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密度教学设计.docx

(完整版)密度教学设计.docx

课题:密度
(人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第十一章第三节)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
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
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熟悉天平的构造、正确使用方法
和注意事项。

学会用刻度尺、量筒和天平测定液体和固体的体积与质量。

通过探
究实验,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理解物质
的属性之一——密度。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通过实验
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研究问题常用的求比值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敢于大胆提问,乐
于主动探究日常现象中的物理道理的科学精神。

2.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3.教学难点:
密度单位的换算、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4.教学用具:
教师演示用:哑铃 2 个、小铁钉、大泡沫块
学生观察实验用:天平砝码,木块 2 个,石块 2 个,量筒,水,烧杯 2 个
三、教学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

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
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

这样既让学生
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目的
师:最近老师一直在减肥健身,老师今
天带来两个哑铃想和咱们班力气大的同
学比一比。

看看健身效果如何。

谁想试
试啊?
找一健壮男学生到讲台前。

拿出两个哑
铃(一真一假,假的为泡沫模型与真的
外观相同)。

师拿假哑铃并将真哑铃递给
学生。

师生一起举起哑铃。


课学生败,老师胜。

老师显得很轻松。

老师将假的哑铃递给学生。

师:两个哑铃不是一样的么?
老师拿一大块泡沫和一个小铁钉,问学
生那个质量大。

师:不是铁质量大么?到底谁质量大
啊?
师:哦。

原来还有前提啊!那同学们说
铁和金子谁的质量大呢?


问师:那同学们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题和前面的情况一样呢?
通过精彩的课
学生踊跃举手
堂小活动,激
起学生的疑
问。

其他学生为师
生二人计时
学生们奇怪
生:哑铃是假
的,泡沫做的
啊太像了
生:不一样,
铁沉,铁的质
量大
通过图钉与泡生:泡沫沫塑料块的比
较,把学生的思生:在体积相
维定向到“质量”同的情况下,
和“体积”上来
铁质量大。

生:体积相同
时金子的质量
大。

引领学生思考
学生动脑思考
生活中的现象,
并回答
培养学生细心
学生举例观察生活现象的
习惯。

启发学生对上述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大胆学生大胆进行给学生足够的
猜猜想猜想想象空间,培养
学生的创造性
想师:同学们猜猜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
思维假
有什么关系呢?(将学生有代表性的猜

想和假设列在黑板一侧进行归类,鼓励
学生大胆去猜想和假设)
组织实验探究: 1、引导学生理解实验方
实案,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每种物质验要选质量和体积不同的两组,选三种不探
究同的物质。

2、对实验过程进行指导。

实验数据如下:
质量体积质量/体
( g)(cm3)积
(g/cm3)木块 1
木块 2
石块 1
学石块 2


水 1

水 2
1、分析数据:
A、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
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B、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
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C、水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
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按方案进行实锻炼学生的动验,合理分工,手能力,让学生并做好实验数进一步熟悉物
据记载。

理实验器材的使
用方法
此表有学生设

计算质量与体
积的比值。

培养学生分析分析
处理数据的能
力并从数据中
找到物理规律。

D、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水)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2 、密度
师:我们生活中经常说“铁比木头沉”,生: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
我们的依据应该是什么呢?
的比值。

师: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比值是单位体积
的该物质的质量。

我们把这个比值就叫
做密度。

练习ρ的写法
A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
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生:用这种物归师:那么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应该怎么质的质量除以纳计算出某种物质的密度呢?它的体积

结 B .密度公式:ρ =m/V;m 表示质量,
V 表示体积通过物理量的定义让学生自己导出定义公式,培养了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33
); 克
C.密度单位:千克 / 米(kg/m
练习单位的互/ 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相转化
3、计算
师:下面同学们来比一比醋和酱油的密
计算题素材设学生讨论、计置来自生活问
度哪个大 ?醋体积为 500ml,质量为525g,
算、比较题,有利于培养酱油体积为 400ml,质量为 470g.
学生利用理论带领学生阅读书中密度表知识处理生活
师:同学们说说通过阅读密度表能得到学生仔细阅读问题的能力,使表格并回答学生学以致用。

什么规律呢?(将正确的结论写在黑板
上)
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关系实验中以及密度公式计
算中的注意事项结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
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

本课题我从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又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物理的魅力。

在教学方式上也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操作。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比前几届的学生好,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点也比较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