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中国自然地理状况
一、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
(一)地形概况:以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的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为
1000米~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东部的丘陵和平原,海拔
在500米以下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2/3
天山-阴山
东西走向昆仑山-秦岭
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最高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
四大高原黄土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4.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
5.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大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南北气温大约相差50℃
(二)气候概况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在秦
岭-淮河一线
原因:纬度位置及冬季风
1.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七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
降水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集中夏秋季节
降水年际变化:北方较大,南方较小
2.降水和干湿地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P>800mm)
半湿润地区(P>400mm)
半干旱地区P<400mm
干旱地区P<200mm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3.气候特征暖热多雨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4.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频繁
(三)河流和湖泊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海河、
淮河、长江、珠江
外流河和外流区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1.河流概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
气候的影响,各大河的水文特征有很大的差别内流河和内流区:塔里木河为最大,内流区占1/3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内流湖和外流湖
分类咸水湖和淡水湖
2.湖泊概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最大的湖泊
两大湖泊分布区鄱阳湖、洞庭湖、
东部平原湖区太湖、洪泽湖
巢湖
3.主要河流流程最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
中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最广(180万平方千米)
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占1/2 蕴藏巨大的水能
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见附图)
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黄金水道里程的2/3
具有巨大的运输价值
附图:
(此图中五强溪标注有误)
中国第二长河:流程5500千米华北平原
塑造了肥沃的平原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见黄河梯级开发示意图)母亲河的奉献引黄灌溉
黄河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中国的忧患成因
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
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易造成洪水灾害
根治黄河
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二、知能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A.平原、丘陵面积广阔 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D.山河壮丽、气象万千2.我国三大平原的共同特征是:
A.河道密如蛛网 B.都是我国鱼米之乡
C.都是高温多雨、一年两熟 D.土壤肥沃,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区3.黄河干流上初步实现了梯级开发的地方是:
A.中游一带 B.下游一带 C.刘家峡一带 D.中、下游一带4.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
A.长江盛产黄金 B.上游叫做金沙江
C.有纵横广阔的水运网,航运价值高
D.流域内耕地多,物产丰富,水能蕴藏量大
5.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6.我国高原中,地面起伏不大,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这个高原是: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7.关于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和黄河的含沙量均大,汛期均长
B.珠江比黄河流程短,但汛期却长
C.海河的水含沙量大,汛期长,冬季结冰
D.东北的辽河,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8.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
A.漠河地区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天山山脉9.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人太平洋
B东部地区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C.西北广大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
D.外流区的河流,越往北去汛期越长
10.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1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支流多 B.流域广
C.无湖泊调节洪水 D.河段特别弯曲
12.黄河、长江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A.青海和青藏高原 B.四川和四川盆地
C.西藏和青藏高原 D.青海和黄土高原
1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修筑水库
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二)双项选择
14.下列地理分界线中,通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有:
A.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15.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16.下列水电站或水利枢纽工程中,位于黄河中游河段上的是:A.龙羊峡水电站 B.青铜峡水电站
C.三门峡水利枢纽 D.小浪底水利枢纽
17.影响我国的两种灾害性天气是:
A.梅雨 B.寒潮 C.台风 D.降雨
18.关于我国旱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涝北旱 B.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北涝南旱
C.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旱北涝 D.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南涝北旱19.读图(129)"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耕地分布的图例有
(三)读图综合题
1.读下图"沿北纬32度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范围,分别代表我国地势的阶梯等级是:
A代表地势第___级阶梯,B代表地势第___级阶梯,
C代表地势第___级阶梯。
(2)图中序号代表的是:
①高原,②山脉,③盆地
④平原,⑤海。
2.长江水系图回答: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
地理事物名称:
建成的重要的水电站、水
利枢纽:
②,
③;
支流:⑥,
⑦;
湖泊:⑧,
⑨;
(2)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基地之一,长江流域既是我国最大的油菜籽产区、产区和鱼苗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基地。
3.读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示意图,填下表(写地形区名称)
山脉名称
两侧地形区
东侧西侧
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