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开发

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开发

关键词:聚氨酯硬质泡沫全水发泡聚醚多元醇
Preparation of Warer—BIown Rigid Polyurethane Foams
Song Congmei,Tong Jun,Luo Zhenyang
(Jiangsu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Nanjing 210024)
2. 李绍雄.刘益军,聚氟醋树脂及其应用,183—191
3.
Flshbacg Thomas L etc Polyol Composition Good Flow And、№kr Blown Rigid Polyurethane Foams Made Thereby Having Good
Dimensional Stability.USP 56865000997)
,组合聚醚中水的用量增加,使得泡沫密度降低。密度的变化对泡沫塑料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3.3.1水含量及密度对泡沫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全水发泡泡沫塑料体系随着水用量的增加,不仅密度降低,而且形成更多的开孔结构,这小 仅降低了泡孔壁的强度,也加速了cOz气体的扩散,从而影响泡沫的尺寸稳定性,见图3。
I一高温(80"Cx246)尺寸稳定性 2一低温(一25℃x246)尺寸稳定性 围3密度对泡沫塑料尺寸稳定的影响
Keywords:polyurethane,rigid foam,water-blown,polyether polyol
1引言
全水发泡硬质聚氮酯泡沫技术实际上是以水和异氰酸醑反应生成的coz气体作发泡剂,其臭 氧破坏效应0DP值为零、无毒副作用、对设备的要求很低、可沿用CFC一1I体系的设备,是最具吸 引力的CFC一11替代发泡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全水发泡体系与CFC—i1体系相比存 在许多不足,诸如组合聚醚粘度比较大、泡沫与基材的粘接性差、导热系数偏高,限制了全水发 泡聚氨酯泡沫的推广和应用“I。
随着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泡孔结构更趋向于均一化,闭孔率增加, 其尺寸稳定性也相应提高。高温尺寸稳定性的改善尤为明显,见图6。



I一低温(--25"Cx24h)尺寸稳定性

氍 垃
2一高温(80℃x24h)尺寸稳定性
图6泡沫稳定剂用量对泡沫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4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作者: 作者单位:
宋聪梅, 童俊, 罗振扬 江苏省化工研究所(南京)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赵志方.刘惠明.胡小康 适用全水发泡的聚氨酯硬泡聚醚多元醇的研制[会议论文]-2002 2. 沈春林 JC/T998-2006《喷涂聚氨酯硬泡体保温材料》标准解读[会议论文]-2006 3. 肖力光.罗晶.张兵.XIAO Liguang.LUO Jing.ZHANG Bing 影响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牲能的主要因素[期刊论文]-新型建筑材料2009,36(5) 4. 上海华谊集团建设有限公司隔热防腐公司 二种新型化工设备与管道隔热保温材料[期刊论文]-化工设备与管道2002,39(2) 5. 苏莉 聚氨酯泡沫低密度全水发泡代替氯氟烃[期刊论文]-天津化工2001(4) 6. 周鹏.李同续 环保型HFC-365mfc基聚氨酯硬泡材料[会议论文]-2010 7. 陈国昌.黄兆阁.李荣勋.刘莉.丁乃秀.刘光烨.Chen Guochang.Huang Zhaoge.Li Rongxun.Liu Li.Ding Naixiu.Liu Guangye 纳米CaCO3对PVC微发泡体系的影响[期刊论文]-塑料科技2005(5) 8. Jurgen Kellner.David Evans.沈嵘 聚氨酯预制隔热管的生产技术和用于集中供热管道高质量的聚氨酯泡沫系统[会议论文]-2000 9. 杨建斌.张晓莉 全水发泡PURF流动性研究[会议论文]-2003 10. 邢益辉 供热管道保温用的全水发泡聚氨酯泡沫[期刊论文]-聚氨酯工业2001,16(4)
Abstract:The water-blown rigid polyurethane foam systems with good flow were prepared.The related factors
effectiag on the foaming properties are discussed.The rigid foam has good dimensional stability,excellent adhesion and lower thermal conductivity.The properties of t-Ie foam eao reach or surpass the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 for automobile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The water-blown polyurethane system products have good market prospect.
3.2异氰酸酯指数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性能的影响
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合成中,异氰酸酯指数通常大于1.0,使反应过程中有过量的异氰 酸酯基团与氨基甲酸酯进行次级反应,生成脲基甲酸酯;同时异氰酸酯基团自身之间进行三聚反 应,生成异氰脲酸酯,这两种链段结构的存在使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较高的压缩强度和尺寸 稳定:由于水发泡体系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已经存在大量刚性的聚脲链段,随着异氰酸酯指数 的增加,泡沫塑料的脆性也相应增加,这就导致泡沫塑料拉伸强度下降。见图1、图2
表I 聚醚品种对全水发泡泡沫性能的影响
以脂肪族聚醚多元醇TNR410为主体聚醚的组合多元醇,其原液的粘度明显偏大,在常温及低 温环境下,发泡设备无法正常工作,需要对原液加热以降低其粘度,并且,由表l可见,以TNR410 合成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易吸水变形;以N635S合成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物性虽然符合 技术标准,但以其为主体聚醚的组合多元醇的粘度严重超标,即使在夏季也需要对其进行预热才 能满足发泡设备的使用要求:采用自制的全水发泡聚醚多元醇PE600配制组合多元醇,不仅降低 了组合多元醇的粘度,使其满足普通发泡设备的使用要求,而且,以PE600合成的全水发泡硬质 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蝌 篁 制 鼷 蛙
异氰酸酯指数 圈I 异氰酸醑指数对泡沫塑料强度的影响
一2l劬一
异氰酸酯指数
I一高温(80"cx24h)尺寸稳定性 2一低温(一25℃x24h)尺寸稳定性 图2异氰酸醑指数对泡沫塑料尺寸稳定
性的影响
2003年江苏省复合材料科学技术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南京2003.5
3.3水含量及密度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
261
2003年江苏省复合材料科学技术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表2交联剂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物性的影响
南京2003.5
3 5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3.5.1表面活性剂对泡沫导热系数的影响 B8433非水解硅酮表面活性荆是德国GOLD.SCHMIDT公司专门开发的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醑泡沫
表面活性剂,它对水一聚醚多元醇一异氟酸酯体系有着优异的乳化成核能力,在反应过程中控制 泡孔结构,并最终获得泡孔细腻、均匀、绝热性能良好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见圈5。 3.5.2表面活性剂用量对泡沫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4. U.Rotermund etc.降低烃类发泡的硬质聚氨醑泡竦塑料导热性.见:聚氨醋中国’9s国际会议论文集,49—57
5. Ju曜en kellner etc.聚氨醑预制隔热管的生产技术和用于集中拭热管道高质量的聚氯醑泡沫系统.见:中国聚氯酯工业协会第1|次年
会论文集102~108
263—
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开发
撕|笔m






