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经营管理章节试卷答案

—企业经营管理章节试卷答案

2009—2010企业经营经管章节试卷答案测试卷(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B2、A3、C4、A5、B6、B7、C8、B9、A 10、B11、A 12、B 13、D 14、B 15、D16、B 17、A 18、C 19、A 20、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ABCDE 22、ABDE 23、ACDE24、ABCDE 25、ACD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6、经营战略:指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面对激烈的竞争,根据当前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条件,为确立企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措施、手段,谋求企业生存和不断发展所作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27、潜在需求:就是出于潜伏状态的市场需求,这是企业的用户未来的市场容量。

其通常存在两种情况:无意识购买和有意识购买,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购买。

28、SWOT分析法:是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方法。

即将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面临的风险与内部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29、战略经营领域:指这一领域对企业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特定的微观环境,是企业在选定的行业中投放资源,提供特定产品或劳务,满足目标市场特定需求,迎接特定竞争,施展特定战略,追求理想效益的经营场所。

30、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持有的经营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其内涵就是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员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31、答: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60年代日本、70年代多国“战略致胜”时代、80年代初中国。

其提出具有共同的环境特点:(1)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3)科学技术不断进步;(4)资源供应日益紧张;(5)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限制越来越多;(6)产业结构的调整。

32、答:(1)保证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2)保证战略决策的及时性和灵活性;(3)提高战略决策的稳定性和效益性。

33、答:(1)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平衡原则;(2)企业的投入与收入平衡原则;(3)SBA的成功关键因素与企业的战略优势平衡的原则;(4)企业内部集合性与外部适应性的统一原则。

34、答:(1)战略目标必须有科学的依据;(2)目标必须明确和具体,并规定出完成期限;(3)目标必须具有挑战性,并切实可行;(4)目标应突出重点;(5)目标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五、论述题(17分)【运用题】35、【参考答案】(1)形成期:①安索夫的战略经管理论和企业定位理论:战略制定是有意识的过程,需资源支持和组织保证,且要与环境相适应;企业可根据产品和市场进行组合定位。

②安德鲁斯的战略设计理论和目标战略理论:战略制定过程中采用SWOT分析法;保持战略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企业战略经管要解决的问题是决定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目标;③钱德勒的战略平衡理论和战略组织理论:企业的战略必须处理与企业环境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协调,达到动态平衡;组织结构的设计服从和服务于战略的实施。

(2)发展期①德鲁克的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理论:企业使命由企业经营哲学和经营宗旨来说明;企业经营哲学需回答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及与人的关系问题;企业使命转化的八类战略目标中,市场推销和创新是企业战略目标体系中最重要的目标,但其他目标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②霍弗和申德尔的企业资源配置理论: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企业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对企业所拥有的物力、人力和组织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

③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的外部直接环境是行业环境,任何一个企业总是属于某一行业或进入多个行业,行业内存在五种竞争力量;企业制定经营战略实质上就是制定基本的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差异化,目标集聚三种基本战略);企业的投资战略随产品及行业的寿命周期而变化;企业竞争中以“特”取胜的战略,寻求差异化优势。

(3)深化期①战略同盟理论:“双赢”、“多赢”;②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核心能力是企业众多能力中最根本的部分,其具有延展性、增值性、独特性、动态性、综合性和难以模仿性的特点;③战略再造理论:渐进式的改良无法解决企业根本问题时,往往需要采取激进式的飞跃;④知识经营战略理论:21世纪的企业必须具有产生知识生产力的能力;企业要善于利用“知本”进行经营。

测试卷(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B2、A3、C4、C5、C6、C7、D8、C9、A 10、D11、D 12、C 13、A 14、D 15、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BCDE 17、BDE 18、ABCDE19、ABD 20、ABC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稳定型战略:是指限于经营环境和内部条件,企业在战略期所期望达到的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战略起点的范围和水平上的谋划与方略。

22.适应性紧缩战略: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经济陷入衰退之中,致使企业处于不利地位,财务状况不佳,企业为了避开环境的威胁,渡过危机,以求发展而采取的紧缩型战略。

