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标准化解说词

安全生产标准化解说词

本安之路——山西黎城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纪实山西黎城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是集采矿、选矿,新型材料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现有职工2600余名。

公司充分发扬矿山人勇于拼搏、不屈不挠的优良传统,目前企业经济效益和安全水平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公司拥有国内最大, 被专家誉为“黑色金子”,可直接用于生产铁精粉末冶金的铁矿石资源。

公司年产原矿110万吨,铁精矿粉43万吨,还原铁粉3万吨。

是目前国内产量最大的粉末冶金原料基地。

公司主导产品为低硫、低磷优质铁精矿粉、超纯矿粉、海绵铁、一次粉、二次粉等,主要销往长钢、常平等钢铁厂及山东莱芜、福建晋江、四川攀枝花等地,并远销韩国、印度、台湾、日本等其他地区和国家。

近年来,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依托矿、延伸矿、超越矿”的发展思路,全面贯彻“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寻求发展”的生产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走资源综合利用之路,现已形成产业链条良性循环的规模经济新格局,成为山西省最大的铁矿采选加工企业和新兴粉末冶金材料加工基地,跻身山西省百强重点企业之列。

2003年,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2004年被命名为山西省首批“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被长治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民营经济发展特级明星企业”。

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科技支撑、确保投入、安全生产”的企业方针,坚持管理、培训、装备并重原则,自2009年开始,按照公司部署,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2011年实现事故为零。

2009年,为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粉末冶金公司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认真组织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

加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工作的领导,确保创建工作的实施及其成效,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部室分公司经理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安全标准化办公室。

召开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性工作及其现状,进行了初始分析评估,在肯定成绩、找准差距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确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阶段性工作任务。

与此同时,同有关考评机构合作,制定了适宜于本公司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建设目标。

公司全体员工中深入广泛地对本企业有关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文件、《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和公司相关文件进行学习、宣传、动员及其培训,组织专人赴老大哥单位学习、参观考察取经。

通过上述活动,公司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刻而全新的认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职工积极参与践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的自觉性。

公司上下均呈现出时时处处按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履行职责、实施管理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进了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

公司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立过程进行了初始评审、策划、培训、实施、自评、改进与提高6个阶段。

创建期间,公司紧紧围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核心思想,认真组织创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和自我考评体系。

公司把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工作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本质安全水平,在现场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源头预防(Prevention)、过程控制(Control)、安全防护(Protection)、应急救援(Rescue)“PCPR”新型安全体系,进一步提升了矿井的安全管理水平。

源头预防(Prevention)狠抓源头预防,消除事故隐患,是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根本所在,粉末冶金公司重点通过五个途径实现了超前防范,源头治理。

一是树立安全理念。

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始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安全第一、绝对第一、安全致胜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各项工作的关系,全面强化了企业的安全意识,系统提升了干部员工的安全理念。

二是培育安全队伍。

通过安全思想教育提升安全队伍的安全意识,通过员工培训提高队伍安全技能,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教育,营造本质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规范化管理,规范了员工的安全行为;通过红线管理,让不安全的干部退出管理岗位,让不安全的员工退出生产过程,从而彻底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三是提升安全装备。

坚持优先安全投入,不断提升安全装备。

为推行矿山机械化工作,总投资3000多万元,先后购入阿特拉斯281型凿岩台车,120型电油两用爬岩机,载重12吨运矿卡车,T-100B高压潜孔钻,2㎡电动铲运机,井下无轨防爆接送人车,井下工业炸药运输车。

目前这些设备都达到了广泛应用。

机械化装备的投入和应用大大提高了矿山安全生产的作业效率,减少了井下员工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井下的作业环境,为安全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机械化的整体运行有序开展,作业效率在逐步提高,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四是构建安全机制。

建立CO预警预控机制,将CO报警浓度由规程的规定值一律下调了20%,从源头消灭了CO事故隐患;建立危险源辨识机制,对危险源进行动态辨识,动态防范;建立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对事故隐患实行“三查五定”,随时清除生产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

过程控制(Control)如果说,源头治理是保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的话,那么过程控制就是它的第二道防线。

粉末冶金公司在构建这一道防线中,主要通过三个手段进行过程控制。

一是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过程控制。

地下生产环境恶劣,条件复杂,技术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严格执行“三大规程”,用规程措施来保障安全。

