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树脂涂料综述摘要:丙烯酸树脂漆在建筑涂料领域中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全球最流行的墙面涂料。
对丙烯酸树脂漆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报告了丙烯酸树脂漆的发展现状,并且调查了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技术与应用。
关键词:丙烯酸树脂;发展历史;发展现况和趋势;应用前言:丙烯酸树脂漆是由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制成的涂料,这类产品的原料是石油化工生产的,其价格低廉,资源丰富。
为了改进性能和降低成本,往往还采用一定比例的烯烃单体与之共聚,如丙烯腈,丙烯酰胺、醋酸乙烯、苯乙烯等。
不同共聚物具有各自的特点。
所以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制造出各种型号规格的涂料品种。
丙烯酸酯涂料由于性能优良,已广泛用于汽车装饰和维修、家用电器、钢制家具,铝制品、卷材、机械、仪表电器、建筑、木材、造纸,粘合剂和皮革等生产领域。
其应用面广,是一种比较新型的优质涂料。
、丙烯酸树脂涂料简介1.1定义丙烯酸树脂漆是由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制成的涂料,这类产品的原料是石油化工生产的,其价格低廉,资源丰富。
1.2特点不同共聚物具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制造出各种型号规格的涂料品种。
它们有很多共同符点:(1)具有优良的色泽,可制成透明度极好的水白色清漆和纯白的白磁漆;(2)耐光耐候性好,耐紫外线照射不分解或变黄;(3)保光、保色、能长期保持原有色泽;(4)耐热性好;(5)可耐一般酸,碱,醇和油脂等;(6)可制成中性涂料,可调入铜粉、铝粉,使其具有金银一样光耀夺目的色泽,不会变暗;(7)长期贮存不变质1.3分类1.溶液型丙烯酸酯胶黏剂:可以粘塑料。
2.乳液型丙烯酸酯胶黏剂:可合成多种共聚乳液,供无纺布、织物、植绒、复合薄膜,纸张上光、建筑密封及涂料应用。
3 .a —氰基丙烯酸酯:为单液型,粘度低,固化特别快,见潮即可在几十秒内聚合,常称为瞬干胶。
强度高、透明、毒性小、使用方便;但脆性大、耐久性差、价格昂贵。
可粘各种材料,最适于应急修补。
4.厌氧胶:是由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双酯或某些特殊的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为主构成的,在隔绝空气下(无氧)可自行室温固化的胶黏剂。
现已发展成几百个品种,具有单组分、无溶剂、低粘度、使用方便、常温快速固化、耐热、耐溶剂、耐酸碱性好、适用期长、贮存稳定的特点。
主要用于管道螺纹、法兰面及机械箱体防漏;螺纹螺栓紧固;轴承、插件、嵌件固定。
5.丙烯酸结构胶黏剂:70年代杜邦公司开发的新型二液型改性丙烯酸酯胶黏剂,又称第二代丙烯酸酯胶黏剂(SGA )分底涂型及双主剂型两大类。
二、丙烯酸树脂的发展历史在丙烯酸乳胶漆成为建筑涂料主流的今天,人们很难想象它们从诞生至今只 有60年。
在1953年之前,乳胶漆还没有在建筑涂料领域中应用, 而60年后的今天它 已经成为全球最流行的墙面涂料。
丙烯酸乳胶漆之所以能得到迅速发展,主要是 因为其干燥快速,容易操作和施工,易清理;人们对油性涂料健康和环境保护不 安全性的担心越来越多;配方的优势在涂料生产企业中越发显现出来。
2.1四十年代直到二战结束,乳胶漆还没有在建筑涂料中得到应用,几乎所有的建筑 都涂着由油性树酯和醇酸树酯制造的油漆。
这些油漆在内外墙涂装上都能表现出 良好的性能,但溶剂的使用使其极其易燃并带来刺鼻的气味;同时它们非常不容 易清除,需要用其它溶剂如矿物油或松香油来。
1939年 “纽约国际交易会”曾经在砖石墙面表面使用了由醇酸树酯制成 的水性涂料,这在当时仅仅是对水性涂料应用的一种尝试。
