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CAD实验报告

纺织CAD实验报告

实验一小提花织物CAD/CAM系统一、功能概述提花织物CAD/CAM系统用于提花织物和图案设计和纹版的自动制做,它由“提花织物图案设计系统和“纹版自动制做系统”组成,该系统具有图案辅助设计,图案处理成意匠图,将意匠图处理成纹版信息的功能。

运行引系统,将图案草稿通过数字化仪输入到计算机,然后再利用系统提供修改,复制,绘画,填充纹样等功能对这个草图进行修改扩充,得到织物的小样,小样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织物组织,即不同的织物效果,对小样图通过系统变意匠图的功能,转换为意匠图与人手工在意匠纸上绘出的效果相同,最后把意匠图的信息加上纹版要求的辅助信息,比如穿绳孔、定位孔等生成纹版教据库。

“纹版自动制做系统”是用纹版数据库数据控制复花机自动做出纹版,对冲孔后的纹板自动进行检测,如有靖孔错误出现系统会自动进行报警,这样保证了做出的纹版准确无误。

二、系统构成本系统由“花织物图案设计系统”和“纹版自动制做系统”两部分组成。

软件部为:提花织物图案设计系统,纹板自动制作系统控制程序,支掌软件为以上操作系统。

三、实验操作1、输入方式。

彩色扫描仪扫描,需要把图纸捺上颜色,不仅涂颜色费工很大,而且扫描后的图形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改,因此我们认为用扫描仪输入图案草稿不能提高输入速度。

因此我们选用了数字化仪作为输入的工具,描图输入虽然较繁琐,但是可在输入的同时完成配色的工序,对草稿中绘的不准确的图形,在描图输入时利用坐标值和绘标准型的功能将它进行纠正,所以说选用数字化仪输入符合我们投费少,又能满足生产需求的愿望。

2、提花织物图案中包含了规则图形与不规则图形,对于规则图形,如矩形、圆、椭圆、正多边形等在人工绘制的草稿中不准确,为得到准确标准的图形,系统安排了规则图形的绘制程序,只要输入几个参数,就可自动绘出图形,有些图形不属于以上说的规则图形,但又要求较规范,如两条,三条、四条或多条并在一起的曲线,如果一条条的分别绘出,用手描图不能保证线与线之问不重不分,为此安排了画双线,三线四线和多线的功能,描一次即可画出多条线,在程序中解决了在转变处各条线的位置系,这就是辅助设计中所碰到的等值线的绘画问题。

3、关于图象的放大或缩小,图形较小时看不清楚,可以将屏幕上的图形进行放大,放大倍数最大是16倍,通过编辑键使放大后的图形在屏幕上漫游,在系统中对图形进行操作的各个地方都安排了放大或缩小的功能。

4、关于描图方式的确定,当输入一个小区域时,要求描人边界线,然后选一个着色的内点,对这个小区域进行填色。

首先系统自动封闭小区域的边界线,然后再自动确定区域的内点填色,这样既减少了一次选着色点的操作,又杜绝了一些错误的发生。

5、关于复制的功能,在织物图案中存在着左右对称,上下对称,45度对角线对称,135度对角线对称的情况,为此系统中安排了这些复制的功能。

6、关于将意匠图转换为纹版信息,在织造过程中,每梭子对应着一张纹版,根据织造工艺,意匠图上每一行对应着一张纹版,在意匠图的提花的点对应纹版的一个孔,不提花的点对应纹版的一个空。

四、总结小提花织物CAD/CAM系统具有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准确快速等优点,在我国轻纺行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改善,它将会为提花织物现代化生产提供便利。

实验二纹织CAD/CAM系统纹织CAD/CAM系统主要功能:1纹样扫描2图案编辑3意匠修改处理4纹版处理5纹版冲机。

一、实验背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纹织系统很多,但其价格非常昂贵,对于目前经济形势处于低谷的纺织行业来说尤其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很难承受,所以这些很有用的CAD/CAM系统并没有真正流行起来。

许多纹织生产厂家仍处在手工制作水平,这样不仅大大浪费人力物力,更主要的是延长了品种翻改和产品开发的周期。

通过实践借助于一些较流行的图像软件,自行开发设计出一套纹织CAD系统。

经过实践证明,这个系统是十分简单易行的设计效果颇佳。

二、基本路径图像处理软件较多,比如Windows自带的画笔,专业图像处理软Photoshop等。

这些软件具备扫描、修改、打印等一系列功能,我们只要充分利用这些软件的图像处理功能生成符合纹织制版出版需要的图像文件,再根据提花设计的具体操作进行编程,利用组织覆盖手段生成完整的意匠文件,然后根据佯卡和组织库生成二进制纹扳文件,控制计算机进行自动打孔。

这佯就实现了一个经济实用的简易纹织CAD/CAM系统。

三、编程语言因为Windows的可视化语言VB进行编程,可方便地实现程序共享。

若要调用某图像软件,只需在菜单中选择shell命令调用该图像软件的可执行文件即可,使该图像软件有机地融入你的设计系统。

利用VB进行编程可方便地实现图形界面设计,使自己的设计系统具有Windows风格的图形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VB具有易学易用的优点。

四、系统的设计步骤跟传统制作方法一样设计出纹样(即画稿),纹样是决定织物是否有市场的主要因素,因此要特别注重纹样的艺术性、实用性以及销售地区的风俗习惯。

画稿设计出来后,运用Photoshop的import功能将画稿扫描至计算机,为了方便以后进行图像处理,建议采用l6色的不压缩BMP文件格式进行存储。

操作过程中,关键点是设置图像的大小。

实验三纬编针织物CAD/CAM系统介绍CAD技术在纬编产品的设计、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加深,对纬编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国外纬编针织物CAD系统稳定、功能完善,但通用性不强。

