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德育论文

小学六年级德育论文

小学六年级德育论文陈吓妹【摘要】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58年,我们的教育工作一直大力提倡德育的培养,曾经取得过非凡的成果,培养出一代代的英雄模范。

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的看到,随着社会的变革,在德育教育上,应该加入新的元素和内涵,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也必须考虑和研究的。

【序言】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他们在特区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特区成立至今,短短的二十几年的发展变化让国人赞叹,更让世界瞩目。

深圳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人口超过1400万的大型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定居在这个美丽的城市。

但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其中之一就是对后代的德育教育问题。

共和国成立已经58年,我们一直大力提倡对学生要进行德育教育,过去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培养出一代代“四有”新人。

但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德育教育上,我们应该加入新的元素和内涵,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和研究的。

本文就深圳特区学生的德育教育之责任心的教育和培养进行初步的探讨,当然,在大前提大范围的纲领上也是适合其他地区的德育教育。

一、当代儿童的特点深圳是个新兴的移民城市,学生成分有以下几种:1、随父母迁居到深圳的学生。

有的学生在家乡学校上过学,他们身上保留着家乡文化的痕迹。

这类学生占相当比例,由于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使学校很难形成统一的文化氛围,也使各个地区的文化相互影响,可谓是毁誉参半。

2、本地出生的孩子。

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地人的孩子,主要集中在深圳的城中村,另一种是移民在本地出生的子女,相对集中居住在各个小区和屋村。

这样的子女在学生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从出生就生活在优裕的环境里,接受的是既传统又新鲜的教育,个性和智慧在他们身上并存,而对传统的认知则是最差。

3、港澳台及外国学生。

由于深圳濒临香港,相当数量的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深圳工作,为了便于就近照顾子女,他们安排孩子在深圳上学,还有一部分港澳台人员在内地的非婚生子女也是在深圳就读。

这些学生数量不大,但是能量不小,新颖的游戏和消费概念往往是由他们带进来的。

当代儿童具有自己的特点,他们从出生的时候起就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首先,大部分孩子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幼儿教育,当代父母大多把孩子的教育培养摆在家庭发展的第一位,即便是从边远的不发达地区迁徙来的孩子在家也会受到来自祖父母的传承教育,这些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知识的力量。

其次,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家里就是小皇帝,被过分的溺爱,往往娇骄二气严重,个性极端自我,害怕吃苦,经受不起挫折。

再次,有兴趣的知识不教也能学会,比如上网等,没有兴趣的知识,强灌也学不好,非常容易引起偏科。

第四,相互攀比,斗酷斗富,注重享受。

容易受到新型思潮的影响。

第五,是非鉴别能力差,一些成人用于维护正当权利的方式被他们移植过去,演变成一些令家长哭笑不得的事件,逃课、离家出走、早恋、沉迷网游、更严重的吸烟吸毒,打架斗殴等。

二、当代德育教育问题的提出来深圳奋斗的人们乐于把孩子带到特区接受教育,吸纳这里的新鲜文化,学习知识。

作为从教十几年的班主任,我敏锐地感觉到当代少年由于是独生子女,生活优裕,家长溺爱,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应该了解的他们不了解,不应该了解的却什么都弄得清楚。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我认为,这是涉及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应该变革的问题,是新的教育内容有没有落到实处的问题。

1、问题产生的根源深圳是个繁华的都市,各种来自国外形形色色的物欲不仅引诱着成年人,同时也引诱着我们的孩童,这是我们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深圳也是个竞争激烈的城市,在这里,如果不努力,不认真保护自己的权益,那么,遭到的损害有可能导致无法在这个城市生存下去。

这就造成了深圳人独特的生存心态和竞争意识,这种意识里不乏一些惟利是图损人利己的因素。

父母的这种心态无疑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行为。

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心态特殊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形形色色的孩子个性,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或多或少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

我们现在遇到和发现的问题是由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带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

2、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清醒的看到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明确的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他还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在探讨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以党的方针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灵活变化为手段。

3、德育教育空间的思考多年来,深圳虽然提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但是校与校的竞争还是很激烈,每年的语数英质量调研被各校当作头等大事,因此促使个别学校一味抓教学质量,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

尤其是私立学校更为严重,因为学生成绩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生源,还影响着代课教师的效益工资和去留问题。

