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语文作文真题汇编:材料作文(含作文范文和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作文真题汇编:材料作文(含作文范文和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作文真题汇编:材料作文2018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范文】美德-----宽容“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这句话深深地刻落在我的心中,使我终生受用。

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下,理发师的刀子立即把总理的脸给刮破了。

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

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怪他,反而和谐地对他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们看到周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这个学期,我们这一年级分了班。

在班上,每一张面孔都是陌生而开朗的。

刚开始,大家都互不认识,在一节课余时间的沟通中,我们便慢慢地了解,熟悉了。

话也越来越多了,感情也渐渐深厚了。

在宿舍的我们就更不用说了。

不幸的是,第一个星期,我们因为话太多了,而被扣分了,值日生在午睡记律给了个“差”给我们的宿舍。

看了这次的评分,我的心突然停止了呼吸:糟了!今天午睡拿了个“差”,怎么办?刚开学不久就给石老师添麻烦了,害得老师被扣工资,怎么办?于是,在第二节课下课,我们几个犯错的一起商量,有人便提出去认错,我们都赞同,便到石老师跟前说:“老师,今天下午我们拿了个“差”,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我们正等着石老师的处罚,此时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石老师只说了一句:“肯承认错误则把错改了一半,希望将你们的另一半错误改掉。

”我们高兴地说:“知道了,我们会的,给您添麻烦了。

”此时,我看见石老师身上闪着像周总理身上的美德--那就是宽容。

“君子贤而能容恶,知而能容黑,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旨在要求学生围绕“美德”“善行”进行写作,引导学生确立“立德为首”“乐于为善”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可以从两个角度立意:(1)德、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品德是立身之本,是人际关系友好的重要保障。

(2)对“羞于为善”的道德异化的批判。

如:“以行善为羞”是美德的退化,我们需要助人为乐,讲求无私奉献。

可以拟题为:“为善必有邻”“与善为伴”等。

【点睛】材料作文一般都不提供范围和立脚点,而要学生自己去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审题难度比传统的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都要大。

而立意上,话题作文与所给的材料关系不够紧密,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材料,也可以不用。

而材料作文则不同,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重庆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阅渎下到材料,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大漠边上有一个小花园,里面栽了一株玫瑰,玫瑰的周围长满了骆驼刺。

玟瑰迟迟不开花,主人焦急地问:“你为什么还不开花呢?玫瑰答道:“你看周围,那些骆驼刺也没开花啊!”主人说:“可你不是骆驼刺。

”玫瑰说:“我是啊,因为我和它们一样有刺。

”主人只好又栽了我了一株玫瑰。

春天到了,新来的那株玫瑰,开出了娇艳的花朵。

原来的那株玫瑰十分震惊,终于明白自己本是一玫瑰。

不久后,它也鲜花满枝了。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歌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范文】为了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们也曾为自己的梦想付出过,但有的人努力了很久,很久,也未曾达到。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结果不同?我想应该是过程中付出的汗水不一样。

例如,你愿意为了你的梦想付出一生吗?很多人会回答,梦想不就是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好一点吗,而现在要付出一生去换取顷刻间的顺利,太不值了。

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目标,就应不顾风雨艰阻而去实现他。

正如这次考试,在考试之前,我们的目标最普通,梦想也最平凡,不就是考试有个好成绩,级部排名更往前一点儿吗!在复习中虽然累,自主必做虽然有些讨厌,但这些不也恰恰是我们成功的铺路石吗。

星期五时,发下来了语文、英语和数学成绩。

有的人欢欣鼓舞,有的人黯然失色,有的人欲哭无泪……这段复习时间,就像一条石子路,而我们就光着脚在上面行走,只有被石子弄的最疼,被风吹得最冷,被雨淋的最湿,这样我们摘得的果实才会更甜。

而那些不愿意经受灾难,只懂得坐享其成的人,永远也得不到果实,就算真的得到了,那也是又苦又涩而且难以下咽的果子,怎样与别人相比呢?许老师曾经说过,到了社会上,我们都会像一匹匹饿狼,而食物只有那么多,不可能每人都有份所以我们必须先打好基础,养好体力,这样才能吃饱。

就像老虎和兔子,不用比赛就能知道谁是王者。

而我们现在就像一只只幼崽,都在一条路上跑步,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为老虎,而那些什么也不去体验,只在别人的保护下成长的人,一定是力气甚微的兔子。

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天空的梦想,毅然接受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接受风雨的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