其次是狠抓技术创新,生产过程中,总有一些相对薄弱环节容易发生事故。

在综采工作面,端头是支护的薄弱环节,通过有效支护,减少了冒顶事故。

在掘进工作面,超前支护是个薄弱环节,通过小改小革,杜绝了片帮事故。

再次是狠抓员工素质提高。

由班组织岗位对标,由队组组织技能训练,由科室组织专业培训,由公司组织技术指导,通过上下联动,共同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素质。

二是通过管理手段进行过程控制。

坚持推行正规有序作业,防止由于生产过度波动和无序作业发生事故。

坚持安全生产标准化,不断提升采、掘、机、运、地测等专业质量水平,增强了质量保障能力。

坚持推行岗位作业标准化,规范员工作业行为,确保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减少“三违”现象。

坚持推行逐级责任落实管理,实行安全绩效考核,将查隐患、查“三违”等各项安全工作作为首要工作,进行量化管理,充分调动了干部员工抓安全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通过监察手段进行过程控制。

加强了安全监察机构,充实了安全监察人员,健全了安全监察机制,完善了安全监察制度,围绕生产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察,针对采、掘、机、运、各个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监察。

严格进行事故控制,坚持进行安全问责,对于出现“三违”和事故的人员进行严格的经济处罚、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确保安全工作的执行力。

安全防护(Protection)安全防护体系是矿井抗灾和人员避险的硬件基础,有效的安全防护体系可以大大减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010年 12月,国家安监总局对矿井下避险系统建设进行了新的部署。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2011年,紧密结合本公司实际,构建起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讯联络、紧急避险“六大安全系统”。

一是健全了监测监控系统。

在公司三楼建立安装了监控中心。

网络监控监测体系已经形成,监控中心能够全面监控到各生产环节、设备运行情况,现场管理将呈现记录在公司监控中心,健全了报警功能,实现了信息共享,确保矿井现场、尾矿库监测准确、传输可靠、监控有效。

企业正走向网络化管理的信息时代。

二是完善了人员定位系统。

将人员定位系统与员工考勤系统进行对接,确保地面生产、安全、通风调度等指挥系统能够动态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情况和准确位置。

三是建立了压风自救系统。

沿压风管路每50米预留一个应急供风接口,覆盖井下所有巷道及采掘地点。

四是建立了供水施救系统。

利用矿井静压供水系统,沿巷道每50米预留一个应急供水接口,确保所有巷道及采掘地点的全覆盖。

五是完善了通讯联络系统。

形成了调度通讯系统、无线电话系统、应急救援紧急通知系统等三套通讯系统。

六是建设了紧急避险系统。

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思路,先在井下建设了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等防护系统。

在流动人员较多的区域建设了临时避难峒室,在采区人员集中区域建设了避难峒室。

防护系统的建设,可以满足采区所有人员的避险需要。

防护体系建立后与原有的供电、供水、压风、通信、监测监控等系统完成了对接,增强了矿井的整体抗灾避险能力。

应急救援(Rescue)应急救援是保障矿井安全和员工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粉末冶金公司通过完善五大应急救援体系,确保避险抗灾科学、快速、有效。

建立预案保障体系。

矿井灾变计划和事故预案体系囊括了井上下各种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既涵盖了重大灾害处理计划,又包括了零打碎敲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既涵盖了生产安全,又应对群体事件等各种专项预案。

预案上下联动,分级响应,定期修订,及时调整,随时补充,强化培训演练,提高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从而构建起全面性、立体性、动态性、实效性的预防体系。

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逐级完善组织机构,统一指挥,明确职责,快速响应,提高应对灾害事故处理速度。

各分公司成立了兼职矿山救护队,增强了应急救援实力,确保指挥有力、协调到位、施救有效。

建立智能决策体系。

开发了矿井灾害破坏性分析与应急救援专业人员系统,可以为矿井应急救援提供科学正确的决策建议。

建立物资保障体系。

在井上配备了应急救援物资仓库,储备了足量的设备、材料、工具、器材等应急救援物资。

创造了集发电、压风、通讯、监测监控等功能为一体,并能够为井下遇险员工提供生命保障的应急车辆,为应急救援提供了可靠的物资保障。

建立急救保障体系。

在井下配备了应急医疗器械和急救药品,对全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使职工受伤后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可以有效防止伤情扩大。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及PCPR安全体系的创建,是粉末冶金公司在安全管理上的积极探索。

它推动了企业的安全发展,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了构建和谐的社会责任。

随着PCPR安全体系的深入推进,粉末冶金公司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必将再次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