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它描写宋代下层社会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在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等社会黑暗势力的迫害下,起来造反,“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的故事。
梁山泊义军的大小头领共有一百零八人,其中最有名的英雄人物有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
他们见义勇为、慷慨任侠,在各自不同的“逼上梁山”的经历中,展示出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生命力和英雄气概。
其中如景阳冈武松打虎、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吴用智取生辰纲等故事,都写得笔墨酣畅,兴会淋漓,充满了令人向往的神奇色彩。
《水浒传》在描绘这些英雄人物形象的时候,着重刻画他们每个人不同的性格。
明末清初小说评论家金圣叹对于这一点曾作过精彩的分析。
他认为,《水浒传》之所以吸引人,感动人,使人百读不厌,主要就在于它把这些英雄人物的独特的性格都写了出来。
他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
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
”又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金圣叹还认为,《水浒传》所写的这些英雄人物的性格可以对读者的精神起一种振奋、鼓舞、净化、升华的作用。
例如,阮小七是一个透明人物,“心快口快”,“使人对之,龌龊销尽”。
又如,鲁达见义
勇为,“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
《水浒传》描写这些英雄人物的性格,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种英雄人物的性格特点,自始至终,没有多大变化。
如鲁智深,从一出场,就是“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从不考虑个人的得失。
还有一种英雄人物的性格特点,则是随着他本人的遭遇和命运的变化而逐渐发生变化。
林冲就是后面这种情况的一个典型。
林冲是一个高级军事教官,“八十万禁军教头”。
一开始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他娘子,他采取委曲求全的态度。
但是高俅并没有放过他,先是设计陷害他,把他发配沧州,接着又收买押送公人董超和薛霸,要在野猪林中结果他的性命。
林冲还是一忍再忍。
但是高俅一步步把他推上绝境。
林冲到沧州牢城营后,管营分配他看守草料场。
谁知这又是高俅的爪牙陆谦的阴谋。
林冲到草料场后,在一个大雪天,陆谦一伙放火烧了草料场,要把林冲烧死。
林冲长久郁结的一腔怨火终于暴发,他冲出庙门,手拿尖刀,杀死陆谦等人,在大雪纷飞中走上了“逼上梁山”的道路。
林冲的故事,把“乱自上作”和“逼上梁山”这两句话表现得最为淋漓透彻。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性格不同的英雄人物,特别像林冲这样随着遭遇和命运的变化而性格不断发展的英雄人物,这是《水浒传》在小说史上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