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

【解析】1.审题立意:所给材料是一则寓言,寓言中主要角色有两个--玫瑰、主人。

而“骆驼刺”和“新来的那株玫瑰”明显代表了外部的环境。

因此,从“玫瑰”的角度来定立意那就是: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己;我们需要发现自己的长处/潜力;我们要有自信,敢于追求梦想。

如果写这个点需要明白一点,在这则寓言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不是“因为它是玫瑰,所以它最后开满了鲜花,骆驼刺再怎么努力都还是骆驼刺”。

这不是个出身决定论的悲观宿命的故事,它积极向上,这个故事中的玫瑰和骆驼刺是在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刺的一面,也都有自己开花的一面,我们不要只看到自己刺的一面,要多让自己努力开出花来。

从“主人”的角度来定立意呢?那就是:老师要因材施教;家长要发现孩子的特长;管理者要善于使用员工;统治者要让人才发挥专长。

如果“骆驼刺”和“新来的那株玫瑰”,还可以立意为:我们要关注外部的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文体选择:议论文或说理性散文均可。

3.思路点拨:以议论文为例。

创作本文时,可借鉴如下思路:第一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引出论题梦想或论点:为了自已的梦想努力。

文中先论述什么是梦想,接着论述梦想的力量,然后论述为了实现梦想需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文末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向读者发出号召。

4.写作误区:材料作文最大的忌讳是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出现在了作文当中。

材料是给考生打开思路用的,可以把材料作文理解为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主旨,然后用另一种形式,另一个故事来表现这个主旨。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20.任选一题作文。

(50分)(1)题目:最懂我的那个人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作文。

①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

(张栻)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

②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

(魏源)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情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校名、地名。

【范文】宽以待人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可见宽容是人人都称颂且向往的品德。

古人云:“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事,都需要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对待。

如果能容忍别人所难以容忍的,原谅别人所难以原谅的,不去计较太多,得饶人处且饶人,就会显得自己更有涵养、更知情理。

反之则显得无肚量、无涵养,不通情达理,从而显得好似无理。

那样,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罢了。

宽容,可以是缓解矛盾的润滑剂。

蔺相如面对廉颇的不服气与羞辱,他尽量回避、退让,置国家大事与个人颜面之前,最终廉颇负荆请罪,化干戈为玉帛,成就了“将相和”的千古佳话。

面对廉颇的挑衅,蔺相如没有与之计较,而是尽量回避、容让。

没有恼羞成怒,升级矛盾,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息事宁人。

若无蔺相如的以诚相待,回避退让,怎会有廉颇的负荆请罪、知错能改?若无蔺相如的息事宁人,宽容大度,怎会有他们二人的通力合作?怎会有赵国的兴旺发达?面对别人的嘲讽,如果我们能像蔺相如那样,多一份宽容,少一分埋怨,那最终的结果必定是令人皆大欢喜的。

如果计较太多,与别人针锋相对,那最终的结果一定不会尽如人意。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何尝不是这样呢?宽容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

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

宽容,可以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希望。

12岁的哈提卜被以色列士兵误杀,哈提卜的父母面对这样的打击,他们没有怨恨那个士兵,而是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

他们把哈提卜的器官捐献给了需要器官的以色列人,帮助了许多濒临绝境的人,使他们再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

哈提卜的父母的宽容,无疑是令人感动的。

这是多么大的度量,多么伟大的选择。

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

宽容,可以净化这个社会。

在美国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

凶手是一名曾接受过精神反方面治疗的韩籍青年。

凶手在残害了32条年轻的生命后也饮弹自尽。

但是,在悼念会上,凶手却和32名遇难者一样被列为悼念对象,并且在凶手的悼念碑旁还有人们放着的鲜花和纸条,人们用行动诠释了宽容。

人们的这些举动,使我们从这个恶性事件中,还看到了令人为之动容的一面。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像这样多一些相互理解,多一些宽容,何愁没有美好和谐的社会。

在当今社会,能做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人已是少之又少了,大多都是“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宽容了别人,你会得到别人的感激;耿耿于怀,会激化彼此的矛盾。

相比之下,宽容是一种风度,宽容更是一种智慧,是智者的做法。

让我们选择宽容,学会宽以待人,试着去做一个人生的智者。

【解析】以(二)为例。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旨在要求学生围绕材料的内容进行立意并写作,因此读懂材料是关键。

材料①释义为: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

强调了“省察自己”。

材料②释义为: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强调了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苛求别人”。

因此学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立意:(1)注意自省(2)“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然后调动自己积累的素材,围绕中心,展开论述即可。

【点睛】材料作文一般都不提供范围和立脚点,而要学生自己去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审题难度比传统的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都要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