23.集团化经营:指以生产名牌产品的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为核心,以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并以资产或契约方式作为联接纽带,形成一个稳定的密切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24.经营单位竞争战略:指企业经营单位根据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与行业内各种竞争力量开展竞争,争取有较大市场份额和理想经济效益所作出的谋划与方略。

25.经营单位投资战略:指根据经营单位所在行业所处的寿命周期阶段不同,所定位的产品寿命周期阶段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投资规模所作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四、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6.(×)(2分);两种改法均可:①把“反应式防御战略”改为“阻击式防御战略”(2分);或者②反应式防御战略是当对手的进攻发生后或挑战来临时,针对这种进攻或挑战的性质、特点和方向·采取相应对策,顶住压力,维持原有的竞争地位及经营水平(2分)27.(×)(2分);两种改法均可:①把“科技开发型集团化战略”改为“产品辐射型集团化战略”(2分);或者②科技开发型集团化战略指以智能密集型企业为核心,联合工业企业、贸易企业、金融企业等组成企业集团,以开发高新技术为目标的战略(2分)28.(×)(2分);改正(两种方法均可)①判断是否是国际化企业,关键是看它是否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国外市场需求为主要目标(2分)。

或②那些只是开展了涉外经营业务的企业只能称为有涉外经营业务的企业,而不是国际化企业(2分)。

29.√(4分)30.(×)(2分);两种改法均可:①把“20%以上”改为“10%和20%之间”(2分);或者②把“高速发展战略”改为“超常规发展战略”(2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1)规模化经营思想。

(2)集约化经营思想。

(3)集团化经营思想。

(4)主力军经营思想。

(5)优势化经营思想。

(6)综合化经营思想。

(7)国际化经营思想。

32.(1)拾遗补阙的作用。

中小型企业在满足顾客对某些产品的少量需求或特殊需求方面能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2)就业的“蓄水池”作用。

中小型企业对与劳动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不像大型企业那样严格,因此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

(3)对技术革新的推动作用。

竞争的压力促使中小型企业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占领各种缝隙市场,从前使不少中小型企业成为新技术开发的重要来源。

33.(1)经营空间跨国化。

(2)经营环境的复杂化。

(3)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联盟化。

(4)国际市场信息网络化、快速化。

(5)国际化经营计划周密化、组织扁平化。

34.(1)选择合理的合作目标。

(2)既合作又竞争,以竞争促合作。

(3)合作中要善于取长补短,提升自身优势。

努力实现双赢和多赢,巩固和发展合作。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5.(1)生产规模中等或微小,因而投资较省,建设周期短,收效较快。

(2)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船小好调头。

(3)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

(4)经营范围广泛,行业齐全,点多面广。

(5)成本较高,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

(6)船小易翻船,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

(7)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

36.(1)含义:横向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购买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者与之联合及兼并来扩大营业,获得更大利润的发展战略。

(2)优点:①能够吞并和减少竞争对手;②能后形成更大的竞争力量去与别的竞争对手抗衡;③能够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和被吞并企业的技术及经管等方面的经验。

(3)缺点:①企业要承担在更大规模上从事某种经营业务的风险;②由于企业过于庞大而出现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问题。

测试卷(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D2、C3、B4、A5、B6、A7、B8、A9、C 10、B11、C 12、D 13、D 14、B 15、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ACE 17、ABCE18、ACDE19、ABDE20、BC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市场战略:是指企业投入有效资源,使一定的产品或服务进入、占领目标市场,并扩大其市场份额所作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22.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确立的环境保护意识,从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直到产品消费过程中,这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企业可持续的发展所制定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23.产品质量战略:就是企业设计和生产顾客所需要的质量特性,达到顾客所要求的质量水平,满足其需要,所作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24.技术进步:泛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使用效率高的劳动手段、先进的工艺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运动过程。

25.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是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中发现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四、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6.(×)(2分);两种改法均可:①把“符合性质量战略”改为“竞争性质量战略”(2分)或者②符合性质量战略指企业设计和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技术规范,或符合国际规范,或符合国外先进规范的战略。

(2分)27.(×)(2分);两种改法均可:①把“人才能级结构”改为“人才层次结构”(2分);或者②由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中级职称的人才和初级职称的人才所占比例形成的人才结构被称为人才能级结构。

相关主题