因此老师们在思品课上进行“蜻蜓点水”式的教育,或进行跳跃式地教学,有的干脆将思品课挪为他用,学生成了机械学习语数英的工具,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空间越来越狭窄,“问题少年”层出不穷,危害社会指日可待,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学生的太需要进行责任心的教育了,具有责任心的人才有正确的思想和人生观价值观。

4、培养学生具有基本品德和责任心的意义在中国召开的主题“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会议上,来自24个国家的专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看法: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

而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责任心,则是德育教育的核心问题。

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基础的道德责任心,他不会去关心他人,不会去关心社会,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

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来社会的发展,社会风气的败坏就原始于这种单个个体的发展和增多。

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心对我们的教育目标、爱国主义纲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心也是衡量我们每一个学校素质教育的水平,同时也是每个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只有在德育教育中落实好对学生道德责任心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才能使学生端正思想全面的健康成长。

三、培养责任心的几种途径1、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对他们来说,只是换取长辈奖惩的一种筹码。

所以,他们虽然大多头脑灵活,却往往用在学习之外的其他地方,玩恶作剧、编顺口溜、玩网络游戏等,甚至利用他们的才智可以把班级闹得鸡犬不宁,当老师上课时,心不在焉。

针对这些现象,具体措施是:①多角度了解学生情况,与学生做朋友,倾听学生的声音。

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一个既定的模式,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对学生不了解就找不到培养学生学习责任心的突破口。

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与学生做朋友,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对人对事的一些看法,这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基础。

每一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和教育背景,他们对人对事的看法直接影响他的心态。

教师要学会倾听、分析、处理学生的反馈意见,懂得学生心灵所想,找到树立学生责任心的钥匙。

②开拓视野,了解现状,感受危机,激发学习责任心。

要开拓学生视野,有意识地增加知识拓展,结合社会课让学生了解从鸦片战争、圆明园的毁灭到香港、澳门的回归,从民族的兴衰史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了解国家的科技状况,从中国飞天梦的实现到今天的“嫦娥奔月”,从2008奥运会到深圳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让学生领略到这都是科技和时代的进步。

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懂得这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不学好文化,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③扫除障碍,端正思想,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研究表明:成就感越强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内在潜力就发挥得越好。

通过成就感的体验,激发培养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习惯,获得有效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习效果。

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的差异,我们应该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帮扶教的指导。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首先,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上课时不能心不在焉,不能搞小动作,不能随便说话,更不能私下传纸条等一些事情。

让学生懂得,这不良举动既影响学习又无视于老师的辛勤劳动。

课后,学生应认真地完成作业,不能应付。

懂得作业是是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一个方法,不认真完成作业,就是对自己不负责。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有端正思想,学起来才趣味盎然,拥有向上的积极心态才能自我激励。

其次,设计形式多样的奖励,欣赏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让学生在成长路上多一些掌声与鲜花,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今年的期末统考中,我班学生获得年级第一,抓住这个契机,我告诉他们,在老师眼中他们是最优秀的,在全年级中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优秀。

然后我提出近期目标,大家齐心协力,拿下开学的第一次文明班级奖牌。

学生士气高昂,无论学习、纪律、卫生都表现得很出色,文明班奖牌接二连三地被我们拿下。

实践证明,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形成良性循环,平时看起来很难的事情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2、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责任心学校集体活动是体现新型教育的一个手段。

如春游秋游、运动会,广播操训练、第二课堂训练,中队主题队会等,这些活动经常会因为一个学生的不配合而影响了集体的荣誉,解决起来十分棘手。

因为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中往往有个别的出问题,老师很难兼顾到,按住了葫芦又浮起了瓢。

有的老师迫不得已采取极端的做法,或大声呵斥,或惩罚,或在台上弄个代表性的人物杀一儆百。

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只有遵循知情意行统一性原则,按认识--情感--行为的教育实践模式去教育学生才能取得效果。

首先,我们要把道德责任心的广义和狭义的内涵仔细的讲给学生们听,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什么是责任,责任不仅仅体现在自己对社会的义务,对集体的义务,同时也体现在对自己的负责,对自己前途的负责。

可以用生动的事例逐步引导学生对责任和集体荣誉感的认同。

其次,活动的时候要宣讲活动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活动的意义,知道活动要求,懂得不按照要求做的后果。

明白自己的行为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影响班级整体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