖的考核得分对比换算。
三、教学研究15分1.上公开课、示范课等:校级(教研组)每次1分,镇级(直属校级)每次2分,县级每次3分,市级每次4分,省级每次5分;每学年总次数不少于4次,每少一次扣1分。
2.教学大讲赛:县级6分,市级8分,省级10分。
有证书的以证书为准,无证书的提供教案和活动通知及相关活动记录。
3.在教师培训(含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中被聘为讲课人员、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
校级(教研组)每次1分,镇级(直属校级)每次2分,县级每次3分,市级每次4分,省级每次5分;每学年总次数不少于4次,每少一次扣1分;有证书的以证书为准,无证书的提供讲稿和活动通知及相关活动记录。
四、课题研究10分1.微型课题。
每学年初自己确定骨干学科的微型研究课题,报学校审批备案,在研究过程中写出经验或成果论文,每学年至少有一篇论文获奖或经验文章发表:镇(直属校)级1分,县级2分,市级3分,省级4分,国家级5分;学年内无论文发表或获奖则扣2分;论文以证书为准、发表文章以公开出版的报刊杂志为准。
2.立项课题。
参与县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研究或主研乡镇(校)级立项课题:主研人员县级2分,市级3分,省级4分,国家级5分,参与研究的人员减1分计。
以各级考核后所发的证书或文件为准。
未考核但有成果的可减半计分。
此项总分不超过10分。
五、结对帮扶10分各学校按本校方案评分,已结对帮扶得2分;与上学年相比县统考相比,被帮扶者提高5名内或提高分未超10分得8分;被帮扶者提高5名及以上或提高分超10分得10分。
非统考学科按学校考核结果认定。
六、外出讲学5分到外乡镇(直属学校)讲一次得2分,到县级讲一次得4分。
此项总分不超过5分。
七、师德合格5分不合格0分且一票否决,取消骨干教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