纬编针织物CAD/CAM系统组成1.电子提花系统特点:花型更换迅速、花型范围不受限制、产品设计周期短、控制频率高可实现高速化2.电子提花圆纬机花型准备系统花型CAD实际上是一个图像处理的专用软件,它包括图像的录入、处理、转换、输出等功能。

一般步骤:采用适当的手段将花型输送给计算机花型文件转换为计算机内部的图像数据文件计算机自动将图像数据文件转换成点电子提花圆机所需的选针数据3.硬件配置主机系统:内存64-128MB;主频500MHZ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光驱、扫描仪、数字化仪、摄像机存储系统:硬盘、光盘、软盘、磁光盘输出设备:CRT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及其他专用设备4.软件环境意匠图绘制模块辅助工具设计模块配色设计模块模拟设计模块织物工艺单设计模块纬编针织物CAD/CAM设计原理绘制美术图、修改成纬编图案、画意匠图、设计上机意匠图例如德国Mayer&Cie开发的花型系统MDS1,只与特定机型配套使用。

国内对CAD 系统的研究起步晚、进度慢,文献[2]设计开发的系统虽操作界面相对友好,但是缺少对电子提花产品的设计,无法广应用于实际生产。

因此,为满足市场上对各类纬编产品的设计需求。

同时能更清楚、全面地表示不同纬编织物的结构与工艺,必须进一步丰富设计形式。

借鉴传统设计方法,分别对编织图、意匠图建立数学模型,并开发出相关的纬编针织物CAD系统。

完整的工艺设计由编织图、织针排列图、三角配置图共同组成,因而在CAD中,要能够准确完成对编织动作、织针排列、三角配置的设计,更要保证这三者之间的高度对应及设计的灵活性。

纬编针织物的编织条件与设备型号密切相关,利用对相关参数的设置来确定不同产品的设计形式。

结论针织物系统,建立编织图,意匠图的模型,丰富了纬编组织,花型的设计形式,使得纬编产品设计更直观,快速。

实验四F-NAD(NATD)系统系统介绍计算机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纺织行业,拓宽了纺织品CAD的发展领域。

以信息为主导,以互联网等先进传媒为载体的信息技术有助于纺织品辅助技术的发展,纺织品网络辅助设计系统F-NAD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

它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面向纺织产品设计制造全过程,并支持动态建模与产品性能设计。

F-NAD将集成当前的CAD、CAPP、CAM和PDM技术,在网络辅助技术支持下,实现全球化的设计生产系统服务。

系统功能图3,包括纱线、面料数据搜索,会员交互数据库管理和远程设计,纺织行业最新动态,论文浏览以及留言等纱线、面料数据库的搜索主要包括4部分:纱线关键词搜索、纱线多参数搜索、面料关键词搜索和面料多参数搜索,基本满足了用户的需要。

会员可以对网络数据库进行部分管理,可以对纱线、面料数据库进行操作,可以修改个人信息,可以与远程设计链接,进入纺织品远程设计界面,进行纺织品在线设计。

纺织品网络辅助设计系统的开发是近年来纺织品辅助设计技术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它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纺织品设计向三维方向发展。

织物的模拟已经从二维外观的模拟向三维质感和立体结构模拟方向发展,利用网络进行纺织品设计也要力求达到三维真实感的效果。

实际上,二维和三维只是视觉上的差异,现有成熟的工具如HTML语言、ASP 技术等都是二维的,要在网络上画出三维的图形,并将其显示给设计人员,可以用OpenGL工具。

OpenGL是一套三维图像处理库,也是该领域的工业标准。

2)与VRML结合起来。

VRML是虚拟现实造型语言,它提供了一种基于Web的新型信息发布方式,其内部定义了一个三维场景的全部信息,包括静态信息和各种动态信息,利用VRML可以建立互联网上的虚拟设计产品世界,用户可以自由地在虚拟现实场景中漫游和交互。

可以将VRML应用到网络辅助设计系统中去,用VRML文件格式来发布新的产品设计。

3)与电子商务联系起来。

将电子商务应用到纺织品网络辅助设计系统中来,在网上直接构建商店,将设计好的产品展示在网络构成的展厅里,让用户进行挑选,缩短从设计到销售间的时间,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总结纺织品网络辅助设计系统是一个面向纺织生产企业和纺织品供应商的综合系统,将纺织品设计和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设计系统一定可以对现有设计系统进行革新,使纺织品设计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因为检测平台以PLC为控制核心,所以还可以通过串口将测试平台与PC机、因特网联接,实现更多功能的开发。

综上所述,文中所设计的智能化剑杆织机双向检测平台,为纺织自动化进程积累了经验,性能可靠,抗干扰能力强,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实验五3D打印技术在纺织上的应用“3D技术在服装界的应用目前大致有几个方向,一是三维人体测量,通过扫描就能准确展示人体各围度的尺寸数据;二是三维设计,通过软件,电脑上直接呈现设计好的服装穿到人体的效果;三是三维试衣,顾客无需试衣,只需站在屏幕前就可看到试穿成衣效果;四是三维彩色打印,直接将服装进行立体打印。

这其中的技术基本可以实现,目前我们将这些技术整合,准备推出从三维人体测量、三维设计、三维试衣到三维打印的一条定制生产的完整生产线。

”业内专家尹智勇说,“如此一来,可以从面料的选择到服装版型的设计甚至配饰的选择都可以轻松实现个性化定制。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陶瓷粉末、金属粉末、塑料、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它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打印材料由传统的墨水、纸张转变为粉末状陶瓷、金属、塑料等经过处理的特殊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