而真正可称为现代乳 胶漆的祖先的是一种为二战中军用轮胎开发的合成橡胶一一 GRS 它由两种乳液 聚合物:丁二烯(软)和苯乙烯(硬)以 60/40的比例组成。
这种涂料比醇酸树 酯涂料干得快,气味小很多并且容易清洗。
在SBR 之后其他种类的乳液也进入了 开发,其中以醋酸乙烯(PVA 聚合物为最多,并且通过马来酸、延胡索酸、丙 烯酸酯或乙烯酯进行改性。
改性后的PVA 比SBR 便宜,且气味更低。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当需要更硬的涂膜和更好的外墙涂料耐久性时 发挥作用。
当然这些早期的水性涂料没有一种能够达到溶剂型涂料的性能,2.2五十年代1953年罗门哈斯公司推出了第一代100%纯丙烯酸乳液Rhoplex AC-33它由 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合成。
基于丙烯酸乳液的水性涂料沿袭了其它非丙烯酸水 性涂料的特点,快干、低气味和容易清洗,同时丙烯酸乳液也为涂料生产企业带SBR 在当时 PVA 就能同时它们也无法从成本上超越醇酸树脂涂料。
因此这种水性涂料在当时只是作为一种时髦 的涂料,而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来了其它优势。
纯丙烯酸Rhoplex AC-33乳液的漆膜更耐久,比SBR 和 PVA 有更 高的耐碱性。
油性醇酸树脂漆能提供高光的涂膜,漆膜表面光滑,且附着力很好, 在外墙涂料和装饰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当时的 Rho pl exAC-33则仅仅局限于 内墙的涂装。
醇酸树脂漆的耐碱性很差,尤其是新砖石墙面基材上,Rhoplex AC-33 的表现则较好,且砖石墙面基材对附着力的要求比木头基材低,因此 Rho plex AC-33成为在此领域中应用的首选。
2.3六十年代第一代丙烯酸乳液附着力差的特点使它们在外墙涂料的应用中经常发生开 裂、起泡、剥落的现象。
程中加入了其他单体,使乳液对新的或刷过涂料基材的附着力大大加强。
丙烯酸乳液的耐久性通过聚合物合成技术的改进得到了加强, 外光和防潮的性能,同时着色力和抗粉化也得到了加强。
接着要改进的是成膜性能,丙烯酸乳液涂料往往漆膜过薄, 和油性涂料由于固含量高和曳刷性能好而表现出更好的成膜性。
得到相同的性能,则要求与纤维素类增稠剂有很好的配伍性。
通过调整乳胶颗粒 分布的新的丙烯酸乳液推出了,但是它也产生的粉化的现象;而要增强它的附着 力,则需要用醇酸树脂来改性,而这会牺牲丙烯酸涂料快干、着色和防霉的优点。
紧接着外墙涂料的耐沾污性被提出,硬度较高的丙烯酸乳液推出了,这种乳 液平衡了涂料光泽、耐沾污性和抗开裂等性能。
值得一提的事它们直至现在还在 被使用。
2.4七十年代进入7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开发在粉化基材上也能有良好附着力的 丙烯酸乳液,而这种乳液不使用醇酸树脂改性。
通过调整聚合稳定性,一种有出 色附着力的乳液诞生,这种乳液与在同时由罗门哈斯公司开发出的新增稠剂一一 缔合型增稠剂有着非常好的配合。
在当时几乎所有的乳液都被研制成与纤维素类 增稠剂配伍,因此这种乳液与缔合型增稠剂配合的优点并没有表现出来。
耐污渍封闭低漆。
早在60年代,科学家们通过在不同基材上的试验,发现 早期的建筑涂料乳液并不能用于金属表面,因为漆膜不能封闭金属基材遇到潮湿 而腐蚀。
在当时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使用活跃的颜填料来中和这种化学反应, 由 60年代初研制出新的丙烯酸乳液,科学家们在聚合过 几年后, 它们被赋予了抗紫而反之醇酸树脂 要使丙烯酸涂料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损坏。
1979年科学家们研制出使漆膜更加紧致的乳液,对基材能有优良的封闭作用。
2.5八十年代80年代丙烯酸乳液的研发开始向特种涂料(如:弹性涂料、高光涂料、工业涂料等)发展。
其中最长足的进展来自于乳液和增稠剂完美的配合使用。