喵 摹
.蛋鱼一≥已、蔽憾《蹄
砬P
m拼瑚;弓枷j笔
图4密度对泡沫塑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l—B8433 2一B8462 3一AK8805 4一L6900
图5表面活性剂品种和用量对泡沫导热系数的影响
3 4交联剂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物性的影响
交联剂是聚氨酯泡沫塑料中一类比较常用的配合剂,一般为小分子的多元泡沫的交联密度及闭孔率,增强泡沫的抗 压强度、耐渗透性,见表2。
表3列出了自制全水发泡聚氨酯硬泡的性能以及有关汽车行业、建筑行业(B类)用硬质聚氨 酯泡沫塑料的性能指标。可以看出自制全水发泡聚氨酯泡沫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有关 标准中对汽车、建筑行业用CFC一11发泡聚氨醅泡沫塑料的性能要求。
表3自制全水发泡泡沫与汽车行业、建筑行业用CFC.11体系聚氨酯硬泡的性能指标比较
2003年江苏省复合材料科学技术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南京2003.5
于空气向泡孔内的扩散速率,使泡孔内压力降低,导致泡沫收缩,尺寸稳定性降低…。因此,全 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技术的关键在于开发新型的低粘度、高活性、高支化度聚醚多元醇。表I 为采用几种聚醚多元醇配制的组合聚醚的粘度及其制得的泡沫塑料的物性。
2003年江苏省复合材料科学技术与T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南京2003.5
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开发
宋聪梅 童俊 罗振扬
(江苏省化工研究所南京210024) 摘要:探讨了影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响性能的相关因素。研制了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全水发泡硬质聚氯酯泡沫
组合聚醚。依此制备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粘接性能和较低的导热系数.已达到或超 过汽车、建筑行业对全氟泡沫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针对全水发泡体系的特点,我们通过聚醚分子结构的调整、助剂的选择,开发了低粘度的聚 醚及具有良好流动性的组合聚醚,以此制备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粘接性和 较低的导热系数。
2实验部分
将聚醚多元醇、泡沫稳定剂、催化剂、水等混合均匀,作为A组分;以多异氰酸酯作为B组 分。发泡时,调节A料、B料及模具的温度,按配方称取A、B料,混合后搅拌5~10 s,立即倒 入模具使其自由发泡,待泡沫完全熟化后测定相关性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