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发性气胸疾病病人的护理查房

自发性气胸疾病病人的护理查房

用2把弯止血钳交替钝 性分离胸壁肌层达肋骨上缘, 于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 腔,此时可有突破感,同时切 口有液体或气体溢出。
呼气时-0.3~0.5kpa(-3~-5cmH2O) 深呼吸时为-6kpa(-60cmH2O)~
3kpa(+30cmH2O) 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

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pneumothorax)
正常胸腔内没有气体,胸腔内出现气体仅在三种情 况下发生:
⑴肺泡和胸腔之间形成破口 ⑵胸壁创伤产生与胸腔的交通 ⑶胸腔内有产气的微生物
❖ 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制为:
肺组织异常
气道内压力过高
脏层胸膜破裂
诱因
空气进入胸腔
肺容量减少
压迫心脏大血管
纵隔移位
临床类型
❖ 1.闭合性(单纯性)气胸 随着呼气时肺回缩及 渗出物的作用,脏层胸膜破口自行封闭,不再有空 气进入胸膜腔;
❖ 2.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胸膜破口较大或两层 胸膜间有粘连和牵拉,使破口持续开放,空气在吸 气和呼气时自由进出胸膜腔。
❖ 目标:病人住院期间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呼吸平稳 ❖ 措施: ① 绝对卧床休息,采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避免一切增加
胸腔内压力的活动 ② 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拍背咳痰,必要时吸氧 ③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呼吸音等 ④ 肺功能锻炼,促进肺复张 ⑤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 评价:病人住院期间呼吸功能正常,无气促、发绀、呼 吸困难等
散和促进肺复张 开胸术后引流
【禁忌证】 结核性脓胸
引流的原理
当胸膜腔内因积液 或积气形成高压时, 胸膜腔内的液体或 气体可排至引流瓶 内。
当胸膜腔内恢复负 压时,水封瓶内的 液体被吸至引流管 下端形成负压水柱, 阻止空气进入胸膜 腔。
引流的装置
水封瓶
一个无菌引流瓶,内装无菌 蒸馏水或无菌生理盐水;瓶口用 带两个圆孔的橡皮塞封柱;长、 短两根玻璃管分别插入圆孔;长 管应在水面下3-4cm,且保持直 立,另一端与病人的胸腔引流管 相连,短管作为空气通路。
自发性气胸疾病病人的护理查房
胸膜腔有关知识
胸膜腔是由脏胸 膜与壁胸膜之间 形成的封闭腔隙。
腔内呈负压,有 助于肺组织膨胀、 维持肺的通气和 换气功能;增加 上下腔静脉的回 心血量。
胸膜腔独特的生理特征
负压,是胸膜腔独特的生理特征
正常平静呼吸时吸气压力为-0.8~1.0kpa(-8~-10cmH2O)
❖ 2.血气分析 ❖ 3.肺功能检查;
诊断要点
❖ 1.突然发生的胸痛、呼吸困难和刺激性干 咳;
❖ 2.有气胸的体征; ❖ 3.X线检查显示胸腔积气和肺萎陷;
治疗要点
❖ 原则:排除气体,缓解症状,促使肺复张,防 止复发;
❖ (一)一般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少讲话,减 少肺活动,有利于破口愈合;呼吸困难、发 绀——给氧;剧咳——止咳;支气管痉挛—— 解痉剂;
引流管的位置安放
引流气体一般选 在锁骨中线第2肋 间或腋中线第3肋 间插管
引流液体选在腋 中线和腋后线之 间的第6~8肋间 插管
胸膜腔闭式引流管的安置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局部浸润麻醉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再行胸 膜腔穿刺抽吸确诊。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依次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五)原发病与并发症的处理
护理诊断
❖ 1、低效性呼吸形态:与肺扩张能力下降、疼 痛、缺氧、焦虑有关;
❖ 2、疼痛(胸痛):与气体刺激胸膜或胸腔置 管有关;
❖ 3、有感染的危险:与胸腔气道相通及胸腔置 管有关;
❖ 4、知识缺乏:缺乏预防气胸复发的知识。
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肺扩张能力下降、
切口疼痛有关
❖ (二)排气治疗 ❖ 1.紧急排气;2.人工排气; ❖ 3.胸腔闭式引流
治疗要点
(三)胸膜粘连术 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气胸。 (四)手术治疗
指征:慢性气胸(病程>3个月);反
复发作的气胸;张力性气胸闭式引流失败者; 大量血气胸;胸膜肥厚所致肺膨胀不全者; 特殊内型气胸;支气管胸膜瘘伴胸膜增厚者 均应考虑手术治疗。
❖ 3.张力性气胸(高压性) 胸膜破口呈活瓣阻塞、 吸气时开启,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破口关闭, 胸腔内气体不能再经破口返回呼吸道排出体外。
临床表现
重点与难点
(一)症状
1.胸痛 常有诱因,为突发、尖锐、持续性刺痛或 刀割样痛,吸气时加剧,多发生在前胸、腋下等部 位;(为什么痛)
❖ 2.呼吸困难 为气胸的典型症状(呼吸困难的程 度与有无肺基础疾病及肺功能情况、气胸发生的急 缓、积气的量和压力三个因素有关)。如原有肺功 能减退,肺压缩20%~30%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 大量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由于胸膜腔内压力 骤增,患侧肺完全压缩,纵膈移位,可迅速出现呼 吸循环障碍。(气胸的病理生理 )
概念
❖ 任何原因使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和 (或)肺萎陷称气胸。
❖ 自发性气胸——在没有创伤或人为的因素下, 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或)脏层胸膜破裂, 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
病因与发病机制
❖ 1)原(特)发性气胸:多数为脏层胸膜下 肺泡先天性发育缺陷或炎症瘢痕形成的肺大 泡引起表面破裂所致;多见于瘦高型男性青 壮年;
❖ 3.刺激性干咳 由气胸刺激胸膜所致;
左侧自发性气胸 肺组织被压缩 K
临床表现
(二)体征 R增快,发绀,多见于张力性气 胸,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重者气管、纵 膈移位。
(三)并发症:脓气胸、血气胸、纵膈气肿、 皮下气肿及呼吸衰竭、循环障碍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1.X线 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能 显示肺萎缩的程度,肺内病变的情况;
❖ 2)继发性气胸:常继发于肺或胸膜疾病基 础上,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尘肺、 肺癌、肺脓肿等疾患形成肺大泡或直接损伤 胸膜所致,细菌进入胸腔引起化脓性感染, 形成脓气胸。
诱因
❖ 气骤变、剧咳、喷嚏、屏气或高喊大笑、 举手欢呼、抬举重物等用力过度。
❖ 自发性气胸常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其次 是特发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排除胸膜腔内积液 排除胸膜腔内积气 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
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 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
残端瘘等
【适应证】
自发性气胸,肺压缩大于50%者 外伤性血、气胸 大量胸腔积液或持续胸腔积液,需
彻底 引流,便于诊断和治疗者 脓胸早期彻底引流,有利于炎症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