能同时满足平光、丝光和高光的乳液。
60和70年代,已经开发出各种能做出平光、丝光和高光涂料,并且有良好附着力的乳液。
然而不足的是没有一种单个的乳液能同时满足这些配方需求。
这就意味着需要一种乳液,既能与纤维素增稠剂又能与缔合型增稠剂配合使用,并能保证优秀的附着力。
科学家们通过优化聚合技术和添加特殊单体实现了这个目标,同时这种乳液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多功能性。
然而这种乳液复杂的聚合工艺使生产成本很高,于是科学家又尝试着改变聚合颗粒的形态来改进工艺.在过去的工艺中,乳胶颗粒都是球形的,80年代后期,罗门哈斯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将一些原来球形的乳胶颗粒制造成为大颗粒的叶形,从而使球状和叶状的乳胶颗粒同时存在于乳液中。
这种新型乳液的优点在于它能在配方时同时提供自然粘度和保证给定粘度情况下的成膜性。
大粒径的叶状乳胶颗粒能阻止涂料配方时水的流动,配方师们就能在配方时使用较少的亲水性增稠剂,从而降低成本并减少表面活性剂的析出。
高光乳液的变革。
80年代之前,溶剂型醇酸树脂仍在高光涂料中占主导地位。
丙烯酸乳液无法在不牺牲涂料其他性能的情况下实现高光性。
而纤维素类增稠剂在乳液含量较高的配方中会导致体积限制絮凝的局限性也阻碍了丙烯酸涂料在这个方面的发展。
70年代开发的缔合型增稠剂解决了这个问题,80年代初,与缔合型增稠剂完美配合的乳液问世了,它能同时满足内墙的耐污渍性能和外墙的高光及保色性能。
功能性乳液。
金属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一种乳胶漆能在金属基材上起到防腐作用,主要原因是纤维素类增稠剂使得漆膜不连续,因此涂料的防腐性能主要来自于添加许多化学反应活性的颜填料。
用纯丙烯酸技术制成的乳液能实现漆膜的连续性。
弹性涂料乳液。
科学家们从纺织乳液的应用中开发了弹性涂料,用于遮盖细微裂纹的外墙涂装。
直至80年代中期,没有一种丙烯酸乳能满足弹性涂料的弹性要求,因为它们都过硬,以至无法在各种温度条件下实现弹性。
而用于填缝胶和胶粘剂的乳液柔软度能实现弹性,但漆膜又太粘,容易沾染灰尘。
弹性涂料乳液同时运用了较硬的聚合物和较软的聚合物技术,它既能使漆膜具有柔韧性,表面又有一定的硬度,还能使涂料表现出良好的抗张强度。
遮盖聚合物。
罗门哈斯公司在80年代又开发出了遮盖聚合物。
这种由苯乙烯聚合成的粒径仅0.38-1微米的中空聚合物能在配方中替代钛白粉实现遮盖,节省涂料成本,并且从耐擦洗性、耐沾污性、保色性等方面改善涂料的性能。
2.6九十年代90年代环保和低气味得到重视,人们开始关注涂料中的 VOC 含量。
乳胶漆 中的VOC 主要来自于成膜助剂带来的溶剂。
如果从平光涂料中去除成膜助剂, 乳液将无法良好成膜;而无需成膜助剂的乳液,则会导致漆膜太软并容易沾染灰 尘。
于是低VOC 乳液诞生了。
内外墙通用型半光乳液成为最受欢迎的产品。
它能同时满足附着力、流平 性、耐久性、保色性、抗粉化、耐沾污性等性能要求,并与疏水改性碱溶性乳液 型增稠剂或非离子型聚氨酯增稠剂有良好的配合。
增稠剂的作用在配方中越发体现出来。
人们开始注重高、中、低剪切粘度对 涂料性能的不同影响,增稠剂的产品线也越来越完善。
三、发展现状和趋势目前,我国丙烯酸树脂的品种已经相对完善, 但是与国外先进同行相比,生 产规模、工艺控制及部分特殊性能要求的产品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工艺控 制与质量稳定性方面。
因此,我们要在未来几年内,采用更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 统,确保产品工艺控制能保持一致,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特别是 产品质量力求达到国外厂家的水平, 是丙烯酸树脂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根本所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