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贴面礼:在阿拉伯国 家,两个老朋友相见不 仅仅会握手和拥抱,还 会行贴面礼。行礼时, 用右手扶着对方的左肩 ,左手搂住对方的腰, 左——右——左贴面三 次。如果两人关系亲密 ,还会在贴面的同时发 出亲吻的声音。
双手合十:这种礼仪 多见于信奉佛教的国家 ,比如说泰国。泰国人 见面时往往低头问候, 并将双手合十于胸前。 小辈见长辈双手举到前 额高度,平辈到鼻子高 度,而长辈还礼则只需 到胸前即可。
藏族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 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见到长者或尊敬 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 于地面。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 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在有些 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合掌要过头,表示 尊敬。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 。
献哈达 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 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 ,即纱巾或绸巾。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 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 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 磕头 藏族人朝觐佛像、佛塔、活佛 及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
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
望、拜别等。
•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跪而头触地作较长
时间停留为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行礼
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 头也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头在地 必须停留一段时间。稽首是最重的礼节,(常为
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 在中国的古代,见面行的是“ 拱手礼”属想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 种礼节。行礼时,双腿站直,上 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 前。
•
拱手礼始于上古,有模
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意为愿作
对方奴仆。后来拱手逐渐成了相
见的礼节。尤其是近现代,已基
本成为本地区人民群众主要的交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4
•
——见面礼
路漫漫其悠远
恭而有礼
1. 古人的见面礼仪 2. 常见的见面礼 3. 世界各地的见面礼
1. 古人的见面礼仪
• 我国古代,是没有握手这种礼节的 。但作为礼仪之邦的我国,在古代 人们相互见面时,却有其他与握手 不相同的许多的礼节。
• 这里对古人的一些常见的见面礼节 作一介绍。
路漫漫其悠远
拜手、再拜
• 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行礼时,跪下,两手拱 合到地,头靠在手上。
• 《周礼》中作“空首”;也 作“拜首”。
• 再拜:拜两次为再拜,表 示礼节之隆重。
• 过去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 ”以表示敬意。
路漫漫其悠远
顿首、稽( qǐ )首
•
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
往礼节之一。
一般情况男子应右手握拳在内, 左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若 为丧事行拱手礼,则男子为左手 握拳在内,右手在外,女子则正 好相反。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坐姿
清代生活的
• 晚清男人的坐相。所谓“坐如钟”
• 晚清妇女的坐相,双脚合拢,双手合放在膝上
告别茶:
即主清茶暗示客人该告辞,所以 听到“请茶”时,要留意看主人是否有 送客之意
2. 少数民族常见的见面礼
维吾尔族见面时,不施握手礼,而是把右手放 在左边的胸前,点头、鞠躬,并说:“萨拉木里坤” (意思是祝福)。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或是长辈, 则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鞠躬,表达对 长者的尊重和礼貌。
妇女见面时,就不施这种礼,而是要互相拥抱 ,右脸面要挨一下,并说“萨拉木”(祝福的意思) ; 长者见到晚辈时,晚辈要先施礼; 老人见到小孩时,小孩要先叫老人的称呼,老人则 要吻小孩的脸蛋和额头。 现在许多老年人仍保持着这种传统的礼节,不过年 轻人见面时,大都施现代的握手礼,并说:“亚克西 木塞孜”(您好)。
揖
• · 拱手行礼,是为揖。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常见 的礼节。
• · 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 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 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 · 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 ,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 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另外,泰国认为头部是 神圣的,不能随意摸别 人的头。
接吻礼:接吻礼是西 欧流行在亲人、朋友、 夫妻之间的亲昵礼节, 一般只能在受礼者脸颊 上轻吻一下,不能发出 声音。
感情激烈时,比如说遇 到喜事或丧事,也可以 使用接吻礼,表示兴奋 或者安慰、同情。
碰鼻礼:新西兰的 原住民毛利人中还保 留着一种古老的见面 礼仪,即碰鼻礼。毛 利主人在初次见面时 必须与客人鼻尖对鼻 尖连碰两三次,碰的 次数越多、时间越长 ,则说明客人越受他 们尊敬。
哈萨克族见面时,都要伸出双 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 ,并说:“萨拉木里坤”,同时还要 问七八个“阿曼”(平安的意思), 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 兄妹、儿女、牲畜等,不然,则被 认为不礼貌。
妇女们见面时,一般是点头、 问候,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 那么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 抱,表示亲昵和思念。
正规揖礼:
拜
• 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 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 额触双手,如同揖。。
• 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 ,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 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 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 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 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 ,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 磕长头,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进行 。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自额、至胸拱 揖三次,然后匍伏在地,伸直双手划地为号 ,如此反复进行。
• 磕短头,也在寺庙中进行。合掌连拱三次, 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 诚心忏悔。拜谒长者,要磕短头,表示尊敬 祝福。
路漫漫其悠远
3. 世界各地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