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习〕
“宇宙954号”案
【案情简介】
1977年9月18日,前苏联将核动力卫星“宇宙—954号”发射入轨道,并正式通知了联合国秘书长。
第二年1月24日,该卫星在重返大气层时进入了加拿大西海岸夏洛特皇后群岛北部的上空。
在重返和解体过程中,该卫星的残片坠落在加拿大西北部4.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加拿大在美国支持下采取“晨光行动”,共搜集65公斤残片。
在互换一系列外交照会后,1979年1月23日,加拿大根据1972年《空间物体所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对苏联卫星进入其领空和卫星的有害放射线残片散落在其领土上所引起的损害提出赔偿要求。
【处理结果】
加拿大认为,苏联在该卫星可能进入和立即进入加拿大地区的大气层时没有通知它,苏联也没有对其提出的有关该卫星的问题作出及时、全面的答复。
在所搜集的卫星残片中,除了两件以外,所有的都具有放射线,其中有些的放射线是致命的。
加拿大和苏联都是1972年《责任公约》的缔约国。
根据该公约第2条,苏联作为发射国对该卫星给加拿大造成的损害负有绝对赔偿责任。
危险的放射线残片散布在加拿大大片领土上以及存在于环境中的这些残片使其部分领土不适宜使用构成《责任公约》意义内的“对财产的损害”。
此外,卫星进入加拿大领空和危险放射线残片散布在其领土上还侵犯了其主权。
因此,苏联应赔偿加拿大600万美元。
苏联则明确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它认为,由于设计了卫星上的核反应堆在重返大气层时完全烧毁,因此其残片不应该具有严重危险。
在受影响的地方,引起当地污染的可能性很小。
卫星坠落并未造成加拿大人员伤亡,也未造成实际财产损失,因此没有发生《责任公约》范围内的“损害”。
苏联最后同意“善意性”支付300万美元了结此案,但仍然拒绝负有赔偿责任,因为加拿大声称的损害不属于《公约》范畴内的损害。
【评析】
本案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发生了《责任公约》所定义的损失。
按照《责任公约》第1条,导致赔偿责任的外空物体所引起的损害是指生命丧失、身体受伤或健康的其他损害,以及国家、自然人、法人的财产或国际政府间组织的财产受损失或损害。
显然,这种损害应是实际损害。
至于像放射线物质引起的环境污染是否也属于《责任公约》定义的损害,则是不清楚的。
正因为《责任公约》有这一缺漏,前苏联才拒绝承担责任。
无论如何,由于核动力卫星所含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均有危险影响,所以“宇宙954号”卫星坠落事件引起了
国际社会对在外层空间使用核动力源问题的严重关切,这直接导致了联合国外空委员会从事制定这方面法律原则的工作。
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在外层空间使用核动力源的原则》。
〔练习题〕
1. 对地球进行遥感()。
A. 必须得到地面国的同意
B. 应与地面国协商
C. 必须到有关国际组织备案
D. 与地面国没有关系
2. 国家从事外空活动必须遵守的原则包括()。
A. 外层空间不能据为已有原则
B. 共同开发月球资源原则
C. 安全利用核能的原则
D. 发射国对发射物体保持管辖和控制的原则
E. 国际合作的原则
3. 发射国对其空间物体对地面造成的损害承担()
A. 过错责任
B. 相对责任
C. 不负责任
D. 绝对责任
4. 探索月球及其他天体时所留下的标志是()。
A. 发射国主权的宣告
B. 对无主地的发现
C. 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
D. 是对天体环境的破坏
5.简述外层空间法的原则。
6.简述外层空间活动的责任制度。
〔拓展与反思〕
外空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人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急功近利、先破坏再保护的发展模式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和难以弥补的。
为了避免人类在外空空间、月球、火星上重蹈覆辙,为了实现人类对太空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在太空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应该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订立保护外空资源与环境的专门性国际条约。
(1)明确有关概念。
现有各条约中有关保护外空资源与环境的条款中,许多概念的规定都不明确,对一些制度也无具体规定。
(2)制止外空的一切武器试验。
和平开发外空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而外空武器试验会给外空带来化学污染、核辐射污染,在太空留下难以清除的空间碎片,影响人类对太空的和平利用。
新的条约应当将反核武器试验作为重点加以规定。
(3)充实损害责任制度。
新的条约应当加强对外空及本身环境污染的调整力度。
对一国外空活动进行观察评估,即使没有直接地排放有害污物,或者并无过错的行为引起的外空空间或天体环境平衡的改变,也应当负有无过错责任。
2. 建立外空活动准入制度。
准入制度虽会对各国的空间活动构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并不违背国际公认的“探索、开发和利用外空自由”原则。
因为各国在依据有关国际条约获得自由的同时,也被有关条约加给了和平利用外空、保护外空环境的义务。
各国不能因自己享有的“探索、开发和利用”的自由而不履行“和平利用外空、保护外空环境”的义务。
而准入制度则是要求有关各国履行上述义务的一种约束。
3. 建立外空天体资源的国际开发制度。
可成立专门的“外空资源管理局”或赋予“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以外空资源管理的职能。
国际“外空资源管理局”对各国的外空活动进行组织和控制,尤其是对外空天体的资源进行管理。
管理局成员为外空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国。
这项制度可借鉴国际海底区域的平行开发制度。
国际上对外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动机、目的和技术水平、国内政策有极大差别,其中更含有政治、军事等因素的影响。
由此可以预见,需要国际社会的长期合作协商并逐步达成共识,才能外空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法律制度得以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